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离心机 废气 车间 制药 负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车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2.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在离心机的工作过程中,其转鼓高速转动时可将产生一定的负压从而将气体吸入。现有技术并未将其产生的负压加以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利用离心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用于吸收废气的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离心机、集气罩以及连接于所述离心机与集气罩之间的风管;其中所述的离心机包括有外壳、转鼓以及驱动所述转鼓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外壳包括有上侧敞口的壳体以及覆盖于壳体上侧的外盖,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外腔,所述转鼓内置于所述外腔中并与外壳相对转动,并且该转鼓底面与壳体外腔底面之间留有下层空间,所述外盖开有与转鼓相对的进气口;所述转鼓内部形成有上侧敞口的内腔,所述转鼓底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和气流的通孔,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液体的液槽,同时所述壳体开有连通下层空间与风管的排气口;所述风管末端与集气罩的侧部连接,同时所述集气罩的上侧连接有排气管。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当离心机进行离心时,其转鼓转动会将空气从外盖的进气口中吸入并从排气口中排出,其形成的气流通过风管输送至集气罩中并最终从集气罩的排气管中排出,在气流流动至排气管的过程中,集气罩内的压力减小相对集气罩下方的区域形成负压从而将集气罩下方的废气吸入。上述过程可回收离心机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并加以利用收集废气。
6.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传动皮带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与外壳的底板转动连接并同时与从动皮带轮和转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从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驱动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在传动皮带的带动下从动皮带轮也同时主动并最带动转轴和转鼓同步转动。
7.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利用引风机可进一步促使集气罩下方的废气吸入,同时迎风机也可确保离心机产生的负压气流定向流入排气管中,避免部分气流下沉影响其形成负压的效果。
8.进一步,所述集气罩的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风管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开有多个
排气孔。利用引流管可分散负压气流提高对废气的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11.其中,1

离心机,11

外壳,111

壳体,112

外盖,12

转鼓,121

通孔,131

驱动电机,132

主动皮带轮,133

从动皮带轮,134

传动皮带,135

转轴,14

液槽,15

进气口,2

集气罩,21

引流管,3

风管,4

排气管,5

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离心机1、集气罩2以及连接于所述离心机1与集气罩2之间的风管3。
14.其中所述的离心机1包括有外壳11、转鼓12以及驱动所述转鼓1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外壳11包括有上侧敞口的壳体111以及覆盖于壳体111上侧的外盖112,所述壳体111内形成有外腔,所述转鼓12内置于所述外腔中并与外壳11相对转动,并且该转鼓12底面与壳体111外腔底面之间留有下层空间,所述外盖112开有与转鼓12相对的进气口15。
15.所述转鼓12内部形成有上侧敞口的内腔,所述转鼓12底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和气流的通孔121,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液体的液槽14,同时所述壳体111开有连通下层空间与风管3的排气口。
16.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3、主动皮带轮132、从动皮带轮133、传动皮带134以及转轴135,所述转轴135与外壳11的底板转动连接并同时与从动皮带轮133和转鼓1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132与从动皮带轮133从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132与驱动电机13同轴连接。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皮带轮132转动,在传动皮带134的带动下从动皮带轮133也同时主动并最带动转轴135和转鼓12同步转动。
17.所述风管3末端与集气罩2的侧部连接,所述集气罩2的上侧连接有排气管4。在本实施例中,集气罩2设置于废液收集池上方用于吸收废液收集池挥发的废气。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引风机5,同时所述集气罩2的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风管3的引流管21,所述引流管21开有多个排气孔。
18.本实施例中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9.当离心机1进行离心时,转鼓12内的物料受离心作用实现固液分离,其被分离的液体从转鼓12的通孔121中排出,并最终排放至液槽14内收集,同时由于转鼓12的转动作用其转鼓12转动会将空气从外盖112的进气口15中吸入并从排气口中排出,其形成的气流通过风管3输送至集气罩2中。在本实施例中部分气流直接进入集气罩2中排出,另有部分气流则进入引流管21内并在集气罩2内均匀分流后再次进入集气罩2内并最终从集气罩2的排气管4中排出。
20.在气流流动至排气管4的过程中,集气罩2内的压力减小相对集气罩2下方的区域形成负压从而将集气罩2下方的废气吸入。此外利用引风机5可进一步促使集气罩2下方的
废气吸入,同时迎风机也可确保离心机1产生的负压气流定向流入排气管4中,避免部分气流下沉影响其形成负压的效果。上述过程可回收离心机1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并加以利用收集废气。
2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机(1)、集气罩(2)以及连接于所述离心机(1)与集气罩(2)之间的风管(3);其中所述的离心机(1)包括有外壳(11)、转鼓(12)以及驱动所述转鼓(1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外壳(11)包括有上侧敞口的壳体(111)以及覆盖于壳体(111)上侧的外盖(112),所述壳体(111)内形成有外腔,所述转鼓(12)内置于所述外腔中并与外壳(11)相对转动,并且该转鼓(12)底面与壳体(111)外腔底面之间留有下层空间,所述外盖(112)开有与转鼓(12)相对的进气口(15);所述转鼓(12)内部形成有上侧敞口的内腔,所述转鼓(12)底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和气流的通孔(121),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液体的液槽(14),同时所述壳体(111)开有连通下层空间与风管(3)的排气口;所述风管(3)末端与集气罩(2)的侧部连接,同时所述集气罩(2)的上侧连接有排气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3)、主动皮带轮(132)、从动皮带轮(133)、传动皮带(134)以及转轴(135),所述转轴(135)与外壳(11)的底板转动连接并同时与从动皮带轮(133)和转鼓(1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132)与从动皮带轮(133)从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132)与驱动电机(13)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引风机(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2)的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风管(3)的引流管(21),所述引流管(21)开有多个排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心机负压的废气收集系统,包括离心机、集气罩以及连接于所述离心机与集气罩之间的风管;其中所述的离心机包括有外壳、转鼓以及驱动所述转鼓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外壳包括有上侧敞口的壳体以及覆盖于壳体上侧的外盖,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外腔,所述转鼓内置于所述外腔中并与外壳相对转动,并且该转鼓底面与壳体外腔底面之间留有下层空间,所述外盖开有与转鼓相对的进气口;所述转鼓内部形成有上侧敞口的内腔,所述转鼓底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液体和气流的通孔,所述下层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液体的液槽,同时所述壳体开有连通下层空间与风管的排气口;所述风管末端与集气罩的侧部连接,同时所述集气罩的上侧连接有排气管。侧连接有排气管。侧连接有排气管。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瑜 黄升 邱伟杰 梁汝广 李春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