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8: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


背景技术:

2.玉米摘穗辊机构是玉米收割机的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的摘穗辊机构主要为分体式摘穗辊机构,或整体式摘穗辊机构。分体式摘穗辊机构的摘穗辊筒体的前端通过轴承单独固定在机架上,摘穗辊筒体的后端与传动部件连接。这种分体式结构的摘穗辊机构很难保证同轴度,调节不方便。另一种整体式的摘穗辊机构其摘穗辊筒体的动力主要来自端部。旋转时的跳动大,转速低,不能保证两个摘穗辊筒体间的间隙稳定。这两种结构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摘穗质量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高效,且摘穗效果好,方便调节的摘穗机构。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包括两根摘穗辊筒体,支撑壳体,双辊芯。辊芯的一部分由支撑壳体支撑并轴向固定,另一部分在支撑壳体外侧与摘穗辊筒体固定,同步旋转。所述辊芯通过前后两个轴承及自身轴肩与所述支撑壳体轴向固定,所述辊芯通过锥形花键与摘穗辊筒体周向固定,并将摘穗辊筒体压紧在所述辊芯的锥形花键上轴向固定。
5.优选的,所述辊芯穿过轴承,所述两个轴承都安装在支撑壳体内,所述轴承的跨距大于200mm,小于350mm。所述辊芯锥形花键的位置在支撑壳体的外侧,与摘穗辊筒体锥形花键槽连接。所述锥形花键的数量或2,或4,或6,或8,所述锥形花键母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小于10度。
6.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体上有两根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底部为喇叭状,与安装板一体化铸造,支柱上有螺旋状加强筋,支撑立柱的长度大于250mm小于400mm。
7.优选的,所述摘穗辊机构按长度分由s1导向部分,s2滚刀部分,s3加强部分,s4动力输入部分组成。所述s1导向部分摘穗辊筒体外表面为锥形部分,锥形部分外表面有一条螺旋筋,所述螺旋筋为楔形形状。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中有一段内表面为锥形花键槽,与辊芯的锥形花键相配合,周向固定。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键槽连接处外表面有一段内凹,内凹处有1至2处环向加强筋。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及s3加强部分摘穗辊筒体有8条相互平行的滚刀,所述s3加强段摘穗辊筒体在尾部为喇叭形状,所述s4动力输入部分辊芯通过键槽与外部动力机构连接。
8.优选的,所述摘穗辊筒体外表面s1导向部分前端有一孔,所述辊芯的螺纹穿过摘穗辊筒体,与辊芯连接的锁紧螺母压紧在摘穗辊筒体上,轴向固定摘穗辊筒体。所述摘穗辊筒体s3加强部分在滚刀间有对称的加强滚刀,及对称的加强滚刀块,加强滚刀组和加强滚刀块组相互垂直,交替布置。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一、 由于摘穗辊辊芯的轴承全部安装在支撑壳体中,跳动小,无需做任何调整。
11.二、 由于整体式支撑壳体的双支撑立柱同时支撑所述的一对辊芯,所述摘穗辊筒体间的间隙有很好的保障。
12.三、 由于所述辊芯锥形花键的位置在支撑壳体的外侧,动力传输得到了很好的布置。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保证两个摘穗辊筒体间的间隙,改进了摘穗辊筒体旋转时的跳动,提高稳定摘穗质量及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摘穗辊机构示意图。
15.图2为摘穗辊机构剖示图。
16.图3为摘穗辊筒体外表面示意图。
17.图4为支撑壳体示意图。
18.图5为支撑壳体立柱长度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摘穗辊机构按位置分为s1导向部分,s2滚刀部分,s3加强部分,s4动力输入部分。如图2所示,一种摘穗辊机构,主要包括100摘穗辊筒体,200支撑壳体,300辊芯。所述300辊芯通过200支撑壳体轴肩与301轴承及302轴承轴向固定, 300辊芯在s4动力输入部分处有308键槽,在驱动齿轮的带动下300辊芯旋转。所述301轴承及302轴承的跨距大于200mm小于350mm。所述300辊芯在s2段滚刀部分200支撑壳体的外侧有一段为305锥形花键,100摘穗辊筒体s2滚刀部分中内表面有一段为306锥形花键槽,305锥形花键与306锥形花键槽相配合轴向固定,锥形花键的数量或2,或4,或6,或8,锥形花键母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小于10度。300辊芯通过锥形花键配合,驱动100摘穗辊筒体同步旋转。300辊芯的s1段导向部分前端为307螺纹段,100摘穗辊筒s1段导向部分前端有一101安装孔,300辊芯的307螺纹段穿过100摘穗辊筒的101安装孔,通过303垫圈304锁紧螺母将100摘穗辊筒体压紧在300辊芯s2段滚刀部分中的305锥形花键上,当300辊芯的308键槽在齿轮的带动下旋转时,100摘穗辊筒体由于305锥形花键及306锥形花键槽配合,与300辊芯同步旋转。
20.如图3所示,一种摘穗辊机构,所述100摘穗辊筒体外表面在s1导向部分有102螺旋筋,起导向作用,102螺旋筋为楔形形状。所述每个100摘穗辊筒体外表面在s2滚刀部分周向均匀布置8条相互平行的103滚刀,103滚刀的形状为楔形形状。所述100摘穗辊筒体s2滚刀部分有一段,即内表面锥形键槽处的外表面为104内凹,104内凹处有1至2处环形105加强筋。所述100摘穗辊筒体s2滚刀部分后部有多处106散热孔,此处不限散热孔数量,用于支撑壳体的散热,所述散热孔的位置为103滚刀间。所述100摘穗辊筒体在s3加强部分,103滚刀间布置有对称分布的107加强滚刀,并布置有对称分布的108加强滚刀块,107加强滚刀为楔形,108加强滚刀块为凹形,所述107加强滚刀及108加强滚刀块交替分布,100摘穗辊筒体在s3加强部分的尾部为喇叭状,有效防止异物入内。
21.如图4所示,所述200支撑壳体为双柱支撑整体结构,两个201支撑立柱在中心面上
对称分布。所述201支撑立柱上有螺旋状202加强筋,所述201支撑立柱底部为喇叭状,所述202加强筋的圈数为4至6圈。201支撑立柱与203安装板为一体式铸造成形,202安装板对称分布有8个螺栓连接孔204与2个销孔205,减速机主体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201支撑立柱的长度为大于250mm小于400mm。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摘穗辊筒体,支撑壳体,双辊芯,辊芯的一部分由支撑壳体支撑并轴向固定,另一部分在支撑壳体外侧与摘穗辊筒体固定,同步旋转,所述辊芯通过前后两个轴承及自身轴肩与所述支撑壳体轴向固定,所述辊芯通过锥形花键与摘穗辊筒体周向固定,并将摘穗辊筒体压紧在所述辊芯的锥形花键上轴向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辊芯穿过轴承,所述两个轴承都安装在支撑壳体内,所述轴承的跨距大于200mm,小于350mm,所述辊芯锥形花键的位置在支撑壳体的外侧,与摘穗辊筒体锥形花键槽连接,所述锥形花键的数量或2,或4,或6,或8,所述锥形花键母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小于1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上有两根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底部为喇叭状,与安装板一体化铸造,支柱上有螺旋状加强筋,支撑立柱的长度大于250mm小于4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辊机构按长度分由s1导向部分,s2滚刀部分,s3加强部分,s4动力输入部分组成:所述s1导向部分摘穗辊筒体外表面为锥形部分,锥形部分外表面有一条螺旋筋,所述螺旋筋为楔形形状,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中有一段内表面为锥形花键槽,与辊芯的锥形花键相配合,周向固定,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键槽连接处外表面有一段内凹,所述s2滚刀部分摘穗辊筒体及s3加强部分摘穗辊筒体有8条相互平行的滚刀,所述s3加强段摘穗辊筒体在尾部为喇叭形状,所述s4动力输入部分辊芯通过键槽与外部动力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辊筒体外表面s1导向部分前端有一孔,所述辊芯的螺纹穿过摘穗辊筒体,与辊芯连接的锁紧螺母压紧在摘穗辊筒体上,轴向固定摘穗辊筒体,所述摘穗辊筒体s3加强部分在滚刀间有对称的加强滚刀,及对称的加强滚刀块,加强滚刀组和加强滚刀块组相互垂直,交替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摘穗辊机构。该玉米摘穗辊机构主要包括摘穗辊筒体,支撑壳体,辊芯。所述辊芯通过前后两个轴承及自身轴肩与支撑壳体轴向固定,所述辊芯与摘穗辊筒体通过锥芯花键周向固定,端部的锁紧螺母将摘穗辊筒体压紧在辊芯的锥形花键上轴向固定,摘穗辊筒体与辊芯同步旋转运动。所述摘穗辊筒体外表面前端锥形导向,中间部位有8条竖直滚刀,后部喇叭结构,装有加强滚刀。所述支撑壳体为双柱支撑整体式铸造结构,支撑立柱上有螺旋状加强筋,底部为喇叭状。从结构上解决摘穗辊机构旋转运动不平稳,跳动大,提高玉米摘穗效率,及摘穗质量。穗质量。穗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宫照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汤原县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7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