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1: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围岩 层状 隧道 施工 机械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控制室(1)、操作臂、移动机构、弃渣处理系统和安装头系统;所述的控制室(1)和操作臂均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转台(2)和滑移机构(3),所述转台(2)设置在滑移机构(3)上,所述的控制室(1)和操作臂设置在转台(2)上;所述的弃渣处理系统用于承接弃渣,并将弃渣运送出操作车;所述的安装头系统用于与操作臂相连,所述的安装头系统包括:架台(4)、预支护钻头组件(5)、开挖臂钻头组件(6)、管片拼装组件(7)和分节段预制管片(11),所述的预支护钻头组件(5)、开挖臂钻头组件(6)、管片拼装组件(7)和分节段预制管片(11)分别设置在架台(4)的不同层;所述的预支护钻头组件用于控制钻进过程的压力与角度,实现掌子面上预支护工序的施工,还用于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所述的开挖臂钻头组件用于控制操作臂进行切削破岩,在切削时同步进行喷雾降尘;所述的管片拼装组件用于通过控制操作臂拼装分节段预制管片(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3)包括第一反力墩(3.1)、第一反力千斤顶(3.2)、凹型滑道(3.4)、第二反力千斤顶(3.5)、第二反力墩(3.6),所述的第一反力墩(3.1)和第二反力千斤顶(3.5)分别设置在凹型滑道(3.4)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反力墩(3.1)上设置有第一反力千斤顶(3.2),所述的第二反力墩(3.6)上设置有第二反力千斤顶(3.5),所述的凹型滑道(3.4)上设置有滑道滚轴(3.3),所述滑移机构(3)包括还包括与凹型滑道(3.4)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凸型滑块(3.7),所述的转台(2)设置在凸型滑块(3.7)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支护钻头组件(5)包括预支护杆体和锚杆(5.6),所述的预支护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钉(5.1)和第一方形限位孔(5.2),所述的预支护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5.3)和方形插座(5.4),所述锚杆(5.6)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插头(5.5)且另一端设置有锚杆钻头(5.9),所述方形插头(5.5)内设置有注浆通道(5.7),所述锚杆(5.6)开设有多个注浆孔(5.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挖臂钻头组件包括开挖臂本体,所述开挖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钉(6.1)和第二方形限位孔(6.2),所述开挖臂本体中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马达(6.3),所述开挖臂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质钻头(6.4)且开挖臂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型摩擦头(6.5),所述开挖臂本体中部设置有还设置有喷水管(6.6)和进水口(6.7)。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管片拼装组件(7)包括拼装臂本体,所述拼装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钉(7.1)和第三方形限位孔(7.2),所述拼装臂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托举钢板(7.3),所述托举钢板(7.3)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压千斤顶(7.4)且每个液压千斤顶上设置有一个螺纹连接头(7.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架腿(8),所述的支撑架腿(8)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套筒(8.1)和方形伸缩臂(8.5),所述的套筒(8.1)上设置有多个套筒限位孔(8.2),所述的方形伸缩臂(8.5)上设置有多个伸缩臂限位孔(8.6),所述的套筒限位孔(8.2)和伸缩臂限位孔(8.6)的
形状相同且间距相同,所述的方形伸缩臂(8.5)的一端设置在套筒(8.1)内且二者通过套筒限位钉(8.3)固定,所述方形伸缩臂(8.5)的一端通过连接钢柱(8.7)设置有第三反力千斤顶(8.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支撑臂滑移套筒(14.1)、竖向支撑臂滑移杆(14.2)、横向滑移千斤顶(14.3)、竖向支撑臂千斤顶(14.4)、横向滑移套筒(14.7)、下部节段液压千斤顶(14.8)、支撑千斤顶(14.9)、上部节段液压千斤顶(14.10)、气压泵(14.11)和方形限位插头(14.12);所述竖向支撑臂滑移杆(14.2)设置在竖向支撑臂滑移套筒(14.1)内,所述横向滑移千斤顶(14.3)设置在竖向支撑臂滑移杆(14.2)一端,所述竖向支撑臂千斤顶(14.4)分别连接横向滑移套筒(14.7)和竖向支撑臂滑移套筒(14.1),所述的横向滑移套筒(14.7)和竖向支撑臂千斤顶(14.4)上均设有固定栓孔(14.6)且通过第四限位钉(14.5)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全机械化施工操作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控制室、操作臂、移动机构、弃渣处理系统和安装头系统;控制室和操作臂均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包括转台和滑移机构,转台设置在滑移机构上,控制室和操作臂设置在转台上;弃渣处理系统用于承接弃渣,并将弃渣运送出操作车;安装头系统用于与操作臂相连,安装头系统包括:架台、预支护钻头组件、开挖臂钻头组件、管片拼装组件和分节段预制管片。本发明实现了精简工序、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围岩扰动、加大安全系数、节约工程造价、保障现场人员安全的效果,实现了层状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机械化、集成化、快速化、安全化。安全化。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斌 王庆 樊永强 焦卫宁 高伟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