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气缸套 散热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


背景技术:

2.气缸套设备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气缸套内表受高温高压燃气直接作用,并始终与活塞环及活塞裙部发生高速滑动摩擦,外表与冷却水接触,在较大温差下产生严重热应力,受冷却水腐蚀,活塞对缸套的侧推力不仅加剧其内表摩擦,并使其产生弯曲,侧推力改变方向时,活塞还撞击缸套,此外还受到较大的安装预紧力,现有的气缸套装置大多采用外部冷却处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气缸套的变形,不能长时间使气缸套保持一个持续散热的情况,自身不具备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气缸套装置不能长时间使气缸保持散热状态自身不觉被散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包括气缸套主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开设有限位纹,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上端与第一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上端与第二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
5.优选的,所述气缸套主体为金属材质,所述螺旋管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所述第一管道为l型结构,所述增压泵与制冷机位于同一中垂线上。
6.优选的,所述制冷机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底端与气缸套主体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为l型结构。
7.优选的,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对称固定有两个,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外壳,所述防尘外壳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块与弧形卡槽为卡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尘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弧形卡块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丝与螺纹孔为螺纹连接,另一所述弧形卡块的内侧开设有线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散热型气缸套,通过将防尘外壳内侧的弧形卡槽沿着气缸套主体外侧的弧形卡块卡入,旋转固定螺丝将固定螺丝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将防尘外壳与气缸套主体进行稳定的连接,在使用时,启动增压泵带动冷凝水沿着第一管道进入螺旋管中,螺旋管对气缸套主体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受热后的冷凝水从第三管道中导出,从第三管道进入制冷机中,制冷机对受热的冷凝水进行制冷处理,制冷
后的冷凝水从制冷机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增压泵中,保持气缸套主体的持续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气缸套主体;2、限位纹;3、螺旋管;4、第一管道;5、第一固定夹;6、增压泵;7、第二管道;8、第二固定夹;9、制冷机;10、第三管道;11、弧形卡块;12、防尘外壳;13、弧形卡槽;14、固定螺丝;15、螺纹孔;16、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包括气缸套主体1,气缸套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限位纹2,气缸套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管3,螺旋管3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管道4,气缸套主体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夹5,第一固定夹5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6,增压泵6的上端与第一管道4的底端相互连接,增压泵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管道7,气缸套主体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夹8,第二固定夹8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9,制冷机9的上端与第二管道7的底端相互连接。
17.进一步的,气缸套主体1为金属材质,螺旋管3为螺旋结构,螺旋管3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第一管道4为l型结构,增压泵6与制冷机9位于同一中垂线上,通过增压泵6提供螺旋管3内部冷凝水的循环,通过制冷机9对冷凝水进行冷却处理。
18.进一步的,制冷机9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管道10,第三管道10的底端与气缸套主体1的底端相互连接,第三管道10为l型结构,实现了对冷凝水的循环处理。
19.进一步的,气缸套主体1的外侧固定有弧形卡块11,弧形卡块11对称固定有两个,气缸套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外壳12,防尘外壳12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卡槽13,弧形卡块11与弧形卡槽13为卡合连接,实现了便于对防尘外壳12的拆装处理。
20.进一步的,防尘外壳1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丝14,固定螺丝14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卡块11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15,固定螺丝14与螺纹孔15为螺纹连接,另一弧形卡块11的内侧开设有线孔16,实现了对气缸套主体1与防尘外壳12的稳定连接。
21.工作原理:通过将防尘外壳12内侧的弧形卡槽13沿着气缸套主体1外侧的弧形卡块11卡入,旋转固定螺丝14将固定螺丝14与螺纹孔15进行螺纹连接,将防尘外壳12与气缸套主体1进行稳定的连接,在使用时,启动增压泵6带动冷凝水沿着第一管道4进入螺旋管3中,螺旋管3对气缸套主体1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受热后的冷凝水从第三管道10中导出,从第三管道10进入制冷机9中,制冷机9对受热的冷凝水进行制冷处理,制冷后的冷凝水从制冷机9通过第二管道7进入增压泵6中,保持气缸套主体1的持续散热处理。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包括气缸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开设有限位纹,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上端与第一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上端与第二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主体为金属材质,所述螺旋管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所述第一管道为l型结构,所述增压泵与制冷机位于同一中垂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底端与气缸套主体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对称固定有两个,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外壳,所述防尘外壳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块与弧形卡槽为卡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弧形卡块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螺丝与螺纹孔为螺纹连接,另一所述弧形卡块的内侧开设有线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散热型气缸套,包括气缸套主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开设有限位纹,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上端与第一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气缸套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上端与第二管道的底端相互连接。该高散热型气缸套,受热后的冷凝水从第三管道中导出,从第三管道进入制冷机中,制冷机对受热的冷凝水进行制冷处理,制冷后的冷凝水从制冷机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增压泵中,保持气缸套主体的持续散热处理。持续散热处理。持续散热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人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