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1: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门禁 自动门 装置 门店 门禁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没门禁装置,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门禁装置不具备对人体进行测温的功能,门店店主在发烧的情况下打开门禁装置进行营业,可能会将对应的疫情传染至顾客身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4.2、现有的门禁装置不具备加热功能,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使用时,门禁装置本体变得冰冷冻手,大大降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人体进行测温的功能,解决使用者发烧可能会造成疫情传播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天气寒冷时门禁装置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以达到装置本身具有加热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焊接有遮板,所述遮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遮板的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键盘,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键盘上方的指纹识别器,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指纹识别器上方的显示屏。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探测器,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振动探测器左侧的电话报警器,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控制器,所述振动探测器和电话报警器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红外测温仪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中央控制器右侧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恒温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恒温机构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防护层和保温层,所述防护层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棉。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恒温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腔的背面,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导热板。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保温垫,所述保温垫上开设有出热孔,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钢,所述保温垫的材质为网格布。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采用指纹识别器、中央控制器、电动伸缩杆和红外测温仪的结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预先录制好指纹的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器上,指纹识别器识别成功后,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通过启动红外测温仪对使用者进行测温,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下时,中央控制器会将开门的信号传送至外接的开门装置上成功解锁,若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上时,会导致解锁失败,防止门店店主在发烧的情况下打开门禁装置进行营业,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恒温机构的结合,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低于十八摄氏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恒温机构的加热板上,启动加热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加热,避免本实用新型温度过冷而导致不便于使用者使者的情况,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采用振动探测器、电话报警器和中央控制器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受到大力敲击的破坏行为时,振动探测器探测振动达到预设的危险值时,会将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上,中央控制器控制电话报警器进行工作,自动拨打店主电话和报警电话,促使人们及时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遮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壳体;2、控制键盘;3、指纹识别器;4、显示屏;5、遮板;6、振动探测器;7、电话报警器;8、中央控制器;9、温度传感器;10、防护层;11、保温层;12、恒温机构;13、电动伸缩杆;14、红外测温仪;15、底板;16、加热板;17、导热板;18、保温垫;19、出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固定焊接有遮板5,遮板5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壳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键盘2,壳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键盘2上方的指纹识别器3,壳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指纹识别器3上方的显示屏4。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遮板5,减少本实用新型被风雨侵蚀的面积,提升本实用新型使用年限,通过设有显示屏4,方便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7.如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遮板5的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红外测温仪14,采用指纹识别器3、中央控制器8、电动伸缩杆13和红外测温仪14的结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预先录制好指纹的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器3上,指纹识别器3识别成功后,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8,中央控制器8控制电动伸缩杆13伸长,通过启动红外测温仪14对使用者进行测温,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下时,中央控制器8会将开门的信号传送至外接的开门装置上成功解锁,若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上时,会导致解锁失败,防止门店店主在发烧的情况下打开门禁装置进行营业,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28.如图1

4所示,优选的,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中央控制器8右侧的温度传感器9,壳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恒温机构12,温度传感器9与恒温机构12电性连接,采用温度传感器9和恒温机构12的结合,通过温度传感器9对空气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低于十八摄氏度时,温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送至恒温机构12的加热板16上,启动加热板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加热,避免本实用新型温度过冷而导致不便于使用者使者的情况,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9.实施例2
30.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探测器6,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振动探测器6左侧的电话报警器7,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控制器8,振动探测器6和电话报警器7均与中央控制器8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13和红外测温仪14均与中央控制器8电性连接,采用振动探测器6、电话报警器7和中央控制器8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受到大力敲击的破坏行为时,振动探测器6探测振动达到预设的危险值时,会将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8上,中央控制器8控制电话报警器7进行工作,自动拨打店主电话和报警电话,促使人们及时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31.实施例3
32.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壳体1包括防护层10和保温层11,防护层10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1,防护层10的材质为铝合金,保温层11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棉,通过将保温层11的材质设为玻璃纤维棉,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能力,减少在寒冷天气时壳体1内部热量的消散,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恒温机构12包括底板15,底板15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腔的背面,底板1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6,加热板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导热板17,导热板17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保温垫18,保温垫18上开设有出热孔19,导热板17的材质为钢,通过设有导热板17,避免加热板16过热对保温垫18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保温垫18的材质为网格布,通过将保温垫18的材质设为网格布,对加热板16产生的热量进行保存,减少加热板16热量的消散,减少能源的消耗,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型和实用性。
3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门店自动门门禁装置的工作原理。
34.如图1

4所示,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锁时,将预先录制好指纹的手指放置在指纹
识别器3上,指纹识别器3识别成功后,将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8,中央控制器8控制电动伸缩杆13伸长,通过启动红外测温仪14对使用者进行测温,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下时,中央控制器8会将开门的信号传送至外接的开门装置上成功解锁,若测量的使用者的体温在三十七点五摄氏度以上时,会导致解锁失败;
35.如图1

4所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9对空气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低于十八摄氏度时,温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送至恒温机构12的加热板16上,启动加热板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加热,在本实用新型受到大力敲击的破坏行为时,振动探测器6探测振动达到预设的危险值时,会将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8上,中央控制器8控制电话报警器7进行工作,自动拨打店主电话和报警电话,促使人们及时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理。
3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