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箍加工用推送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5: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用 送上 管件 装置 管箍加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管件推送上料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箍加工用推送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管箍

拼音guan gu ,英文collar,它是工业管道连接中常用的一种配件,又名管箍,管箍是用来连接两根管子的一段短管, 也叫外接头,管箍因为其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农业等领域,目前,管箍攻丝上料多是将管箍整列后控制由落料口落入由底
3.板、底板前后两侧板板、左挡板、右挡板构成的管箍输送条形槽右端部并由推件气杆杠杆使用连接件连接的推料块滚动推动至管箍输送条形槽左端部再由机械手抓取后送至攻丝机工件卡具由攻丝机完成管箍攻丝加工过程,属于半自动化结构,在推送复位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气缸的开关或着调整电机的正翻转,比较繁琐,影响工作效率,且推送时,管箍容易撞到条形槽内壁使管箍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不利于机器手后续的抓取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加工用的混料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管箍加工用推送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和滑动槽,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活动槽、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所述第一滑柱与所述第二滑柱下端均固定有滑齿,所述滑齿与所述活动槽契合,所述活动槽包括第一外弯槽、第二外弯槽、第一内弯槽、第二内弯槽、第一直槽、第二直槽,所述第一滑柱均与所述第一外弯槽、第二内弯槽配合,所述第二滑柱均与所述第二外弯槽、第一内弯槽配合,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上端面并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滑柱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柱上端固定有动力盘,所述动力盘侧端设有多个动力齿,所述动力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动力盘上端固定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贯穿所述滑动槽并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滑动槽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管箍推送上料的全自动化。
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下端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滚动槽,所述推块下端固定有多个滚轮,所述滚动槽和滚轮活动连接,此设计通过滚轮防止推块移动过程中卡死。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内壁对称设有导向槽,所述推块侧端对称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契合,此设计防止推块移动过程中产生倾斜,从而影响管箍位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横截面均为圆形,防止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在转过弯槽时卡死。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弯槽和所述第二内弯槽形状为半圆形,此设计在推送即将结束时,通过第二外弯槽使动力杆的推力减小,实现了管箍的柔性推给,防止管箍撞上滑动
槽改变位置,导致后续机器手无法抓取。
11.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齿与所述齿轮上的齿形状为矩形,防止动力盘运动直底座角落时动力齿与齿轮无法啮合或啮合松动。
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杆连接所述推块一端固定有滑动齿,所述推块侧端设有运动槽,所述滑动齿和所述运动槽的横截面均为t形,防止动力杆回拉时,动力杆从推块上脱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带动动力盘围绕齿轮旋转移动,从而使动力盘上的动力杆持续性往复移动,实现了管箍推送上料的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推送即将结束时,通过第二外弯槽使动力杆的推力减小,实现了管箍的柔性推给,防止管箍撞上滑动槽改变位置,导致后续机器手无法抓取。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块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b区放大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c区放大图。
24.图中:1、底座;11、活动槽;111、第一外弯槽;112、第二外弯槽;113、第一内弯槽;114、第二内弯槽;115、第二直槽;116、第一直槽;12、电动机;121、齿轮;13、第一滑柱;131、滑齿;14、第二滑柱;15、动力盘;151、动力杆;1511、滑动齿;152、推块;1521、运动槽;1522、导向块;1523、滚轮;2、滑动槽;21、导向槽;22、底板;221、滚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着重参照附图1

7,一种管箍加工用推送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滑动槽2,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活动槽11、第一滑柱13与第二滑柱14,所述第一滑柱13与所述第二滑柱14下端均固定有滑齿131,所述滑齿131与所述活动槽11契合,所述活动槽11包括第一外弯槽111、第二外弯槽112、第一内弯槽113、第二内弯槽114、第一直槽116、第二直槽115,所述第一滑柱13均与所述第一外弯槽111、第二内弯槽114配合,所述第二滑柱14均与所述第二外弯槽112、第一内弯槽113配合,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1上端面并连接有齿轮121,所述第一滑柱13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柱14上端固定有动力盘15,所述动力盘15侧端面设有多个动力齿,所述动力齿与所述齿轮121啮合,所述动力盘15上端固定有动力杆151,所述动力杆151贯穿所述滑动槽2并连接有推块152,所述推块152与所述滑动槽2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管箍推送上料的全自动化。
29.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5,所述滑动槽2下端固定有底板22,所述底板22上端设有滚动槽221,所述推块152下端固定有多个滚轮1523,所述滚动槽221和滚轮1523活动连接,此设计通过滚轮1523防止推块152移动过程中卡死。
30.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4、附图7,所述滑动槽2内壁对称设有导向槽21,所述推块152侧端对称设有导向块1522,所述导向槽21与所述导向块1522契合,此设计防止推块152移动过程中产生倾斜,从而影响管箍位置。
31.请着重参照附图2、附图6,所述第一滑柱13和第二滑柱14横截面均为圆形,防止第一滑柱13和第二滑柱14在转过弯槽时卡死。
32.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3,所述第二外弯槽112和所述第二内弯槽114形状为半圆形,此设计在推送即将结束时,通过第二外弯槽112使动力杆151的推力减小,实现了管箍的柔性推给,防止管箍撞上滑动槽2改变位置,导致后续机器手无法抓取。
33.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动力齿与所述齿轮121上的齿形状为矩形,防止动力盘15运动直底座1角落时动力齿与齿轮121无法啮合或啮合松动。
34.请着重参照附图6、附图8,所述动力杆151连接所述推块152一端固定有滑动齿1511,所述推块152侧端设有运动槽1521,所述滑动齿1511和所述运动槽1521的横截面均为t形,防止动力杆151回拉时,动力杆151从推块152上脱落。
3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6.初始状态下,第二滑柱14和第一滑柱13分别位于第一内弯槽113和第一外弯槽111中点,动力杆151位于运动槽1521中点,推块152位于滑动槽2内靠近动力盘15的一端,管箍落下后,开启电动机12,电动机12带动齿轮121进行逆时针旋转,齿轮121带动动力盘15围绕齿轮121进行逆时针运动,动力盘15带动第二滑柱14和第一滑柱13从第一内弯槽113和第一外弯槽111从中点向右运动至进入第一直槽116,同时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从运动槽1521中点向右运动至右端,此时,动力盘15上端的动力杆151朝滑动槽2方向移动并推动推块152,推块152推动管箍朝向远离动力盘15一端移动,动力盘15带动第二滑柱14和第一滑柱13从第一直槽116内分别进入第二外弯槽112与第二内弯槽114并向左运动至第二外弯槽112和第二内弯槽114中点,同时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从运动槽1521右端向左移动至运动槽1521中点,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推动推块152,推块152推动管箍,此时,管箍推送至指定位置;
37.动力盘15继续带动第二滑柱14和第一滑柱13继续从第二外弯槽112和第二内弯槽
114的中点向左运动至第二滑槽,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从运动槽1521中点移动至左端,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从运动槽1521中点向左端运动时动力杆151朝向远离活动槽11方向移动,动力杆151拉动推块152开始复位,然后动力盘15继续带动第二滑柱14和第一滑柱13从第二直槽115内分别进入第一内弯槽113和第一外弯槽111内并运动至第一内弯槽113和第一外弯槽111中点,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从运动槽1521左端移动至中点,动力盘15带动动力杆151拉回推块152至初始状态,此时复位完成;如此反复,推块通过动力盘的运动持续在滑动槽内左右往返,自动上料复位,完成全自动上料。
38.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