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拼插单元以及积木墙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9: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积木 组件 单元 墙板


1.本实用新型属于积木领域,具体为一种拼插单元以及积木墙板组件。


背景技术:

2.积木玩具是一种益智玩具,其具有多种玩法,儿童可以尽情创作。目前,积木玩具都包括很多零部件,儿童从第一块开始拼装,而其他部件堆积存放,不想玩的时候,再将拼装的半成品以及其余部件收集存放。这种玩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能让儿童的创作向盖房子一样那么有规划,不容易开发儿童整体布局、全面思考的能力,而且,由于没有特定的创作场地,拼装中途如果停下来做其他事,就可能出现不再想继续拼装的现象,这容易导致儿童半途而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插单元,该拼插单元具有无限拓展的特征,其采用几何设计,通过数学逻辑推理出可以自由拼装。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积木墙板组件,该积木墙板组件可以以任意倾角固定设置并作为积木创作的基础,而且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立体创作,同时也可以作为特定积木创作空间,便于使用者充分发挥想象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插单元,包括a单元和b单元,所述a单元的正面轮廓为正方形,b单元的正面轮廓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边尺寸为宽边尺寸的一半,长方形的长边尺寸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所述a单元和b单元的贴合面分别设置卡合结构,并通过卡合结构卡合;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公插件和与公插件插合的母插件,其中a单元的贴合面的一条对角线的上设置两个公插件,另一条对角线上设置两个母插件,且以两个公插件和两个公插件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公插件和母插件均位于对角线的四分点上;b单元的贴合面上设置一个公插件和一个母插件,且b单元上的公插件和母插件能够分别与b单元上相邻的公插件和母插件插合;在a单元和/或b单元上设置附加拼插结构。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单元的正面轮廓为正方形,b单元的正面轮廓为上述正方形的一半,因此,两个b单元能够与a单元完整贴合,并组成一个正面轮廓为正方形的立方体,也可以使用b单元连接拼合两个相邻的a单元,因此由a单元和b单元组成的拼插单元具有无限拓展拼接的特征。
6.优选地,所述附加拼插结构为垂直于贴合面设置的插接孔。孔状结构为常用拼插结构,能够与柱状件稳定插合,将其作为拼插单元的附加拼插结构,既能够保证附加件的拼插稳定性,又可以控制拼插单元的尺寸及用料,同时使拼插单元的表面保持平整。
7.优选地,所述a单元和b单元上均设置插接孔,插接孔贯穿a单元和b单元,且a单元和b单元拼插后,两者上的插接孔正对。a单元和b单元任意拼插组合,其组成的拼插单元的正面和背面均具有位置相同的插接孔,因此不影响附加件的插合。
8.优选地,所述a单元和b单元的贴合面由垂直设置的内隔板组成;所述内隔板在公插件和母插件的外周围合形成围合槽,其中公插件和母插件位于围合槽中部,而各个围合槽的形状相同且单个的围合槽的平面图形具有横向对称和纵向对称的特征。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内隔板,既可以提高拼插单元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使a单元和b单元的贴合面结构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另外,公插件和母插件位于设置与围合槽底部,因此拼合a单元和b单元后,两者的贴合面相互贴合,只留一圈贴合缝隙。
9.优选地,a单元和b单元上的公插件或母插件外周的围合槽的顶沿延伸形成卡合沿,该卡合沿的整体尺寸小于围合槽的尺寸,且在拼合a单元和b单元时,卡合沿插入与之对应的围合槽中。卡合沿作为卡合结构,通过插入对应的围合槽中可以提高a单元和b单元的拼合后的结构强度。另外,当个别公插件或母插件损坏时,拼插单元在卡合沿的作用下依然可以正常拼插组合。
10.优选地,所述公插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预留避让缝的插板,插板的端部为向外凸起的卡头;所述母插件为顶部开设中心插孔的插柱,且在中心插孔的侧壁上开设四个贯穿中心插孔的卡孔,且四个卡孔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插板插入中心插孔后,卡头卡在卡孔中。上述结构的公插件和母插件插合方便且插合结构稳定。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积木墙板组件,该积木墙板组件作为附加件的基础固定板,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创作。该积木墙板组件包括由多块上述a单元和b单元拼合而成的积木墙板,由于a单元和b单元的结构特征,该积木墙板具有无限扩展的特征,且无论该积木墙板组件处于何种倾斜角度,其均能够作为其他附加件的基础固定板。
12.优选地,该积木墙板组件还包括背板组件,该背板组件上设置用于将背板组件固定在墙体上的固定孔,且在背板组件上设置附加孔;所述背板组件还配设与积木墙板上的插接孔插合的附加头,该附加头包括半插头以及半插头背面设置与附加孔配合的插轴,其中半插头的深度等于为a单元或b单元上插接孔的深度。背板组件作为整个积木墙板组件与墙体或者其他平面连接的结构,通过螺栓可以将背板组件固定起来,此时背板组件作为积木墙板的附着板,在背板组件大小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者可以使用a单元和b单元任意拼合积木墙板。由于积木墙板通过半插头固定在背板组件上,因此可以方便地增减或更换拼插单元。
13.优选地,所述积木墙板组件还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拼板,该横向拼板由a单元和/或b单元拼合而成;还包括直角拼插件,该直角拼插件包括纵向插入横向拼板上的插接孔的纵向插头,以及横向插入积木墙板上的插接孔的横向插头;还包括并排插接件,该并排插接件包括两个纵向设置的并排插头,且两个并排插头能够插入相邻的两个插接孔中横向拼板或背板组件上相邻的两个插接孔中。积木墙板构成了拼插附加件的平面基础固定板,而横向拼板可以构成垂直于积木墙板的另一个平面基础固定板,两者组合形成立体基础固定板,因此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
14.优选地,所述积木墙板组件还包括限位插件和积木柱台,其中限位插件包括底部设置的两个定位插头,且两个定位插头能够插入横向拼板上相邻的两个插接孔中,并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插件之间形成定位区,所述积木柱台的下端卡在定位区中;所述积木柱台由h单元拼插而成,该h单元的两侧为向两侧平行延伸的插脚,且插脚之间为夹持口,该夹持口
能够夹紧两个贴合设置的插脚。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拼插单元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单元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b单元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和图3中的公插件和母插件的预配合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的积木墙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的积木墙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的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板组件的局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的直角拼插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的并排插接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定位插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积木墙板组件中积木柱台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a单元1、b单元2、插接孔3、内隔板4、公插件5、母插件6、卡合槽7、卡合沿8、积木墙板9、背板组件10、固定孔11、附加孔12、附加头13、半插头14、插轴15、背衬头16、插板17、卡头18、避让缝19、插柱20、中心插孔21、卡孔22、横向拼板23、直角拼插件24、纵向插头25、横向插头26、并排插接件27、并排插头28、限位插件29、定位插头30、定位区31、积木柱台32、h单元33、插脚34、夹持口35。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30.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插单元的实施例,包括a单元1和b单元2,所述a单元1的正面轮廓为正方形,其边长为a,b单元2的正面轮廓为长方形,其长度为a,宽度为b,且a=2b。所述a单元1和b单元2的贴合面分别设置卡合结构,并通过卡合结构卡合;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公插件5和与公插件5插合的母插件6,其中a单元1的贴合面的一条对角线的上设置两个公插件5,另一条对角线上设置两个母插件6,且以两个公插件5和两个公插件5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公插件5和母插件6均位于对角线的四分点上;b单元2的贴合面上设置一个公插件5和一个母插件6,且b单元2上的公插件5和母插件6能够分别与b单元2上相邻的公插件5和母插件6插合;在a单元1和/或b单元2上设置附加拼插结构。
31.具体地,所述附加拼插结构为垂直于贴合面并贯穿a单元1和b单元2设置的矩形插接孔3,且a单元1和b单元2拼插后,其组成的拼插单元的正面和背面均具有位置相同的插接孔3,因此不影响附加件的插合两者上的插接孔3正对。实施例中所用的矩形插接孔3为常用拼插结构,能够与柱状件稳定插合,将其作为拼插单元的附加拼插结构,既能够保证附加件的拼插稳定性,又可以控制拼插单元的尺寸及用料,同时使拼插单元的表面保持平整。
32.另外,所述a单元1和b单元2的贴合面由垂直设置的内隔板4组成;所述内隔板4在公插件5和母插件6的外周围合形成围合槽,其中公插件5和母插件6位于围合槽中部,而各个围合槽的形状整体呈十字状且单个的围合槽的平面图形具有横向对称和纵向对称的特征。a单元1和b单元2上的母插件6外周的围合槽的顶沿延伸形成卡合沿8,该卡合沿8的整体尺寸小于围合槽的尺寸,且在拼合a单元1和b单元2时,卡合沿8插入与之对应的围合槽中。卡合沿8作为卡合结构,通过插入对应的围合槽中可以提高a单元1和b单元2的拼合后的结构强度。另外,当个别公插件5或母插件6损坏时,拼插单元在卡合沿8的作用下依然可以正常拼插组合。
33.上述公插件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预留避让缝19的插板17,插板17的端部为向外凸起的卡头18;上述母插件6为顶部开设中心插孔21的插柱20,且在中心插孔21的侧壁上开设四个贯穿中心插孔21的卡孔22,且四个卡孔22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插板17插入中心插孔21后,卡头18卡在卡孔22中。上述结构的公插件5和母插件6插合方便且插合结构稳定。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单元1的正面轮廓为正方形,b单元2的正面轮廓为上述正方形的一半,因此,两个b单元2能够与a单元1完整贴合,并组成一个正面轮廓为正方形的立方体,也可以使用b单元2连接拼合两个相邻的a单元1,因此由a单元1和b单元2组成的拼插单元具有无限拓展拼接的特征,可使用a单元1和b单元2拼插形成如图5和图6所示的积木墙板9。
35.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积木墙板组件的实施例,该积木墙板组件作为附加件的基础固定板,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创作。
36.具体地,该积木墙板组件包括图5和图6所示的积木墙板9,还包括背板组件10。如图7和图8所示,该背板组件10上设置用于将背板组件10固定在墙体上的固定孔11,且在背板组件10上设置附加孔12,为防止背板组件10和墙体之间因通风不畅而霉变,在背板组件10的背面设置凸起的背衬头16;所述背板组件10还配设与积木墙板9上的插接孔3插合的附加头13,该附加头13包括半插头14以及半插头14背面设置与附加孔12配合的插轴15,其中半插头14的深度等于为a单元1或b单元2上插接孔3的深度,即附加头13插入积木墙板9上的插接孔3后,该插接孔3的正面仍可以插入其他附加件。为保证半插头14的安装稳定性,在插轴15的末端与附加孔12通过螺纹连接。背板组件作为整个积木墙板组件与墙体或者其他平面连接的结构,通过螺栓可以将背板组件10固定起来,此时背板组件10作为积木墙板9的附着板,在背板组件10大小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者可以使用a单元1和b单元2任意拼合积木墙板9。由于积木墙板9通过半插头14固定在背板组件10上,因此可以方便地增减或更换拼插单元。
37.以上结构的积木墙板组件为平面基础板,为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该积木墙板组件还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横向拼板23。如图9和图10所示,该横向拼板23由b单元2拼合而成;还包括直角拼插件24,该直角拼插件24包括纵向插入横向拼板23上的插接孔3的纵向插头25,以及横向插入积木墙板9上的插接孔3的横向插头26;还包括并排插接件27,该并排插接件27包括两个纵向设置的并排插头28,且两个并排插头28能够插入相邻的两个插接孔3中横向拼板23或背板组件10上相邻的两个插接孔3中。积木墙板9构成了拼插附加件的平面基础固定板,而横向拼板23可以构成垂直于积木墙板9的另一个平面基础固定板,两者
组合形成立体基础固定板,以便使用者创作出具有多视角的立体积木模型。
38.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积木墙板组件还包括限位插件29和积木柱台32,其中限位插件29包括底部设置的两个定位插头30,且两个定位插头30能够插入横向拼板23上相邻的两个插接孔3中,并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插件29之间形成定位区31,所述积木柱台32的下端卡在定位区31中;所述积木柱台32由h单元33拼插而成,该h单元33的两侧为向两侧平行延伸的插脚34,且插脚34之间为夹持口35,该夹持口35能够夹紧两个贴合设置的插脚34。
39.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4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