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的制作方法

2021-05-14 12: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返 双向 轨道 轨道交通 车站


1.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也发展迅速。由于对轨道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线路逐渐成网,长大线路也越来越多。为满足城市中心与交通组团之间的交通出行需求,保证一小时通勤圈的通达能力,提升线路的运营效率显得至关重要。
3.目前,现有技术中为提高长大线路的通达性,采用快慢车运营模式,将部分车站设置为越行站;若越行车站设置到发线兼作停车线,当故障车占用到发线的情况下,则不能实现正常的越行功能;若到发线与停车线、折返线分开设置,车站配线具有较好功能,但是存在工程规模大等问题。普通单岛式越行站到发线位于正线内侧,正线线间距较大,左右线难以连通。另外,针对客流分布不均匀的长大线路,还可能出现不同编组列车分段运行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既能实现快车越行慢车,快车不限速通过,运营效率较高;又能实现上下行列车的折返作业,折返形式均为站后折返;具备故障车停车功能,当一方向列车发生故障时,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反方向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车站具备多重功能,减少车站规模,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提供灵活条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包括上行正线、下行正线、第一到发线、第二到发线、第一折返线、第二折返线、岛式站台;其中,所述上行正线、下行正线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到发线、第二到发线;所述第一到发线往下行方向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折返线,所述第二到发线往上行方向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二折返线;所述第一到发线、第二到发线之间设置有所述岛式站台;
7.所述第一到发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单渡线、第三单渡线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五单渡线、第六单渡线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第八单渡线与所述第二折返线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通过第七单渡线与所述第一折返线连接;所述第一折返线通过第一单渡线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所述第二折返线通过第四单渡线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仅代表相对的两个方向。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单渡线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道岔与所述第一折返线连接;所述第四单渡线一端通过第三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道岔与所述第二折返线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单渡线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另一端通过
第六道岔与所述第一到发线连接;所述第三单渡线一端通过第七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道岔与所述第一到发线连接;所述第五单渡线一端通过第九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另一端通过第十道岔与所述第二到发线连接;所述第六单渡线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二道岔与所述第二到发线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七单渡线一端通过第十三道岔与所述第二到发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四道岔与所述第一折返线连接;所述第八单渡线一端通过第十五道岔与所述第一到发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六道岔与所述第二折返线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返线下行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一车挡,所述第二折返线上行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二车挡。
1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既能实现快车越行慢车,快车不限速通过,运营效率较高;又能实现上下行列车的折返作业,折返形式均为站后折返;具备故障车停车功能,当一方向列车发生故障时,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反方向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车站具备多重功能,减少车站规模,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提供灵活条件。
14.1)上行正线、下行正线距岛式站台均有一定距离,快车直向过岔可不限速,提高快车的运行效率。
15.2)慢车由正线通过单渡线进入到发线停车,乘客在岛式站台上下车,此时快车可由正线快速通过。
16.3)上行折返列车、下行折返列车均采用站后折返形式,运营便捷,安全性高。
17.4)车站设置岛式站台,运营管理简单,乘客换乘便捷,且不易上错车,应对潮汐客流的能力强。
18.5)当上行列车发生故障时,故障列车可停靠在第二折返线上;上行、下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下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当下行列车发生故障时,故障列车可停靠在第一折返线上;上行、下行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上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上行正线;2.下行正线;3.第一到发线;4.第二到发线;5.第一折返线;6.第二折返线;7.岛式站台;8.第一单渡线;9.第二单渡线;10.第三单渡线;11.第四单渡线;12.第五单渡线;13.第六单渡线;14.第七单渡线;15.第八单渡线;16.第一车挡;17.第二车挡;18.第三车挡;19.第四车挡;20.第一道岔;21.第二道岔;22.第三道岔;23.第四道岔;24.第五道岔;25.第六道岔;26.第七道岔;27.第八道岔;28.第九道岔;29.第十道岔;30.第十一道岔;31.第十二道岔;32.第十三道岔;33.第十四道岔;34.第十五道岔;35.第十六道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如图1所示,包括上行正线1、下行正线2、第一到发线3、第二到发线4、第一折返线5、第二折返线6、岛式站台7;其中,所述上行正线1、下行正线2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到发线3、第二到发线4;所述第一到发线3往下行方向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折返线5,所述第二到发线4往上行方向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二折返线6;所述第一到发线3、第二到发线4之间设置有所述岛式站台7;所述第一到发线3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单渡线9、第三单渡线10与所述上行正线1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4两端分别通过第五单渡线12、第六单渡线13与所述下行正线2连接;所述第一到发线3通过第八单渡线15与所述第二折返线6连接,所述第二到发线4通过第七单渡线14与所述第一折返线5连接;所述第七单渡线14与第八单渡线15分别位于所述岛式站台7两侧;所述第一折返线5通过第一单渡线8与所述上行正线1连接;所述第二折返线6通过第四单渡线11与所述下行正线2连接。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仅代表相对的两个方向。
25.所述第一单渡线8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20与所述上行正线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道岔21与所述第一折返线5连接;所述第四单渡线11一端通过第三道岔22与所述下行正线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道岔23与所述第二折返线6连接。所述第二单渡线9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道岔24与所述上行正线1,另一端通过第六道岔25与所述第一到发线3连接;所述第三单渡线10一端通过第七道岔26与所述上行正线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道岔27与所述第一到发线3连接;所述第五单渡线12一端通过第九道岔28与所述下行正线2,另一端通过第十道岔29与所述第二到发线4连接;所述第六单渡线13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道岔30与所述下行正线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二道岔31与所述第二到发线4连接。所述第七单渡线14一端通过第十三道岔32与所述第二到发线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四道岔33与所述第一折返线5连接;所述第八单渡线15一端通过第十五道岔34与所述第一到发线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六道岔35与所述第二折返线6连接。所述第一折返线5下行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一车挡16,所述第二折返线6上行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二车挡17;所述第一到发线3上行方向一端设有安全线,所述安全线端部设置有第三车挡18,所述第二到发线4下行方向一端设置有安全线,所述安全线端部设置有第四车挡19。
26.上行慢车由上行正线1通过第二单渡线9进入第一到发线3停车,乘客在岛式站台7上下车,此时上行快车可由上行正线1快速通过,实现上行快车越行上行慢车的功能。下行慢车由下行正线2通过第五单渡线12进入第二到发线4停车,乘客在岛式站台7上下车,此时下行快车可由下行正线2快速通过,实现下行快车越行下行慢车。
27.上行折返列车可由上行正线1通过第二单渡线9进入第一到发线3停车,乘客下车完成后,列车通过第八单渡线15进入第二折返线6,折返进入第二到发线4停车,乘客上车,列车通过第六单渡线13进入下行正线2,实现上行方向的折返作业。下行折返列车可由下行正线2通过第五单渡线12进入第二到发线4停车,乘客下车完成后,列车通过第七单渡线14进入第一折返线5,折返进入第一到发线3停车,乘客上车,列车通过第三单渡线10进入上行正线1,实现下行方向的折返作业。
28.当上行列车发生故障时,由空车推送故障列车通过第一单渡线8、第一折返线5进
入第一到发线3,清客后通过第八单渡线15进入第二折返线6停车。上行、下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下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下行折返列车可由下行正线2通过第五单渡线12进入第二到发线4停车,乘客下车完成后,列车通过第七单渡线14进入第一折返线5,折返进入第一到发线3停车,乘客上车,列车通过第三单渡线10进入上行正线1,实现下行方向的折返作业。
29.当下行列车发生故障时,由空车推送故障列车通过第四单渡线11、第二折返线6进入第二到发线4,清客后通过第七单渡线14进入第一折返线5停车。上行、下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上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上行折返列车可由上行正线1通过第二单渡线9进入第一到发线3停车,乘客下车完成后,列车通过第八单渡线15进入第二折返线6,折返进入第二到发线4停车,乘客上车,列车通过第六单渡线13进入下行正线2,实现上行方向的折返作业。
3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上行正线、下行正线距岛式站台均有一定距离,快车直向过岔可不限速,提高快车的运行效率;慢车由正线通过单渡线进入到发线停车,乘客在岛式站台上下车,此时快车可由正线快速通过;上行折返列车、下行折返列车均采用站后折返形式,运营便捷,安全性高;车站设置岛式站台,运营管理简单,乘客换乘便捷,且不易上错车,应对潮汐客流的能力强;当上行列车发生故障时,故障列车可停靠在第二折返线上;上行、下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下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当下行列车发生故障时,故障列车可停靠在第一折返线上;上行、下行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上行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
31.本实施例既能实现快车越行慢车,快车不限速通过,运营效率较高;又能实现上下行列车的折返作业,折返形式均为站后折返;具备故障车停车功能,当一方向列车发生故障时,双方向列车越行不受影响,且反方向折返列车可正常折返;车站具备多重功能,减少车站规模,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提供灵活条件。
32.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