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拆卸式地毯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可拆卸 地毯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毯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


背景技术:

2.目前标准浴垫和地毯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设计成类似毛巾的浴垫,但是这种地垫不防滑,具有安全隐患;另一种方法是将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粘结到地毯背面,这种地毯宣称可水洗,但是一旦在机器中洗涤就会分离或破损,或者上层面料和下层底背分离。而且,传统地毯设计和制造繁琐、价格较贵的特性阻碍这种地毯的多适用性。例如,它不允许使用者季节性的根据需要随意换掉地毯。因此,需要一种地毯,既要具有常规地毯的功能,又要方便使用者将地毯的面层材料与具有防滑、拒水性能的衬垫层分离开来,对地毯的面层材料进行拆洗。
3.现有技术中,有使用魔术贴来连接地毯的毯面和衬垫的复合地毯。魔术贴是用子母两面将两层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魔术贴的一面是由细小柔软的纤维圈毛(loop) 组成,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hook),两者的结合非常牢固,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使其分开,由于要使两者分开的拉力会比较大;因此采用魔术贴连接地毯的毯面和衬垫,对于柔软的地毯而言,较大的作用力很可能会造成地毯的损坏,且拆卸不很方便。魔术贴中较硬的一面也会降低地毯的使用舒适度。并且,魔术贴或砂砾状垫层对柔软的圈绒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经过多次使用后连接力大大降低。
4.经过检索,专利文献cn210124536u公开了一种方便清洗可拆卸式地毯;其括地毯基层,毯面,活性炭层,所述地毯基层的底部设有胶层,所述胶层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一,所述胶层的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二,所述魔术母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然而,该地毯制作工艺繁杂,魔术贴在使用几次后带刺部分会起毛;此外,拆卸以及清洗过程中插头容易损伤,并且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地毯的使用寿命。
5.专利文献cn209932326u公开了一种易清洗可拆卸地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上挖设有用于放置地毯的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长方体状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凹槽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述限位板上挖设有贯穿限位的长方体缺口,缺口内放置有长方体状的压板块,压板块的一端与缺口的一端铰接固定,压板块的另一端设有螺栓孔,所述压板块的底面胶粘固定母粘贴扣,子粘贴扣与母贴扣粘贴连接,子粘贴扣的缝制在地毯的底层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层上表面缝制有布袋,布袋侧面上挖设有拉链槽,拉链槽上安装有拉链,布袋内放置有袋芯,所述布袋的上方缝制有防滑层,防滑层上缝制有毯绒面层。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同样采用粘贴扣的技术手段,在拆卸以及清洗过程中粘贴扣容易损伤,并且受温度灯因素影响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地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地毯。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毯面和防滑拒水层,毯面和防滑拒水层可拆卸连接;
8.其中,毯面包括面层、粘合胶层、结合层和三维网布结构层,面层设置在毯面的顶端,面层通过粘合胶层连接结合层,三维网布结构层一侧与结合层相连,另一侧与防滑拒水层相连;
9.结合层布设有多个向下凸起,向下凸起能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眼间隙中。
10.优选地,面层包括起绒结构面层、平织结构面层或者圈绒结构面层。
11.优选地,防滑拒水层与三维网布结构层连接的一侧与三维网布结构层采用相同材质的面料。
12.优选地,向下凸起与结合层的夹角为30
°‑
90
°

13.优选地,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2mm

25mm。
14.优选地,三维网布结构层的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mm2‑ꢀ
100mm2。
15.优选地,向下凸起的高度为1mm

15mm。
16.优选地,向下凸起与单面面料组合形成单面结构层,单面结构层所在的三维网布结构层中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3mm2‑
150mm2。
17.优选地,防滑拒水层的表层与毯面的四周设置有能够水洗且可移动的双面胶贴,能够增强毯面四周与防滑拒水层的结合。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合层中设置向下凸起且能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单面结构层上的涤纶单丝与经编网眼布是一体化的,不易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单面结构层上采用20d~120d的涤纶单丝可形成粗、硬,具有一定挺度的凸起,可以方便和随意的插合到毯面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眼中,也可方便地进行拆卸,且可反复拆卸多次不损坏。
21.3、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网布结构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向下凸起插入网眼时,该凸起同时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的连接涤纶单丝的间隙中;这两点都使得毯面与防滑拒水层复合使用时,结合强度高,不容易在使用中发生移动,四周不会翘边,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22.4、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使用了整个/半个三维网布结构层,二者的插合使用赋予了地毯良好的弹性,提供使用者舒适性和保护的同时,也延长了地毯自身的使用寿命。
23.5、本实用新型的地毯可卷取可折叠,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起绒结构面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织结构面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圈绒结构面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起绒结构面层的毯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织结构面层的毯面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圈绒结构面层的毯面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拒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
33.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5.实施例1
36.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可拆卸连接;
37.其中,毯面包括起绒结构面层1、粘合胶层2、结合层3和三维网布结构层4,起绒结构面层1设置在毯面的顶端,起绒结构面层1通过粘合胶层2连接起绒结构面层1和结合层3,三维网布结构层4一侧与结合层3相连,另一侧与防滑垫相连;结合层3布设有多个向下凸起,向下凸起能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网眼间隙中。
38.进一步来说,结合层3采用龙爪布的单面面料,向下凸起采用涤纶。防滑拒水层5 与三维网布结构层4连接的一侧与三维网布结构层采用相同材质的面料,
39.再进一步来说,结合层3与向下凸起的夹角为30
°‑
70
°
,向下凸起与单面面料组合形成单面结构层,向下凸起的高度为1mm

15mm。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厚度为2mm
‑ꢀ
25mm,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mm2
‑ꢀ
100mm2,单面结构层所在的三维网布结构层4中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 0.3mm2‑
150mm2。三维网布结构层4是采用15d

20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一体化编织而成,更具体是采用15d

20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当涤纶单丝低于 15d时,在毯面底层上形成的涤纶单丝凸起太软,将导致无法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维间隙中或是只能少部分插入,进而达不到本发明的结合强度高等效果。
40.更进一步来说,防滑拒水层的表层与毯面的四周设置有能够水洗且可移动的双面胶贴,能够增强毯面四周与防滑拒水层的结合。
4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作进一步说明。
42.基于上述基础实施例,三维网布结构层4采用经编网眼布,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厚度为5mm,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20mm2,单面结构层所在的三维网布结构层4中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3mm2‑ꢀ
150mm2。
43.三维网布结构层4是采用2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一体化编织而成,更具体是采用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
44.结合层3采用6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织成的单面簇绒面料,或是用60d的涤
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织成的单面植绒面料。
45.本实用新型的变化例,作进一步说明。
46.基于上述基础实施例,结合层3还能够采用经编布、植绒布或簇绒布的单面面料,向下凸起还能够采用丙纶或尼龙单丝材料。
47.基于上述优选例,三维网布结构层4还能够采用针织面料、机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或者复合型面料,
48.基于上述基础实施例,防滑拒水层5能够采用发泡乳胶层、热塑弹性体材料层、腈纶树脂层、eva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xpe发泡层或ixpe发泡层及pvc点塑布。
49.实施例2
50.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可拆卸连接;
51.其中,毯面包括平织结构面层6、粘合胶层2、结合层3和三维网布结构层4,平织结构面层6设置在毯面的顶端,平织结构面层6通过粘合胶层2连接平织结构面层6和结合层3,三维网布结构层4一侧与结合层3相连,另一侧与防滑拒水层5相连;结合层3布设有多个向下凸起,向下凸起能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网眼间隙中。
52.进一步来说,结合层3采用龙爪布的单面面料,向下凸起采用涤纶。防滑拒水层5 与三维网布结构层4连接的一侧与三维网布结构层采用相同材质的面料,经编三维网眼布或针织面料、梭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复合型面料,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 3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 50
°
~80
°
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3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5平方毫米。
53.三维网布结构层4具体是采用20d的涤纶单丝bcf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涤纶单丝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50
°‑
70
°
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1.5mm。结合层3 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mm2;上述针织面料、梭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复合型面料表面为织物纤维。
54.实施例3
55.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毯面和防滑拒水层5可拆卸连接;
56.其中,毯面包括圈绒结构面层7、粘合胶层2、结合层3和三维网布结构层4,圈绒结构面层7设置在毯面的顶端,圈绒结构面层7通过粘合胶层2连接圈绒结构面层7和结合层3,三维网布结构层4一侧与结合层3相连,另一侧与防滑垫相连;结合层3布设有多个向下凸起,向下凸起能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网眼间隙中。
57.进一步来说,结合层3采用龙爪布的单面面料,向下凸起采用涤纶。防滑拒水层5 与三维网布结构层4连接的一侧与三维网布结构层采用相同材质的面料,向下凸起与单面面料组合形成单面结构层。
58.更进一步说明,三维网布结构层4,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20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60
°‑
90
°
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
的厚度为15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70mm2。上述针织面料、梭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复合型面料表面为织物纤维。三维网布结构层4具体是采用120d的涤纶单丝bcf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向下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30
°‑
70
°
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13mm。结合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200mm2。所述针织面料、梭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复合型面料与涤纶单丝的夹角在30
°
~70
°
之间。
59.基于实施例3的变化例,作进一步说明。
60.向下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60
°‑
90
°
之间。三维网布结构层4的厚度为9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40mm2。针织面料、梭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簇绒面料、复合型面料厚度为11mm;
61.防滑拒水层5与三维网布结构层4相连的一侧是采用10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簇绒而成。涤纶单丝凸起与单面簇绒面料的夹角在40
°‑
60
°
之间;向下凸起的高度为10mm。
6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拆洗复合地毯存在的使用时结合力过高导致拆卸时容易损坏毯面,结合力过低的影响使用效果,以及拆卸不方便、使用寿命欠佳等的缺陷。
6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