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7 23: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多功能 装置 训练 上肢 用上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上肢多功能训练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训练装置不仅过于单调,一种装置只能进行一种训练,想要进行多种训练方式还需要等候其他训练设备空闲下来才能使用,影响了训练效率,而且还缺乏安全措施,训练人员在训练失误时容易受伤,使得装置的安全性没有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床体,床体右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一立柱与床体相对的侧面靠左位置处开设竖向的条型槽,第一立柱前侧面靠右位置处均开设竖向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左侧面开设数个等距离的向下倾斜的前后贯穿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面为弧面,两个条形通孔内穿过同一根杠铃杆,条型槽配合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条型槽之间安装有阻尼,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横杆与杠铃杆连接,第一横杆左端与第一滑块右侧面铰接连接,第一横杆右端与杠铃杆固定连接,床体左端前后对称设置两根第二立柱,第二立柱右侧面与床体左端面固定连接,两根第二立柱之间靠下位置处设置重物块,重物块上方设置两根纵向的第一圆杆,第一圆杆两端与对应的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第一圆杆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圆杆上均转动连接u槽滑轮,u槽滑轮上方设置第二横杆,第二横杆前后侧面靠右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纵向的手柄,u槽滑轮之间设置竖向的绳索,绳索上端与第二横杆底面连接,绳索下端与重物块固定连接。
6.如上所述的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所述的床体顶面开设前后贯穿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左右对称设置两块水平的板,板顶面均与床体顶面在同一水平面,板底面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板下方均设置第三横杆,第三横杆相对的一端均与第二滑块的底面铰接连接,第三横杆另一端均与第二凹槽铰接连接。
7.如上所述的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所述的第二横杆底面开设左右方向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左右方向上等距离设置数个纵向的第二圆杆,第二圆杆两端均与第四凹槽固定安装,绳索上端固定安装安全钩,安全钩挂钩在第二圆杆上。
8.如上所述的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所述的手柄上均插接连接海绵套筒。
9.如上所述的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所述的床体底面固定安装数块橡胶垫。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种训练方式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一种装置多种训练,而且还能够防止训练人员受伤,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训练效率,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在设备运行时,人可以头部在右躺在床体上,人可以手握杠铃杆在条形通孔内上下移动进行训练,当训练人员失误导致杠铃杆滑落时,由于第一滑块与条型槽之间设置有阻尼,使第一滑块比杠铃杆落下得更慢,在第一横杆的作用下,会将杠铃杆拉入第一凹槽内;该设计可以使训练人员在训练失误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杠铃杆继续下落砸伤训练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训练者还可以面朝左端坐在床体上,手握手柄推出或拉回第二横杆,使绳索在u槽滑轮的限制下将重物块拉起,反复运动可达到训练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种训练方式融合在一种训练设备中,可以使训练人员在同一种装置上实现多种训练目的,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训练效率,训练人员也不再需要反复更换训练设备,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而且该装置还可以在训练人员失误时使杠铃杆自动放回第一凹槽内,使杠铃杆不会砸伤训练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运动状态图;图4为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的ⅲ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武术训练用的上肢多功能锻炼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床体1,床体1右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第一立柱2,第一立柱2与床体1固定连接,第一立柱2与床体1相对的侧面靠左位置处开设竖向的条型槽3,第一立柱2前侧面靠右位置处均开设竖向的条形通孔4,条形通孔4左侧面开设数个等距离的向下倾斜的前后贯穿的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底面6为弧面,两个条形通孔4内穿过同一根杠铃杆7,条型槽3配合安装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与条型槽3之间安装有阻尼,第一滑块8通过第一横杆9与杠铃杆7连接,第一横杆9左端与第一滑块8右侧面铰接连接,第一横杆9右端与杠铃杆7固定连接,床体1左端前后对称设置两根第二立柱10,第二立柱10右侧面与床体1左端面固定连接,两根第二立柱10之间靠下位置处设置重物块11,重物块11上方设置两根纵向的第一圆杆12,第一圆杆12两端与对应的第二立柱10固定连接,第一圆杆12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圆杆12上均转动连接u槽滑轮13,u槽滑轮13上方设置第二横杆14,第二横杆14前后侧面靠右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纵向的手柄15,u槽滑轮13之间设置竖向的绳索16,绳索16上端与第二横杆14底面连接,绳索16下端与重物块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种训练方式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一种装置多种训练,而且还能够防止训练人员受伤,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训练效率,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在设备运行时,人可以头部在右躺在床体1上,人可以手握杠铃杆7在条形通孔4内上下移动进行训练,当训练人员失误导致杠铃杆滑落时,由于第一滑块8与条型槽3之间设置有阻尼,使第一滑块8比杠铃杆7落下得更慢,在第一横杆9的作用下,会将杠铃杆7拉入第一凹槽5内;该设计可以使训练人员在训练失误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杠铃杆7继续下落砸伤训练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训练者还可以面朝左端坐在床体1上,手握手柄15推出或拉回第二横杆14,使绳索16在u槽滑轮13的限制下将重物块11拉起,反复运动可达到训练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种训练方式融合在一种训练设备中,可以使训练人员在同一种装置上实现多种训练目的,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训练效率,训练人员也不再需要反复更换训练设备,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而且该装置还可以在训练人员失误时使杠铃杆7自动放回第一凹槽5内,使杠铃杆7不会砸伤训练者,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5.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床体1顶面开设前后贯穿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内左右对称设置两块水平的板18,板18顶面均与床体1顶面在同一水平面,板18底面均开设左右方向的第三凹槽19,第三凹槽19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20,板18下方均设置第三横杆21,第三横杆21相对的一端均与第二滑块20的底面铰接连接,第三横杆21另一端均与第二凹槽17铰接连接。该设计展开后,训练人员可以坐在板18之间进行训练,两块板18可以对人的腹部和背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训练时由于臀部与床体1之间摩檫力不足而滑动,使人在训练时能够更稳定的发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16.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横杆14底面开设左右方向的第四凹槽22,第四凹槽22内左右方向上等距离设置数个纵向的第二圆杆23,第二圆杆23两端均与第四凹槽22固定安装,绳索16上端固定安装安全钩24,安全钩24挂钩在第二圆杆23上。该设计可以通过调整安全钩24挂钩在不同的第二圆杆23上,调节训练时手臂拉和伸的距离,使装置更大限度的满足训练者的需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7.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柄15上均插接连接海绵套筒25。该设计可以使人在训练时对手部起到保护作用,给与训练者更好的训练体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8.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床体1底面固定安装数块橡胶垫26。该设计能够使装置更加平稳,而且还能对装置与底面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使装置不会与底面摩擦碰撞而损坏,不仅提高了装置的平稳性,还能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