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向架 元件 减振
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属于转向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客车转向架逐渐由落后走向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转向架的装车使用和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我们的旅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现有的转向架减震原件存在不便于进行安装问题,在安装时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偏差,同时在使用时减震效果集中在弹簧处,对于减震元件整体的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通过设有减震组件,能够便于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将减震组件的连接头穿过下支撑板与螺母连接,将连接杆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同时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通过设有第二弹簧,配合减震组件,能够对上支撑板整体进行减震,提高减震元件的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上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两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支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上支撑板罩在减震组件和第一弹簧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上设有引导座,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板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下支撑板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减震组件设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块、第二弹簧、加固板、连接头和螺母,所述加固板通过连接头穿过下支撑板与螺母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加固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设在上支撑板与加固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减震组件,能够便于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将减震组件的连接头穿过下支撑板与螺母连接,将连接杆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同时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

2、通过设有第二弹簧,配合减震组件,能够对上支撑板整体进行减震,提高减震元件的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支撑板;2、联轴器;3、下支撑板;4、移动轮;5、减震组件;6、第一弹簧;7、散热槽;8、引导座;9、滑块;10、凹槽;11、连接杆;12、限位块;13、第二弹簧;14、加固板;15、连接头;1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包括上支撑板1,所述上支撑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所述上支撑板1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3,所述下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下支撑板3与上支撑板1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设在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两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6,配合减震组件5,能够对上支撑板1整体进行减震,提高减震元件的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所述下支撑板3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1的内侧,所述上支撑板1上开设有散热槽7,能够便于减震组件5和第一弹簧6进行散热,所述上支撑板1罩在减震组件5和第一弹簧6的外侧,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联轴器2上设有引导座8,所述联轴器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1上,与车体进行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支撑板3的两端设有滑块9,所述下支撑板3通过滑块9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1的内侧,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在减震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下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减震组件5设在凹槽10内。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连接杆11、限位块12、第二弹簧13、加固板14、连接头15和螺母16,所述加固板14通过连接头15穿过下支撑板3与螺母16连接,所述连接杆11固定连接在加固板14的顶部,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1与限位块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套设在连接杆1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13设在上支撑板1与加固板14之间,在对减震组件5进行安装时,将减震组件5的连接头15穿过下支撑板3与螺母16连接,将连接杆11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1与限位块12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当受到振动时,上支撑板1下移,带动第二弹簧13压缩,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此减震元件时,在对减震组件5进行安装时,将减震组件5的连接头15穿过下支撑板3与螺母16连接,将连接杆11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1与限位块12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当受到振动时,上支撑板1下移,带动第二弹簧13压缩,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通过在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两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6,配合减震组件5,能够对上支撑板1整体进行减震,提高减震元件的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方便使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包括上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所述上支撑板(1)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3),所述下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下支撑板(3)与上支撑板(1)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设在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两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下支撑板(3)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1)的内侧,所述上支撑板(1)上开设有散热槽(7),所述上支撑板(1)罩在减震组件(5)和第一弹簧(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2)上设有引导座(8),所述联轴器(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3)的两端设有滑块(9),所述下支撑板(3)通过滑块(9)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减震组件(5)设在凹槽(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连接杆(11)、限位块(12)、第二弹簧(13)、加固板(14)、连接头(15)和螺母(16),所述加固板(14)通过连接头(15)穿过下支撑板(3)与螺母(16)连接,所述连接杆(11)固定连接在加固板(14)的顶部,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1)与限位块(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3)套设在连接杆(1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13)设在上支撑板(1)与加固板(1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减振元件,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上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两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支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上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上支撑板罩在减震组件和第一弹簧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减震组件,能够便于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将减震组件的连接头穿过下支撑板与螺母连接,将连接杆的顶端穿过上支撑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同时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震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江庆顺;周建;唐文强;代玉超;王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