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Mo-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与流程

2021-09-25 0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合金 制备 沉积 薄膜 纳米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三元纳米合金薄膜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制氢技术之一,但是由于阴极析氢电极电位较理论电位高,使得电解水制氢能耗偏高。贵金属pt、ru及其合金对析氢反应具有加速作用,但因为储量有限,且价格昂贵,无法推广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析氢电极催化材料对于电解水制氢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析氢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是(0 v vs. rhe),因此衡量析氢催化剂催化能力好坏的指标有(1)析氢反应过电位(2)析氢反应动力学(tafel斜率)。根据engel

brewer价键理论,二元镍基合金中,ni

mo合金对于析氢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协同作用,析氢催化效果显著,成为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关注的热点。然而,其抗反向电流氧化能力较弱,易生成多价态mo的氧化物,影响催化析氢稳定性。另外,现有镍合金材料主要以水溶剂型镀液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然而,该沉积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镀液成分复杂,其中部分络合剂具有一定的毒性;(2)提高合金中mo和p含量常伴阴极剧烈的析氢副反应,电流效率低,(3)阴极副反应会造成镀层“氢脆”和针孔;(4)合金镀层结晶组织粗大,网状裂纹多,易剥落;(5)镀层材料析氢催化活性不突出、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水溶液电镀液必须加入镀液稳定剂、乳化剂以及ph缓冲剂等添加剂,不然电镀液极易分解、ph变化幅度大,影响电镀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水溶剂型电解液电沉积制备ni

mo

p合金存在的镀液成分不稳定、镀层沉积效率低、镀层氢致缺陷高、组织粗大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利用离子液体溶剂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离子液体环保、无毒,电化学窗口宽,获得的镀层结晶组织细小,析氢催化活性显著。
4.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酸盐、柠檬酸、钼盐、镍盐分别加入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混合的离子溶剂中,得到离子镀液;以金属片为基板,通过恒电流法在金属片上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
5.本发明中,磷酸盐为nah2po2、钼盐为(nh4)6mo7o
24
、镍盐为nicl2。优选的,将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混合后,依次加入柠檬酸、钼铵盐、磷酸盐、镍盐。进一步优选的,氯化胆碱、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3),优选为1:2。
6.本发明中,按摩尔比,离子镀液中,ni
2
∶mo
6
=(3~30)∶1,优选的,ni
2
∶mo
6
=(5~20)∶1;ni
2
∶h2po2‑ꢀ
=(5~8)∶1;柠檬酸、钼酸铵的摩尔比为(0.8~1.2)∶1,优选为1:1;ni
2
的浓度为0.25~0.35mol/l。本发明利用柠檬酸根和钼形成络合离子,避免了ni
2
和mo7o
246

形成大的团簇体影响电沉积过程,同时避免了过量的柠檬酸会降低离子镀液的电导率,增加
电镀时的槽电压的问题。
7.本发明中,金属片为黄铜片,为现有产品,比如70%cu

30%zn。
8.本发明中,以黄铜片为工作电极,在chi760e电化学工作站上采用恒电流法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镀液温度为60~80℃;电流密度为5~50ma/cm2,电沉积的时间为3~10min。优选的,镀液温度为70℃;电流密度为30ma/cm2,电沉积的时间为5min。
9.本发明中,完成电沉积过程的工作电极经过洗涤、干燥,得到沉积在黄铜基体表面上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掺入p、mo可以提高n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及抗氧化性,并且协同提高氢吸附性能,对于提高析氢反应速度以及电极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10.本发明直接在金属片上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形成一种自组装析氢工作电极,大大简化析氢工作电极的制备工艺;离子镀液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1~

1.5v),可以使用大电流密度;本发明制备的镀层中mo、p合金元素的含量高,制备的纳米合金薄膜中mo的含量高达28.6 wt%,p的含量达到10 wt%,合金含量明显高于水溶液体系;本发明公开的主盐浓度配比、电流密度、电镀温度下,可以制备具有纳米或微纳米结构的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膜内晶粒尺寸在20~200nm。其中,镀液中ni
2
:mo
6
=10:1,ni
2
: h2po2‑
=6:1,电流密度为30ma/dm2,温度为70℃时,获得的ni

mo

p析氢工作电极具有优良的析氢催化活性(η
50
=139mv, b=51.2mv/dec);本发明较传统水溶剂型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85%),电沉积5min,合金薄膜厚3~10μm;本发明制备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与铜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力,循环催化析氢10000次仍保持较好的表面形貌和界面结合力。
附图说明
11.图1为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示意图;图2为不同电沉积条件下,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物相分析;图3为不同合金含量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微观形貌及成分分布图,a:实施例1,b:实施例3,c:实施例5,d:实施例 6;图4 为镀液组成为ni
2
:mo
6
=10:1,ni
2
:hpo2‑
=6:1时,不同电流密度下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性能;图5为不同ni
2
:mo
6
浓度比在30ma/dm2条件下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性能;图6为ni
2
:mo
6
=10:1,30ma/dm2,不同温度条件下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性能;图7为ni
2
:mo
6
=10:1,30ma/dm2,70℃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稳定性;图8为不同离子液体类型沉积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限于所述内容。
13.本发明公开的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方法如下,将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热混合,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再将干燥后的c6h8o7.h2o、(nh4)6mo7o
24
.4h2o、nah2po2.h2o和nicl2.6h2o依次加入上述无色透明的液体中,加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无沉淀的墨绿色溶液;然后以铜基体为工作电极,在一定的温度、电流密度下电沉积制备不同合金含量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最后将工作电极从离子镀液中取出,使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烘干,得到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图1给出了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工艺流程图。
14.本发明中所述化学试剂均为化学纯(>98%),试剂使用前均在真空干燥箱中于120度干燥24h。本发明中,将常规黄铜片加工成为2
×1×
0.05cm3,然后将黄铜片在抛光布上进行常规研抛,并将抛光后的黄铜片浸泡在5 wt %的h2so4中去除表面残留物或氧化物,电沉积前将黄铜片沥干;然后采用ab胶将黄铜片密封成1
×
1cm2的工作面积,室温晾干后作为工作电极,待用。
15.实施例1(1) 离子液体溶剂的配制:将干燥后的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2在60℃加热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为离子液体;(2)离子镀液的配制:取上述离子液体50ml,向其内部加入0.05g的c6h8o7.h2o,70℃搅拌20min,然后将0.3g的(nh4)6mo7o
24
.4h2o分三次(每次0.1g,间隔20分钟)加入上述溶液中,在70℃继续搅拌40min形成浅黄色的溶液,然后将0.6g 的nah2po2.h2o继续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70℃搅拌30min形成无沉淀的混合溶液,最后将 8.06g的nicl2.6h2o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继续70℃搅拌1h,可以形成均匀的、无沉淀的深绿色溶液,此镀液中,ni
2
:mo
6
为20:1,ni
2
:hpo2‑
为6:1;(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利用三电极体系在辰华ch760e电化学工作站上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其中,对电极为pt片(2
×3×
0.03cm3),工作电极为预处理的黄铜片(1
×
1cm2),参比电极为银丝,将三电极固定在电解槽中,保持三电极间相对距离均为4cm,然后将电解槽置于水浴锅中进行水浴加热至70℃,待温度恒定后采用恒电流方法进行电沉积实验,电流密度为10ma/cm2,沉积时间为5min;(4)将沉积后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从电镀液中取出,先后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冲洗3次,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120度进行干燥24h,得到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该薄膜电极用于析氢反应(1m koh),其在电流密度为200ma/cm2时,过电位η
200
=298mv,析氢tafel斜率为 b=128mv/dec;电极的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从图2(a)中可以看出纳米合金薄膜电极仅显示ni的宽大衍射峰,没有发现mo和p元素的踪迹,但是eds证实有mo和p的存在,说明合金薄膜属于ni的固溶体。图3(a)可以看出,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表面比较平整,晶粒尺寸较小,约30~150nm。
16.实施例2(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1;(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电沉积时电流密
度为30 ma/cm2;(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17.实施例2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表面依然比较平整,颗粒直径稍微增大,为50~150nm,合金中mo含量明显增加,为11.2 wt%,p含量变化不大,为9.1 wt%,物相成分同实施例1。
18.实施例3(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入的c6h8o7.h2o为0.1g,(nh4)6mo7o
24
.4h2o为0.6g(分三次,每次0.2g,间隔20分钟);此镀液中,ni
2
:mo
6
为10:1,ni
2
:hpo2‑
为6:1;(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同实施例2;(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19.图2(b)和图3(b)给出了实施例3条件下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从图2(b)中可以看出纳米合金薄膜中开始出现ni4mo衍射峰,仍然没有发现p元素的踪迹,说明ni

mo

p合金薄膜主要以ni基固溶体和少量的ni4mo化合物共同存在,其中ni的衍射峰更加宽化,说明晶格应力显著增加,进一步表明ni晶格内部的固溶金属(mo、p)含量增加。图3(b)可知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加(100~150nm),合金中mo含量增加至13.4wt%,p含量为9.2wt%,薄膜表面光滑平整合,合金薄膜厚3.79μm,析氢反应中η
200
=169mv, b=51.2mv/dec。在上述相同条件下电沉积制备ni(省略(nh4)6mo7o
24
.4h2o与nah2po2.h2o),并与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对比相应的析氢催化性能。
20.实施例4(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3;(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电沉积时电流密度为50 ma/cm2;(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1.实施例4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加,颗粒开始形成菜花状的胞状晶团簇,合金薄膜中的mo含量进一步增加,为19.6 wt%,p含量变化较小,为8.7 wt%,物相分析同实施例3,但ni4mo强度明显增加,仍然没有ni3mo合金出现。该电极析氢过电位较实施例3大。
22.实施例5(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入的c6h8o7.h2o为0.15g,(nh4)6mo7o
24
.4h2o为0.9g(分三次,每次0.3g,间隔20分钟),此镀液中,ni
2
:mo
6
为5:1,ni
2
:hpo2‑
为6:1;(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同实施例2;(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3.图2(c)和图3(c)给出了实施例5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从图2(c)中可以看出纳米合金薄膜的主要组成为ni4mo和ni3mo,没有发现p的踪
迹,说明合金薄膜以该金属间化合物为主,还有少量的ni基固溶体。图2(c)中ni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降低,说明ni基固溶体发生较大程度的脱溶反应,形成ni

mo合金。图3(c)可知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的表面形貌有较大变化,呈现菜花状胞状晶团簇结构,内部嵌有大量的纳米晶,胞状晶晶粒尺寸为100~200nm,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显性裂纹数量增多,表明纳米合金薄膜内部的应力显著增大。该电极析氢过电位较实施例3大(见图5所示)。
24.实施例6(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3;(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同实施例3,不同的是水浴温度为60℃;(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5.图2(d)和图3(d)给出了实施例6获得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从图2(d)中可以看出纳米合金薄膜的主要成分同实施例5,为ni4mo和ni3mo,没有发现p的踪迹,说明电沉积温度改变并未影响物相组成。图3(d)可知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主要以纳米晶组成的团簇体存在,但晶粒尺寸相比于实施例5偏小,说明离子液体中的离子迁移速度降低,并且离子液体的电导率下降,造成合金薄膜形成速度降低。
26.实施例7(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3;(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同实施例3,不同的是水浴温度为80℃;(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7.实施例8(1)离子液体溶剂配制同实施例1;(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3;(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同实施例3,不同的是电沉积时电流密度为10 ma/cm2;(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8.实施例9(1) 离子液体溶剂的配制:将干燥后的氯化胆碱和尿素按照摩尔比1:2加热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为离子液体;(2)离子镀液的配制过程同实施例3;(3)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同实施例3;(4)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清洗、干燥同实施例1。
29.应用实施例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的析氢性能,石墨棒、hg/hgo以及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电极分别作为对电极、参比电极以及工作电极,电解质采用1m koh水溶液,室温条件下(298k)在che760e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线性伏安扫描(lsv)测试,扫描速度为5mv/s,电位范围

1~

2v,为方便比较,所有的电位均转换成rhe。
30.实施例3、实施例4以及实施例8制备的薄膜电极的析氢催化性能见图4,可看出30 ma/cm2具有最小的过电位;单独镍、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5的析氢催化性能见图5,
可以看出在ni以及ni

mo

p薄膜电极中,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性能总体较为优越,尤其在ni
2
:mo
6
=10:1时具有最小的过电位,另外,对比现有文献资料下制备的ni

mo合金薄膜的析氢催化性能,本发明电极的析氢反应的过电位明显要比ni

mo合金(η
100
=220)要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获得的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析氢催化活性;实施例3、实施例6以及实施例7制备的薄膜电极的析氢催化性能见图6,可以看出70℃时电沉积制备的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具有最小的析氢过电位以及较强的析氢动力学。图7给出了实施例3获得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析氢催化稳定性,可以看出该电极循环催化10000次后在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电位仅下降23mv,表明该薄膜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催化稳定性。图8给出了在氯化胆碱

尿素离子液体(实施例9)和本发明中制备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实施例3)析氢催化性能,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ni

mo

p合金薄膜电极具有更小的析氢过电位和析氢反应动力学。
31.综上,本发明的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中,非金属元素p可以显著改善ni

mo合金的抗电流氧化性能,且带负电的p极易俘获原子h,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析氢反应活性,因此ni

mo

p合金作为析氢催化电极材料更具吸引力。离子液体溶剂具有合成简单,廉价、纯度高,性能稳定,且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是电化学沉积纳米合金镀层、设计镀层合金元素含量的理想溶剂。采用离子液体溶剂电沉积制备ni

mo

p合金镀层,可以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或避免合金镀层中“氢脆”和针孔,调控镀层内部mo和p元素含量及组织形貌,使镀层呈现纳米或微纳米结构,极大地提高析氢催化活性。综上,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ni

mo

p纳米合金薄膜较传统制备的薄膜电极更具吸引力。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