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2-23 14: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气压缩机 余热 加工设备 利用 系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空气压缩机是许多工厂都必备的设备,一般功率较大,能耗也较高,空气压缩机消耗的电能在对空气做功后大部分都转化为热能,热能然后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大气中,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利用换热器把热量交换到工业蒸汽锅炉使用的软水中,因为水的热焓比较高,在热交换的效率上比以前的风冷效果还要高,吸收了热量的软水,温度会升高,再供蒸汽锅炉使用实际上起到预热的作用,可以减少蒸汽锅炉的热能消耗,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装置结构简单,投入低,对现有空气压缩机进行节能改造实施方便,热量利用效率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换热器和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换热器的热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水箱与换热器的冷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0005]
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油管与换热器的热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中的热媒从空气压缩机的散热器吸收到热量后,与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依靠空气压缩机提供的功力循环回到散热器。
[0006]
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冷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中的冷媒与换热器中的热媒热交换后依靠循环水泵提供的动力循环回到水箱。
[0007]
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换热器与水箱之间。
[0008]
所述热媒为导热油,冷媒为软水。
[0009]
所述水箱里的软水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后由热水泵输送到锅炉水箱,然后由补水泵补充软水。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11]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利用换热器把热量交换到工业蒸汽锅炉使用的软水中,因为水的热焓比较高,在热交换的效率上比以前的风冷效果还要高,吸收了热量的软水,温度会升高,再供蒸汽锅炉使用实际上起到预热的作用,可以减少蒸汽锅炉的热能消耗,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结构简单,投入低,对现有空气压缩机进行节能改造实施方便,热量利用效率高,空气压缩机的散热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因为机器过热造成自动停机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空气压缩机余热利用系统流程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1-空气压缩机;2-散热器;3-油管;4-换热器;5-水管;6-水箱;7-循环水泵;8-热水泵;9-补水泵;10-锅炉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
实施例1
[0017]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1、换热器4和水箱6,所述空气压缩机1与换热器4的热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水箱6与换热器4的冷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0018]
所述空气压缩机1通过油管3与换热器4的热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中的热媒从空气压缩机1的散热器2吸收到热量后,与换热器4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并依靠空气压缩机1提供的功力循环回到散热器2。
[0019]
所述水箱6通过水管5与换热器4的冷媒进出口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中的冷媒与换热器4中的热媒热交换后依靠循环水泵7提供的动力循环回到水箱6。
[0020]
所述循环水泵7设置在换热器4与水箱6之间。
[0021]
所述热媒为导热油,冷媒为软水。
[0022]
所述水箱6里的软水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后由热水泵8输送到锅炉水箱10,然后由补水泵9补充软水。
[0023]
所述导热油和软水的热交换是连续进行的,所述换热器是列管换热器。
[002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