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弯道 山路 装置 智能交通 特别
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国家的山路盲区警示装置都采用外界获取电能的方式。受能源地域限制,消耗成本较高,而且警示方式采用道路转弯处安装凸面反射镜来提醒司机和行人弯道另一侧的司机和行人,但是,凸面反射镜的反射图面比较小,且易受太阳光、雾霾天气以及雨雪天气的影响,而且对于夜间行车来说,凸面反射镜根本不起作用。在弯道两侧埋设传感器,并通过显示屏来降低弯道会车时的交通事故,这种装置只能检测到弯道另一侧是否有车辆,却无法检测到弯道另一侧是否有人或其他动物,而且采用led显示屏显示,司机读取信息时间较长,危险系数增加。在弯道盲区外侧石墩上涂油漆来提醒即将驶入弯道的司机前方有弯道,油漆易受天气影响,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汽车的灯光易被散射,射到油漆上的光不易反射回来,司机不能很好地观察到前方是否有弯道。而且在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相关装置无法提示司机前方有转弯,极大地增加了风险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包括控制设备主体和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仓,所述控制仓上依次设置有锂电池、中央控制器和隔板,所述控制仓的顶部表面安装有磁芯,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一侧表面铰接有仓盖,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雷达、频闪灯、灯组和第二太阳能板,且频闪灯和灯组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灯组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设备主体与仓盖的同侧表面依次安装有雾传感器、rfid读卡器和系统状态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仓盖靠近控制仓的一侧顶部中央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和磁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仓盖远离控制仓的一侧安装有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雷达、频闪灯和灯组均与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在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会车的安全问题。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对山路弯道的视觉盲区的道路采用雷达监测,可以及时检测道路行人或车辆,同时,如果遇到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当汽车接近该弯道所设的检测装置时,检测装置发出信号经过中央处理器传给led显示屏和频闪灯,该路段雨雾天气转弯led显示屏亮起,对将要转弯的司机进行道路转弯警示,使得道路行车能够及时了解对向道路来车情况和该行车道路雨雾天气弯路的道路情况,同时使用灯组,照亮道路线形,看清路基,大大提高山路弯道盲区的安全通行率,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还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能,安全可靠,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采用转弯警示灯和黄色频闪灯与道路交通标志结合,及时进行警示,通俗易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控制设备主体;11、安装座;12、控制仓;121、锂电池;122、中央控制器;123、隔板;124、磁芯;13、雾传感器;14、支架;141、第一太阳能板;15、仓盖;151、磁铁;152、led显示屏;16、rfid读卡器;17、系统状态灯;2、检测装置主体;201、底座;202、固定杆;203、雷达;204、频闪灯;205、灯组;206、第二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雷达的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包括控制设备主体1和检测装置主体2,控制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仓12,控制仓12上依次设置有锂电池121、中央控制器122和隔板123,控制仓12的顶部表面安装有磁芯124,控制设备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板141,控制设备主体1的一侧表面铰接有仓盖15,检测装置主体2包括底座201,底座201的顶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杆202,固定杆202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雷达203、频闪灯204、灯组205和第二太阳能板206,且频闪灯204和灯组205位于同一高度,灯组205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控制设备主体1与仓盖15的同侧表面依次安装有雾传感器13、rfid读卡器16和系统状态灯17,雾传感器13采用型号为hy-slv2的小型能见度仪,便于雾传感器13的安装和携带,rfid读卡器16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工作卡,只有采用工作人员的工作卡才能够对打开仓盖15并对相关内置配件进行更改,维护,防止无关人员误取下,造成事故。

控制设备主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用于增加控制设备主体1的稳定性。

仓盖15靠近控制仓12的一侧顶部中央设置有磁铁151,磁铁151和磁芯124的形状相适配,仓盖15远离控制仓12的一侧安装有led显示屏152,led显示屏152用于显示会车信息,提醒司机会车前注意安全。

雷达203、频闪灯204和灯组205均与中央控制器12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器122用于处理相关的信号。

具体的,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控制设备主体1的电控部分组成:控制仓12内部还设置有与第一太阳能板141(第一太阳能板141与第二太阳能板206仅大小不同)相适配的逆变器,有效将光能储存到锂电池121处,锂电池121为控制设备主体1和检测装置主体2提供电能,雾传感器13采用成都虹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y-slv2的小型能见度仪,雾传感器13能识别降水、降雪类型,区分毛毛雨、小雨、中雨和大雨等天气现象,针对不同的信号反馈,中央控制器122可进行相关的调整。比如,当能见度较低时,且汽车接近该弯道所设的检测装置主体2上安装的雷达203时,led显示屏152和频闪灯204均将亮起,为对方车辆提供警示、提醒作用,司机可及时观察对向来车情况,减速慢行,提高了山路弯道会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工作人员将自身的ic卡(与rfid读卡器16相对应地址的工作卡)放在rfid读卡器16上,磁芯124不通电,仓盖15可自由打开,防止非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当仓盖15被打开后,系统状态灯17将亮起,指示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方便操作者查看;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检测装置主体2的电控部分组成;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的会车过程:当对向来车过程时,频闪灯204和led显示屏152均将亮起,led显示屏152显示“注意来车”,以提醒司机及时减速;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的安装、排列方式: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分为两组,每组均有一个控制设备主体1和检测装置主体2,一组安装在弯道会车入口的路边,另一组安装在弯道会车出口的路边。

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在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会车的安全问题。该山路弯道会车装置对山路弯道的视觉盲区的道路采用雷达监测,可以及时检测道路行人或车辆,同时,如果遇到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当汽车接近该弯道所设的检测装置时,检测装置发出信号经过中央处理器传给led显示屏和频闪灯,该路段雨雾天气转弯led显示屏亮起,对将要转弯的司机进行道路转弯警示,使得道路行车能够及时了解对向道路来车情况和该行车道路雨雾天气弯路的道路情况,同时使用灯组,照亮道路线形,看清路基,大大提高山路弯道盲区的安全通行率,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还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能,安全可靠,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采用转弯警示灯和黄色频闪灯与道路交通标志结合,及时进行警示,通俗易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