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内科 临床 器械 装置 辅助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内科临床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
3.肺部疾病在康复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的进行一些物理康复治疗,会对药物起到辅助的效果,加速患者康复。但现有的呼吸训练器不能连续的做呼气和吸气的训练,每次训练都需要间隔等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临床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能够连续的做呼气和吸气的训练,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呼吸内科临床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呼气筒及吸气筒,所述呼气筒及所述吸气筒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呼气筒侧壁的上端及所述吸气筒侧壁的下端均开设有气量调节孔,所述底座的上端于所述呼气筒及所述吸气筒之间设置有中空的呼吸方向阀,所述呼吸方向阀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呼气筒的底部连通,所述呼吸方向阀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吸气筒的上端连通,所述呼吸方向阀的中部连通有接管口,所述接管口可拆卸连接有呼吸管;
7.所述呼吸方向阀于所述接管口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片及第二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及所述第二隔片均中部开孔,所述呼吸方向阀于所述接管口的两边分别连通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与所述第一隔片相接触,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与所述第二隔片相接触,所述呼吸方向阀内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转动连接有第一阀门片,所述第一阀门片的中部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转动连接且一半位于所述第一隔片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转动连接有第二阀门片,所述第二阀门片的一边与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接管口的一边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隔片远离所述接管口的一边,常态下,所述第一阀门片紧靠所述第一隔片堵住其开孔且打开进气口,所述第二阀门片紧靠所述第二隔片堵住其开孔且打开出气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呼气时,气体进入呼吸方向阀后推动第二阀门片转动,打
开第二隔片的开孔,并且堵住出气口,此时由于第一隔片挡住第一阀门片使其不能转动,第一隔片的开孔被堵住,呼出的气体进入到呼气筒内推动活塞上移,呼气筒内原本的气体从调节气量调节孔排出;
9.从呼气转为吸气后,呼吸方向阀内产生负压,带动第一阀门片转动,打开第一隔片的开孔,堵住进气口,并且第二阀门片反向转动,堵住第二隔片的开孔,打开出气口,吸气筒内原本的气体被吸走,带动吸气筒内的活塞上移,外部气体从调节气量调节孔内进入调节吸气筒内的气压平衡,并且吸气的同时呼气筒内的活塞由于重力作用下移,将内部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同理,吸气转为呼气时,吸气筒内的活塞下移,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吸气筒内,便能反复做呼气和吸气的训练。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阀门片设置有穿出所述呼吸方向阀一边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弹条,所述呼吸方向阀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条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一阀门片向所述接管口方向转动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二阀门片设置有穿出所述呼吸方向阀一边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二弹条,所述呼吸方向阀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弹条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二阀门片向远离所述接管口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轴。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气量调节孔外均滑动连接有弧形调节滑片,所述呼气筒及所述吸气筒均设置有与所述弧形调节滑片配合滑动连接的滑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弧形调节滑片来调节气量调节孔的大小,以此来实现调节呼吸训练的阻力。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气量调节孔的一侧均设置有档位刻度,每一弧形调节滑片的上端向对应档位刻度方向设置有指针。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气筒及所述吸气筒的外壁均设置有容量刻度。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吸管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气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阀门片的转动来控制第一隔片上的开孔及进气口的开启及关闭,第二阀门片的转动来控制第二隔片上的开孔及出气口的开启及关闭,第一隔片的上开孔打开时,进气口及第二隔片上的开孔关闭,出气口打开,从吸气筒吸气,第二隔片的上开孔打开时,出气口及第一隔片上的开孔关闭,进气口打开,向呼气筒呼气,实现连续做呼气和吸气的训练的目的,使用方便有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呼气筒及吸气筒内的活塞;
20.图3是用于展示呼吸方向阀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1.图中:1、底座;2、呼气筒;3、吸气筒;4、活塞;5、呼吸方向阀;51、连接管;52、接管口;53、呼吸管;54、气嘴;55、进气口;56、出气口;6、气量调节孔;61、弧形调节滑片;62、滑轨; 63、指针;71、第一隔片;72、第二隔片;8、第一阀门片;81、第一转轴;82、第一弹条;83、第一限位轴;9、第二阀门片;91、第二转轴;92、第二弹条;93、第二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呼吸内科临床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呼气筒2及一个吸气筒3,呼气筒2及吸气筒3的外壁均设置有容量刻度,呼气筒2及吸气筒3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4,底座1的上端于呼气筒2及吸气筒3之间设置有一个中空的呼吸方向阀5,呼吸方向阀5的一端通过一根连接管51与呼气筒2的底部连通,呼吸方向阀5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管51与吸气筒3的上端连通,呼吸方向阀5的中部连通有一个接管口52,接管口52可拆卸连接有一根呼吸管53,呼吸管53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气嘴54。
24.呼气筒2侧壁的上端及吸气筒3侧壁的下端均开设有一个条形的气量调节孔6,每一气量调节孔6外均滑动连接有一块弧形调节滑片 61,呼气筒2及吸气筒3均设置有一条与弧形调节滑片61配合滑动连接的滑轨62,每一气量调节孔6的一侧均设置有档位刻度,每一弧形调节滑片61的上端向对应档位刻度方向设置有一根指针63。
25.呼吸方向阀5于接管口52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块第一隔片71及一块第二隔片72,第一隔片71及第二隔片72均中部开孔,呼吸方向阀5于接管口52的两边分别连通有一个进气口55及一个出气口 56,进气口55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与第一隔片71相接触,出气口 56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与第二隔片72相接触,进气口55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转动连接有一片第一阀门片8,第一阀门片8的中部与进气口55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转动连接且一半位于第一隔片71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呼吸方向阀5内于出气口56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转动连接有一片第二阀门片9,第二阀门片9的一边与出气口56 靠近接管口52的一边转动连接且位于第二隔片72远离接管口52的一边。
26.第一阀门片8设置有一根穿出呼吸方向阀5一边的第一转轴81,第一转轴81连接有一根第一弹条82,呼吸方向阀5的外侧设置有一根与第一弹条82相配合限制第一阀门片8向接管口52方向转动的第一限位轴83;第二阀门片9设置有一根穿出呼吸方向阀5一边的第二转轴91,第一转轴81连接有一根第二弹条92,呼吸方向阀5的外侧设置有一根与第二弹条92相配合限制第二阀门片9向远离接管口 52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轴93,使得常态下,第一阀门片8紧靠第一隔片71堵住其开孔且打开进气口55,第二阀门片9紧靠第二隔片72 堵住其开孔且打开出气口56,并且第一弹条82及第二弹条92细且柔软,使得第一隔片71及第二隔片72能够轻易转动。
27.使用方式: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时,将呼吸管53与连接口连接,将气嘴54与呼吸管53连接,根据需求上下滑动弧形调节滑片 61,调节气量调节孔6的大小,口含气嘴54进行呼吸训练;
28.呼气时,气体进入呼吸方向阀5后推动第二阀门片9转动,打开第二隔片72的开孔,并且堵住出气口56,此时由于第一隔片71挡住第一阀门片8使其不能转动,第一隔片71的开孔被堵住,呼出的气体进入到呼气筒2内推动活塞4上移,呼气筒2内原本的气体从调节气量调节孔6排出;
29.从呼气转为吸气后,呼吸方向阀5内产生负压,带动第一阀门片 8转动,打开第一隔片71的开孔,堵住进气口55,并且第二阀门片 9反向转动,堵住第二隔片72的开孔,打开出气口56,吸气筒3内原本的气体被吸走,带动吸气筒3内的活塞4上移,外部气体从调节气
量调节孔6内进入调节吸气筒3内的气压平衡,并且吸气的同时呼气筒2内的活塞4由于重力作用下移,将内部的气体从出气口56排出;同理,吸气转为呼气时,吸气筒3内的活塞4下移,气体从进气口55进入到吸气筒3内,便能反复做呼气和吸气的训练。
3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