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打捞 水上 装置 垃圾 垃圾清理


1.本技术涉及垃圾清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产生的垃圾越来多,很多垃圾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因此需要对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
3.传统水面垃圾清理通常是由工作人员乘坐船舶对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打捞,因此清理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水面垃圾清理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上的第一浮力圈、设在壳体上的网篮、设在壳体上的电机、设在电机输出端上的叶片;
7.所述壳体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网篮位于壳体的开口端处,所述网篮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壳体的出口端连通;
8.所述电机位于第一浮力圈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壳体的行进方向相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壳体放置到水中,壳体在浮力圈的作用下浮在水面上,电机带动叶片旋转,叶片旋转带动壳体在水面上移动,壳体移动到垃圾上方,进而使水面上的垃圾进入网篮中,网篮对垃圾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水面垃圾清理的效率。
10.可选的,所述网篮上设有第二浮力圈;
11.所述第二浮力圈与第一浮力圈齐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浮力圈进一步提升了浮力,使水上垃圾打捞装置在水面上更稳定。
13.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和蓄电池;
14.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向蓄电池充电,同时向电机和下位机电路供电。
16.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透明防水壳;
17.所述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均位于透明防水壳与壳体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防水壳将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罩住,使水不容易与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接触,降低了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机仓;
20.所述电机位于电机仓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电机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仓将电机与水隔开,使电机不容易接触到水,降低了电机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22.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多个挂钩。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壳体附近的垃圾能够挂在挂钩上,横杆增加了挂钩的覆盖区域,改善了壳体的清理效果。
24.可选的,所述网篮上设有卡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卡槽;
25.所述卡块位于卡槽中。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篮通过卡块安装到壳体上,方便工作人员将网篮从壳体上卸下对网篮进行清理。
27.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凹槽;
28.所述固定块位于凹槽内并穿过卡块,所述壳体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块。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篮通过卡块安装到壳体上,然后使用固定块穿过卡块并用固定螺栓固定,网篮在壳体上更稳定,不容易出现晃动。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 工作人员将壳体放置到水中,壳体在浮力圈的作用下浮在水面上,电机带动叶片旋转,叶片旋转带动壳体在水面上移动,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向下位机电路发送控制信号,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将控制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舵机接收到驱动信号后作出动作来调整壳体的移动方向,工作人员操作壳体在水面上移动,使水面上的垃圾进入网篮中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
32.2. 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壳体附近的垃圾能够挂在挂钩上,横杆增加了挂钩的覆盖区域,改善了壳体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轴测图。
3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35.图3是图1所示的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右视图。
36.图4是图3所示的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剖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00、卡环;200、螺栓;1、壳体;11、贯穿通孔;12、卡槽;13、凹槽;21、第一浮力圈;22、第二浮力圈;3、网篮;31、卡块;4、电机;41、叶片;51、太阳能板;52、蓄电池;53、透明防水壳;6、电机仓;71、横杆;72、挂钩;8、固定块;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
40.参照图1和图2,水上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4和网篮3。壳体1由顶板、两个侧板和底板组成。壳体1上开设有贯穿通孔11,两个侧板相对的一侧为侧板内侧,两个侧板的外侧壁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浮力圈21,第一浮力圈21的外侧壁上抵接有卡环100,卡环100将第一浮力圈21卡住后与壳体1的侧板抵接,卡环100的两端设有螺栓200,螺栓200穿过卡环100与壳体1的侧板螺纹连接。底板处在两个侧板之间,底板与顶板平行,底板处在第一浮力圈21的下方。
41.参照图3和图4,底板远离顶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仓6,电机4与电机仓6固定连接并处在电机仓6内,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电机仓6,电机4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叶片41。
42.参照图2,网篮3的一面为开口端,网篮3的开口端面上设有两个卡块,卡块为燕尾块,壳体1上开设有两个卡槽12,卡槽12为燕尾槽,卡槽12与卡块的位置对应,工作人员将卡块安装到卡槽12中从而达到将网篮3安装到壳体1上的效果。贯穿通孔11远离网篮3的一端为入口端、靠近网篮3的一端为出口端,贯穿通孔11的出口端与网篮3的开口端连通。
43.工作人员将网篮3安装到壳体1上之后,将水上垃圾打捞装置放置到水中,壳体1和网篮3在浮力圈的作用下浮在水面上。底板和电机4处在水面以下。电机4转动带动叶片41转动,叶片41转动带动壳体1和网篮3在水面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垃圾从壳体1的垃圾入口进入网篮3中,网篮3对垃圾进行收集。
44.参照图1,为了增加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浮力,在网篮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浮力圈22,第二浮力圈22同样通过卡环100和螺栓200固定在网篮3上,第二浮力圈22的高度与第一浮力圈21的高度齐平。当水上垃圾打捞装置放置到水面上之后,第二浮力圈22增加了网篮3的浮力,第一浮力圈21和第二浮力圈22共同作用使水上垃圾打捞装置在水面上移动过程更稳定。
45.参照图1,为了增强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续航能力,在壳体1的顶板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51,太阳能板51处在蓄电池52的上方,太阳能板51与蓄电池52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板51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对电机4进行供电,太阳能板51还能够对蓄电池52进行充电,当遇到光照不足或夜间工作时,蓄电池52对电机4进行供电,从而增强了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续航能力。
46.参照图1,水上垃圾打捞装置在水面上移动时,可能会有水溅到太阳能板51或蓄电池52上,从而可能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为了使水不容易接触到太阳能板51和蓄电池52,在壳体1的顶板上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水壳53,太阳能板51和蓄电池52均处在透明防水壳53内,透明防水壳53将水与太阳能板51和蓄电池52隔开,从而使水不容易与太阳能板51与蓄电池52接触。
47.参照图2,网篮3通过卡块安装到壳体1上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可能会不稳定,影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移动效果,为了使网篮3在在壳体1上更稳定,在壳体1的两个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固定块8,在壳体1的两个侧板上各开设有一个凹槽13,凹槽13延伸至卡槽12内侧的壳体1顶板中,固定块8位于卡槽12中,卡块上开设有工固定块8穿过的孔。当工作人员将卡块安装到壳体1上之后,将固定块8安装到凹槽13中并穿过卡块上的孔,固定块8上还设有两个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穿过壳体1的顶板和固定块8,并与凹槽13底部的侧板螺纹连接。网篮3在壳体1上更稳定。
48.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提升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打捞效果,在壳体1的两个侧板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71,横杆71处在浮力圈的上方,在横杆7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挂钩72,挂钩72处在横杆71的下方,当壳体1在水面上移动时,横杆71和挂钩72能够将壳体1附近的垃圾勾住,从而提升了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拉到效果。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网篮3安装到壳体1上后,将水上垃圾打捞装置放置到水面上,太阳能板51和蓄电池52对电机4进行供电,电机4转动带动叶片41转动,叶片41转动推动壳体1在水面上移动,网篮3跟随壳体1移动,水上
垃圾打捞装置移动到垃圾处,使垃圾从壳体1的入口端进入壳体1中,然后从壳体1的出口端进入网篮3内,网篮3对垃圾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水面垃圾的清理效率。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