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1: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康复训练 病患 装置 烧伤科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当烧伤科的病人在的得到一定的治疗之后,往往需要进行康复拉伸训练。
3.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装置比较简单,一般多为拉伸训练的设备,传统中拉伸训练装置,多为固定式的,不能根据病人的高矮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不便于进行多种不同力量的拉伸带的更换,进而给病人的康复训练带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伸训练装置,多为固定式的,不能根据病人的高矮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不便于进行多种不同力量的拉伸带的更换,进而给病人的康复训练带动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靠板,靠板的一侧设有滑动板,滑动板靠近靠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且滑块通过滑轨与靠板之间滑动连接,滑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框,两个承载框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并且第一l型杆的水平段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第一l型杆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二l型杆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一l型杆的顶部设有支杆,且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支杆的底端通过第一槽口贯穿第一l型杆的水平段,且支杆的延伸端通过第二槽口贯穿第二l型杆的水平段,支杆位于第一l型杆顶部的部分上套接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的顶端与弹簧板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挤压弹簧的底端与第一l 型杆的水平段顶部固定连接,支杆位于第一l型杆的底部部分上套设有滑套,滑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带,且拉伸带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环。
7.优选的,两个滑块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杆,滑块上与滑轨底部均开设有配合限位杆使用的限位孔。
8.优选的,两个限位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孔的内壁上开设有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9.优选的,底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
10.优选的,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
11.优选的,四个支撑腿中远离靠板的两个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上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脚垫。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当烧伤科的病人进行康复拉伸训练时,首先病人可以坐在底座上接着通过滑动板通过滑块在滑轨中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实现将滑动板进行上下移动的目的,进而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的拉伸训练工作,病人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把环,当需要进行不同力度的拉伸带的使用时,通过弹簧板将支杆拉起,进而将支杆的底端远离第二l型杆中的第二槽口内,这时再将滑套经支杆上取下,再重新换上不同拉伸力度的拉伸带,实现了针对不同恢复体质的病人进行拉伸恢复训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不能根据病人的高矮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不便于进行多种不同力量的拉伸带的更换,进而给病人的康复训练带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实现了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恢复程度的病人的拉伸恢复训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提高了病人恢复训练的速率以及便捷程度,同时使病人在恢复训练中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区域放大图。
20.图中:1、底座;2、靠板;3、滑动板;4、滑轨;5、滑块;6、承载框;7、拉伸带;8、拉环;9、限位杆;10、限位孔;11、软垫; 12、支撑腿;13、万向自锁轮;14、支撑杆;15、脚垫;16、固定杆; 17、第一l型杆;18、弹簧板;19、支杆;20、挤压弹簧;21、第一槽口;22、滑套;23、第二l型杆;24、第二槽口;25、限位块;2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

5,一种烧伤科用病患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靠板2,靠板2的一侧设有滑动板3,滑动板3靠近靠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5,且滑块5通过滑轨4与靠板2之间滑动连接,滑动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框6,两个承载框6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杆17,并且第一l型杆17的水平段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23,第一l型杆17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一槽口21,且第二l型杆23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二槽口24,第一l型杆17的顶部设有支杆19,且支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18,支杆19的底端通过第一槽口21贯穿第一l型杆17的水平段,且支杆19的延伸端通过第二槽口24贯穿第二l型杆23的水平段,支杆19位于第一l型杆17顶部
的部分上套接有挤压弹簧20,且挤压弹簧20的顶端与弹簧板18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挤压弹簧20的底端与第一l型杆17 的水平段顶部固定连接,支杆19位于第一l型杆17的底部部分上套设有滑套22,滑套2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带7,且拉伸带7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环8,具体的,通过滑动板3的可移动性进而实现了不同身高病人的康复训练工作,同时利用拉伸带7的可拆卸效果,可以进行不同拉伸力度的拉伸带7的自由变换,用以适应不同病人的力度,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4.当烧伤科的病人进行康复拉伸训练时,首先病人可以坐在底座1 上接着滑动板3通过滑块5在滑轨4中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实现将滑动板3进行上下移动的目的,进而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的拉伸训练工作,病人两只手分别握住两个拉环8,当需要进行不同力度的拉伸带7的使用时,通过弹簧板18将支杆19拉起,进而将支杆19的底端远离第二l型杆23中的第二槽口24内,这时再将滑套22经支杆19上取下,再重新换上不同拉伸力度的拉伸带7,实现了针对不同恢复体质的病人进行拉伸恢复训练。
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6.利用滑动板3的可移动性进而实现了不同身高病人的康复训练工作,同时利用拉伸带7的可拆卸效果,可以进行不同拉伸力度的拉伸带7的自由变换,用以适应不同病人的力度,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27.进一步的,两个滑块5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杆9,滑块5上与滑轨 4底部均开设有配合限位杆9使用的限位孔10,具体的,当滑动板3 运动至指定位置时,将限位杆9插在限位孔10内进而可以对滑动板 3进行限位。
28.进一步的,两个限位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5,且限位孔10的内壁上开设有配合使用的限位槽26。具体的,通过限位块 25与限位槽26的相互配合进而可以使限位杆9更加稳固。
29.进一步的,底座1的底部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且支撑腿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13,具体的,通过万向自锁轮13可以便于将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30.进一步的,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11,具体的,可以使病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更加舒适。
31.进一步的,四个支撑腿12中远离靠板2的两个之间通过支撑杆 14固定连接,且支撑杆14上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脚垫15,具体的,利用脚垫15进一步加强病人康复训练的适应性以及舒适度。
32.综上所述,当滑动板3运动至指定位置时,将限位杆9插在限位孔10内进而可以对滑动板3进行限位,通过限位块25与限位槽26 的相互配合进而可以使限位杆9更加稳固,通过万向自锁轮13可以便于将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利用脚垫15进一步加强病人康复训练的适应性以及舒适度。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