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的制作方法

2021-05-14 16: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辙机 接点 集成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液转辙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


背景技术:

2.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火车岔道轨道在换轨时依靠电液设备进行移动或转动来完成,目前用于转轨的支座仅具有支撑作用,而电液设备来完成限位,因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定位不准,需要人工调校的问题,一旦调校不及时,就可能会出现换轨不完全等情况,轻则磨损火车车轮,严重时会发生脱轨等事故。
3.另外接点座与转辙机之间存在虽然连接稳固、固定可靠,但是存在卡接不够精密的问题,即接点座与转辙机之间晃动明显,不符合现代高速列车的安全行驶要求,且分体式分开安装配合精度差,故障率高,减少了电液转辙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电液转辙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修,在检修时由于接点是带电的,容易导致维修人员触电,导致其安全性不高,且动静接点内积灰,容易内部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通过单体挤脱接点座将转辙机的挤脱功能、锁闭功能、位置状态信号功能高度集成在一起,减少了故障率、节约材料、减少体积、重量、提高了配合精度、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静接点板、接点罩和密封圈,可以实现静接点板的密封功能,防止灰尘落在动静接点上造成接触不良影响转辙机状态信号的输出,避免了维护人员在转辙机带电情况下工作造成触电的风险。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包括挤脱接点座,所述挤脱接点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静接点板,且两个静接点板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整板,两个所述调整板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起动片,两个所述静接点板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有动接点组,且两个动接点组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有动接点架,两个所述动接点架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接点轴,两个所述接点轴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杆,两个所述接点轴的上表面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拐臂,所述挤脱接点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锁闭铁,所述挤脱接点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挤脱块,所述挤脱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簧,且多个环簧位于挤脱接点座的内部,所述挤脱块的靠近顶端处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
6.为了实现动接点组转动的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优选的,两个所述静接点板的均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两个所述拉簧远离挤脱接点座中部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接头。
7.为了实现对动接点轴的固定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优选的,两个所述接点轴的左端均通过滚轮轴衬转动连接有滚轮轴,两个所述接点轴的
外表面均套设有花键衬套,且两个花键衬套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复合衬套。
8.为了实现集成挤脱接点座挤脱的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优选的,两个所述静接点板的外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静接点组,且两个静接点组的外壁一侧均与动接点组转动连接。
9.为了实现接点组密封的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优选的,两个所述静接点板的顶部表面处均固定连接有接点罩,两个所述接点罩的底部边缘处均黏合设置有密封圈,且两个密封圈的底部均与两个静接点板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10.为了调整螺栓松动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栓的底部黏合设置有调整垫,且调整垫的底部与挤脱接点座的顶部紧密贴合。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通过单体挤脱接点座将转辙机的挤脱功能、锁闭功能、位置状态信号功能高度集成在一起,减少了故障率、节约材料、减少体积、重量、提高了配合精度、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13.(2)、该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通过静接点板、接点罩和密封圈,可以实现静接点板的密封功能,防止灰尘落在动静接点上造成接触不良影响转辙机状态信号的输出,避免了维护人员在转辙机带电情况下工作造成触电的风险,提高了转辙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视图。
19.图中:1、挤脱接点座;2、静接点板;3、静接点组;4、拉簧接头;5、调整螺栓;6、挤脱块;7、调整垫;8、拉簧;9、动接点组;10、接点罩;11、环簧;12、调整板;13、起动片;14、滚轮轴;15、动接点轴;16、复合衬套;17、花键衬套;18、动接点架;19、拐臂;20、顶杆;21、锁闭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液转辙机集成挤脱接点座,包括挤脱接点座1,挤脱接点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静接点板2,且两个静接点板2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整板12,两个调整板12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起动片13,两个静接点板2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有动接点组9,且两个动接点组9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有动
接点架18,两个动接点架18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动接点轴15,两个动接点轴15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杆20,两个动接点轴15的上表面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拐臂19,挤脱接点座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锁闭铁21,挤脱接点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挤脱块6,挤脱块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簧11,且多个环簧11位于挤脱接点座1的内部,挤脱块6的靠近顶端处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5。
23.本实施例中:挤脱接点座1为一体化挤脱接点座1,在接点座本体上集成挤压脱的功能,接点座本体为一体锻造成型,确保结构可靠,转辙准确,通过调整板12可调节连接起动片13长度的,通过动接点组9、动接点架18和动接点轴15可以实现电液转辙机转动的功能,通过锁闭铁21可以实现关或者开启接点轴动15的功能,通过锁闭铁21对顶杆20的限位,达到控制接点轴动15的开启或关闭,拐臂19是机器设备上常用的部件之一,具有通过螺钉与其它部件连接以实现连带运动等功能,环簧11全称为环形弹簧,因为其结构呈现圆环状,环簧11的是由带有内锥面的外圆环和带有外锥面的内圆环搭配组合而成,内圆环与外圆环的对数是根据其承受载荷的大小和变形的要求而决定,环簧11具有体积小、储能大以及组合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调整螺栓5,可以调整挤脱块6的位置。
24.具体的,两个静接点板2的均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8,两个拉簧8远离挤脱接点座1中部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接头4。
25.本实施例中:拉簧8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簧8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负荷时,拉簧8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通过拉簧8和拉簧接头4,可以控制动接点组9运动。
26.具体的,两个动接点轴15的左端均通过滚轮轴衬转动连接有滚轮轴14,两个动接点轴15的外表面均套设有花键衬套17,且两个花键衬套17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复合衬套16。
27.本实施例中:通过滚轮轴14带动动接点轴15转动,花键衬套17由内花键和外花键组成,内、外花键均为多齿零件,与动接点轴15表面接触的花键为内花键,另一面的花键为外花键,花键衬套17是平键联接,花键衬套17采用一体化锻造成型,安装简单,复合衬套16是以钢板为基体,中间烧结球形青铜粉,表面轧制聚四氟乙烯和铅的混合物,是卷制而成的复合衬套16,具有摩擦系数小,耐磨、抗腐蚀性好和无油润滑的特点。
28.具体的,两个静接点板2的外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静接点组3,且两个静接点组3的外壁一侧均与动接点组9转动连接。
29.本实施例中:通过静接点组3可以将动接点组9固定起来,使动接点组9更好的工作,防止动接点组9摆动过大,导致电液转辙机工作有偏差。
30.具体的,两个静接点板2的顶部表面处均固定连接有接点罩10,两个接点罩10的底部边缘处均黏合设置有密封圈,且两个密封圈的底部均与两个静接点板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31.本实施例中:通过接点罩10和密封圈,可以将静接点板2密封起来,防止灰尘等进入静接点板2中,避免长此以往造成积灰,使用者难以清理,方便使用者后期维护电液转辙机。
32.具体的,调整螺栓5的底部黏合设置有调整垫7,且调整垫7的底部与挤脱接点座1的顶部紧密贴合。
33.本实施例中:调整垫7为橡胶材质,调整垫7的外表面刻有螺纹,使调整螺栓5通过
调整垫7紧密贴合在挤脱接点座1上,防止调整螺栓5松动,增加挤脱块6的稳定性。
34.使用时,通过调整锁闭铁21、顶杆20、使滚轮轴14带动动接点轴15转动,使动接点轴15转动,通过接点轴15转动带动复合衬套16和花键衬套17转动,花键衬套17为一体建造,其结构稳固,故障率降低,有效的提高了电液转辙机在运行时的安全系数,通过复合衬套16能够降低成本、缩小机械体积、避免咬轴现象和降低电液转辙机在使用时产生的机械噪音,复合衬套16的转动带动拐臂19和动接点架18运动,通过动接点架18运动带动动接点组9运动,通过挤脱块6和环簧11,从而达到挤脱的功能,并且环簧11有效的缓冲了挤脱块6的压力。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