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0: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处置 河道 协同 环境保护 固体废物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河道黑臭水体以及河道污泥处理这一难题越来越显著,本着“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污泥处理的这一原则,发明此对河道污泥的处理工艺系统。目前有较多的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由于性质和成分不同,工艺特征也有区别,有的集中在给料方式上,如利用污泥泵,或喷枪直接输入水泥窑窑尾;有的对污泥首先进行深度压滤脱水形成泥饼后,再进入分解炉,传统的水泥协同处置一般采用“先预处理,后脱水控制”、“先发酵、后分选”、“先焚烧、后处理”、“先气化、后处理”预处理技术,预处理过程中设备采用繁杂,由于预处理过程而造成能源浪费,也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并且上述已有技术无法对含有较高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河道底泥起到很好的作用。
3.因此,亟需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可以使河道底泥得到彻底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解决传统的填埋、护坡、固化等方法不能很好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将预处理后的河道底泥以一定比例与水泥原料混合,进行干法生产水泥,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包括底泥预处理系统、水泥原料处理系统、输送系统、水泥窑,所述底泥预处理系统由固化池、行车、抓斗、喂料机、计量仓、振动筛组成,所述行车设置在固化池的正上方并能够自由移动,所述喂料机与抓斗均与行车相连,所述抓斗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喂料机固定连接于行车的一侧,所述计量仓安装于固化池的上方,所述振动筛位于固化池的一侧,所述输送系统由运输车、传输带一、传输带二、螺旋输送机组成,所述水泥原料处理系统由破碎机、预热器、热解炉组成,所述振动筛的出料口与运输车的车斗相对应,所述运输车将物料运输到传动带一上,所述传动带一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入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连通着热解炉的入口,所述破碎机的出口与传动带二相对应,所述传动带二的出口与预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预热器的出料口与热解炉的上部的入口相连,所述热解炉的出口与水泥窑的入口相连。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1.本实用新型利用计量仓向固化池的河道底泥中加入水泥生料粉的方式,通过拌和反应实现河道底泥的脱水、固化和除臭,不需要压滤机等额外脱水装置,同时兼具除臭功
能,简单易行;底泥脱水固化后增加了振动筛,便于去除大块杂质;在传送带一的末端增加了螺旋输送机,便于固化的底泥均匀输送进入热解炉。此河道底泥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避免了引入复杂设备带来的高投入问题。
9.2.本实用新型利用底泥预处理系统与水泥原料处理系统协同作用生产水泥熟料,在处置河道底泥的同时减少了水泥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水泥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

固化池、2

行车、3

抓斗、4

喂料机、5

计量仓、6

振动筛、7

运输车、8

传输带一、9

传输带二、10

螺旋输送机、11

破碎机、12

预热器、13

热解炉、14

水泥窑。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包括底泥预处理系统、水泥原料处理系统、输送系统、水泥窑14,底泥预处理系统由固化池1、行车2、抓斗3、喂料机4、计量仓5、振动筛6组成,其中行车2设置在固化池1的正上方并能够自由移动,喂料机4与抓斗3均与行车2相连,抓斗3能够上下移动,喂料机4固定连接于行车2的一侧,计量仓5安装于固化池1的上方,振动筛6位于固化池1的一侧,输送系统由运输车7、传输带一8、传输带二9、螺旋输送机10组成,水泥原料处理系统由破碎机11、预热器12、热解炉13组成,振动筛6的出料口与运输车7的车斗相对应,运输车7将物料运输到传动带一8上,传动带一8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10的入口相连,螺旋输送机10的出口连通着热解炉13的入口,破碎机11的出口与传动带二9相对应,传动带二9的出口与预热器12的入口相连,预热器12的出料口与热解炉13的上部的入口相连,热解炉13的出口与水泥窑14的入口相连。水泥窑14上设有脱硫烟塔室,脱硫烟塔室设有旁路放风系统,脱硫塔室与旁路防风系统均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结合,协同连接,进行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14.其中,传送带一8的上料口位置均增设有护栏,便于底泥导入传送带不会溢出。
15.实施例
1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河道底泥的工艺系统,实际应用中底泥预处理系统、水泥原料处理系统、输送系统、水泥窑14共同协作,具体如下:
17.通过喂料机4向固化池1内进行输送河道底泥,使用仪器测定河道底泥的含水率,根据含水率计算加入水泥生料粉的质量,通过计量仓5将水泥生料粉加入固化池1内,其中底泥掺入水泥生料粉的配比控制在5%以下,保证水泥熟料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满足标准限值。利用移动的行车2和抓斗3对固化池1内的河道底泥和水泥生料粉混合均匀,脱水固化后,操纵抓斗3抓取固化后的河道底泥投入到振动筛6内,通过振动筛6筛除少量的大块杂质,杂质通过破碎机11进行破碎达标后与处理后的河道底泥进行下一环节,处理后的河道底泥从振动筛6出口出来,在运输车7的运输下,经由传送带一8、螺旋输送机10进入热解炉13,破碎机11破碎的杂质达标后经过传动带二9的作用下,并经过预热器12预热,进入热解
炉13,与原料充分混合,之后进入水泥窑14,同时完成河道底泥的协同处置和水泥熟料的生产。
18.通过对本工艺系统处理后的河道底泥成产出来的水泥熟料进行了全组分分析、重金属含量分析和毒性鉴别,研究无机物综合利用可行性,具体如下表所示:
19.表1水泥熟料质量数据
[0020][0021]
表2水泥熟料重金属含量处置前后数据 单位:mg/kg
[0022][0023]
表3水泥熟料浸出液重金属含量处置前后数据表 单位:mg/l
[0024][0025]
表4处置前后大气污染物浓度 单位:mg/m3[0026][0027][0028]
通过分析,利用本实用新型处置河道底泥前后,水泥熟料质量无明显变化,没有新的固废产生,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在生产水泥的同时,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由于替代了5%的原料,减少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