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2021-02-18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热力 低压 锅炉 无头 高中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中低压锅炉热力除氧技术领域,具体为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


背景技术:

[0002]
除氧器内,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量是与水面上气体的分压成正比。采用热力除氧的主法,即用蒸汽来加热给水,提高水的温度,使水面上蒸汽的分压力逐步增加,而溶解气体的分压力则渐渐降低,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就不断逸出,当水被加热至相应压力下的沸腾温度时,水面上全都是水蒸汽,溶解气体的分压力为零,水不再具有溶解气体的能力,亦即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气均可被除去。该实用针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
[0003]
市场上的除氧器使用过程中,单项管道通气散热不通畅时,容易使内部气压增大,液体输入的速率较快,使得循环速率增加导致液体利用率较低,连接端口只有单一端口,后续管道连接需要针对所处端口消耗较多资源,与液体溶解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除氧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项管道通气散热不通畅时,容易使内部气压增大,液体输入的速率较快,使得循环速率增加导致液体利用率较低,连接端口只有单一端口,后续管道连接需要针对所处端口消耗较多资源,与液体溶解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罐和漏液管,所述除氧罐的上侧表面固定有梯架,且梯架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竖中通管,所述梯架的前侧设置有连端管,且连端管的底端连接有底连端,所述连端管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方环管,且方环管的前侧安置有散气管,所述漏液管的连接于除氧罐的后端侧面,且漏液管的内侧端固定有控制阀,所述除氧罐的底侧端安装有支撑底座,且底连端的底端固定有下端管,所述下端管的底端设置有承液端,且承液端的底侧末端固定有滤液筒,所述除氧罐的内部底面安置有通气横管,且通气横管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分气排管,所述漏液管的底侧连接有排液管,且除氧罐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所述梯架的后端下方固定有上端口,且除氧罐的右侧面设置有备阀接口。
[0006]
优选的,所述除氧罐与梯架之间为焊接连接,且支撑底座与除氧罐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除氧罐与方环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方环管与散气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08]
优选的,所述底连端与下端管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承液端与滤液筒之间为焊接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漏液管与控制阀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排液管与漏液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分气排管与通气横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竖中通管贯穿于除氧罐的内部,并且竖中通管与通气横管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该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设置有除氧罐与梯架,能够通过除氧罐与梯架让其通过设置走道以便于对处于较高处位置的端口进行连接和阀门控制操作,且能够方便日常的检修和观测为维修人员提供站立点以保证安全性,能够通过方环管与散气管让其将内部还有余热的整体通过管道连接使内部气体散出,且设置有双向管道流向能够避免散气时单管不通气而导致内部热气聚集压强过大。
[0013]
该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设置有承液端与滤液筒,能够通过承液端与滤液筒让其通过小孔漏液的方式将液体输入的速率降低,且能够通过此方式降低液体之间循环的速率提升液体与氧气结合的利用率同时对液体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够通过排液管与漏液管让其在容器内液体过多时为保证内部空气所占的体积比例与液体适量,且能够在液体较多时通过阀门改变连通的状态以实现不太连通状态下所具有的功能。
[0014]
该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设置有分气排管与通气横管,能够通过分气排管与通气横管让其通过管道将加热气体输送到液体底侧经管道口冒出,且利用管道底侧小孔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的频率提升液体融合的效率使其具有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除氧罐;2、梯架;3、竖中通管;4、连端管;5、底连端;6、方环管;7、散气管;8、漏液管;9、控制阀;10、支撑底座;11、下端管; 12、承液端;13、滤液筒;14、通气横管;15、排液管;16、分气排管;17、隔板;18、上端口;19、备阀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置式无头热力除氧器,包括除氧罐1和漏液管8,除氧罐1的上侧表面固定有梯架2,且梯架2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竖中通管3,除氧罐1与梯架2之间为焊接连接,且支撑底座10 与除氧罐1之间为固定连接,设置有除氧罐1与梯架2,能够通过除氧罐1与梯架2让其通过设置走道以便于对处于较高处位置的端口进行连接和阀门控制操作,且能够方便日常的检修和观测为维修人员提供站立点以保证安全性;梯架2的前侧设置有连端管4,且连端管4的底端连接有底连端5,除氧罐1 与方环管6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方环管6与散气管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有方环管6与散气管7,能够
通过方环管6与散气管7让其将内部还有余热的整体通过管道连接使内部气体散出,且设置有双向管道流向能够避免散气时单管不通气而导致内部热气聚集压强过大;
[0021]
连端管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方环管6,且方环管6的前侧安置有散气管 7,漏液管8的连接于除氧罐1的后端侧面,且漏液管8的内侧端固定有控制阀9,底连端5与下端管11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承液端12与滤液筒13之间为焊接连接,设置有承液端12与滤液筒13,能够通过承液端12与滤液筒13 让其通过小孔漏液的方式将液体输入的速率降低,且能够通过此方式降低液体之间循环的速率提升液体与氧气结合的利用率同时对液体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除氧罐1的底侧端安装有支撑底座10,且底连端5的底端固定有下端管11,下端管11的底端设置有承液端12,且承液端12的底侧末端固定有滤液筒13,漏液管8与控制阀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排液管15与漏液管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有排液管15与漏液管8,能够通过排液管15与漏液管 8让其在容器内液体过多时为保证内部空气所占的体积比例与液体适量,且能够在液体较多时通过阀门改变连通的状态以实现不太连通状态下所具有的功能;
[0022]
除氧罐1的内部底面安置有通气横管14,且通气横管1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分气排管16,漏液管8的底侧连接有排液管15,且除氧罐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隔板17,梯架2的后端下方固定有上端口18,且除氧罐1的右侧面设置有备阀接口19,分气排管16与通气横管1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竖中通管3贯穿于除氧罐1的内部,并且竖中通管3与通气横管14之间为焊接连接,设置有分气排管16与通气横管14,能够通过分气排管16与通气横管14 让其通过管道将加热气体输送到液体底侧经管道口冒出,且利用管道底侧小孔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的频率提升液体融合的效率使其具有较好的效果。
[0023]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除氧器,首先,将该装置的支撑底座10固定都场地的指定位置,除氧罐1上端通过梯架2进行,上端口18与除氧罐1相连通,该装置通过将竖中通管3与加热的气体管道相连接,先使液体通过连端管4 和底连端5进入到下端管11,再通过承液端12进入到滤液筒13内部,液体会通过滤液筒13底面的小孔进入到除氧罐1的内部,再通过隔板17下端的缝隙向后侧流动,之后气体通过竖中通管3进入到通气横管14内,随后再经过分气排管16末端和底面的小孔使气体溢出,使其从液体底端向上冒出,冒出的气体聚集在除氧罐1的上半部,再通过除氧罐1上侧的方环管6和散气管7将气体排出,漏液管8的上下连端均连接有排液管15,当下端排液管15 的控制阀9关闭,上侧管控制阀9打开时,超出上侧管口的液体会通过漏液管8向下露出,连接时需要可通过备阀接口19扩展连接口,就这样完成整个除氧器的使用过程。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