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制作太阳能晶片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不锈钢线锯切割硅锭,并加入碳化硅颗粒和聚乙二醇对硅晶片进行研磨,导致研磨后的研磨液中含有碳化硅以及制程中所切割出的纳米级硅颗粒,形成难以沉降的悬浮微粒,若研磨废水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目前常用的处理研磨废水的方法是使用涡旋流水洗涤或离心法冲洗,以降低切削废水中油的含量,并回收硅和碳化硅,但此种方法速度较慢,且仪器昂贵,使得回收成本高,同时回收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了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通过向吸附槽内预先加入磁性颗粒,利用磁性颗粒吸附研磨废水中的硅颗粒,并在吸附完成后将磁性粒子投入脱附槽进行超声波脱附,从而实现快速回收硅颗粒的效果。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包括吸附槽、脱附槽、电磁铁、备用槽和浊度计,吸附槽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脱附槽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吸附槽的一侧开设有废液进口和废液出口,吸附槽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备用槽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进料口连接,吸附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脱附槽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出料口连接,脱附槽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与备用槽输入端连接,浊度计设置于吸附槽内,脱附槽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超声波换能器,浊度计与超声波换能器电性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脱附槽一侧还设置有清水槽,脱附槽与清水槽之间相连通。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口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废液进口位于所述废液出口的下方。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泵体,所述第三管道内设置有第三泵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通过向吸附槽内预先加入磁性颗粒,利用磁性颗粒吸附研磨废水中的硅颗粒,并在吸附完成后将磁性粒子投入脱附槽进行超声波脱附,从而实现快速回收硅颗粒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2.图中:
[0013]1‑
吸附槽、2

脱附槽、31

第一电磁铁、32

第二电磁铁、4

备用槽、5

浊度计、6

废液进口、7

废液出口、8

进料口、9

出料口、10

第一管道、11

第二管道、12

第三管道、13

电磁阀门、141

第一泵体、142

第二泵体、143

第三泵体、15

清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5]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快速回收再利用磁性颗粒的装置,包括吸附槽1、脱附槽2、电磁铁3、备用槽4和浊度计5,吸附槽1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1,脱附槽2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32,吸附槽1的一侧开设有废液进口6和废液出口7,吸附槽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8,备用槽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10与进料口8连接,吸附槽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9,脱附槽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管道11与出料口9连接,脱附槽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12与备用槽4输入端连接,备用槽4内放置有磁性颗粒,浊度计5设置于吸附槽1内,脱附槽2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超声波换能器,浊度计5与超声波换能器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浊度计5的型号为ge

ts,工作时,首先由备用槽4通过第一管道10向吸附槽1内投入一批完全未使用的磁性颗粒,然后控制研磨废水由废液进口6进入吸附槽1内,磁性颗粒对废液中的硅颗粒进行吸附,当浊度计5检测到废液浊度已经降到预设的去除率值后,控制吸附槽1下方的第一电磁铁31通电,将磁性颗粒吸附于吸附槽1底壁,同时废液由废液出口7排出,当吸附槽1内的废液完全排出后,此时第一电磁铁31断电,磁性颗粒由出料口9通过第二管道11进入脱附槽2内进行超声波脱附,得到再生磁性颗粒和含硅颗粒的液体,再生磁性颗粒由第三管道12重新回到备用槽4内进行循环利用。
[0016]
为了防止脱附槽2中的液体进入备用槽4中,进一步的,脱附槽2一侧还设置有清水槽15,脱附槽2与清水槽15之间相连通。当脱附完成后,控制脱附槽2下方的第二电磁铁32通电,将磁性颗粒吸附于脱附槽2底部,此时脱附槽2内的液体排入清水槽15中,当脱附槽2内的液体排干净后,此时电磁铁3断电,再生磁性颗粒通过第三管道12重新回到备用槽4内,从而防止脱附槽2内的液体进入备用槽4。
[0017]
为了防止吸附过程中废液进入脱附槽2内,进一步的,出料口9与第二管道11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13。初始状态时,电磁阀门13处于断电状态,出料口9被关闭,当吸附槽1内的废液完全排空后,电磁阀门13通电,将出料口9打开,此时磁性颗粒才能由出料口9排入脱附槽2内,从而防止废液排入脱附槽2造成清洗液污染。
[0018]
为了防止磁性颗粒被排出,进一步的,废液进口6位于废液出口7的下方。由于废液吸附完成后,磁性颗粒被第一电磁铁31吸附于吸附槽1底部,从而在吸附槽1底部堆积,通过将废液出口7设置有废液进口6上方,可以避免磁性颗粒堵住废液进口7,从而防止废液排出时将磁性颗粒带出吸附槽1。
[0019]
为了实现磁性颗粒的循环利用,进一步的,第一管道10内设置有第一泵体141,第二管道11内设置有第二泵体142,第三管道12内设置有第三泵体143。利用泵体的强大吸力,
可以避免磁性颗粒在管道中堆积,进而堵住管道的情况,从而控制磁性颗粒在吸附槽1、脱附槽2和备用槽4之间循环。
[0020]
工作原理:首先控制第一泵体141将备用槽4内的完全未使用的磁性颗粒抽入吸附槽1内,然后向吸附槽1内排入废水并利用磁性颗粒吸附废水中的硅单质进行吸附动作,当浊度计5检测到吸附槽1内废水的浓度降低到预设值时,判断废液达到排放标椎,此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1通电,第一电磁阀31将磁性颗粒吸附于吸附槽1底部,吸附完的废液由废液出口7排出,当废液完全排出吸附槽1后,此时第一电磁铁31断电,电磁阀门13通电,控制出料口9打开,此时第二泵体142将磁性颗粒由吸附槽1抽入脱附槽2进行超声波脱附,脱附后得到再生磁性颗粒和只含有硅颗粒的悬浊液,此时脱附槽2下方的第二电磁铁32通电,将再生磁性吸附于脱附槽2底部,同时控制悬浊液全部排入到清水槽15内,然后控制第三泵体143将磁性颗粒由脱附槽2抽入备用槽4内,实现磁性颗粒的循环利用。
[0021]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