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试管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试管 贴标 装置


1.本发明涉及试管贴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试管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2.试管贴标装置是试管贴标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与打印机协同工作实现对试管的贴标。
3.传统的试管贴标装置大多包括两个模块以及一个气缸,两个模块共同配合形成将试管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且两个模块是分开设置的,其中一个模块能够在气缸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另一个模块,以实现试管的夹持或释放,在这种传统的试管贴标装置中,存在结构松散,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试管贴标装置,用以解决传统的试管贴标装置存在的结构松散,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试管贴标装置,所述试管贴标装置包括:主动模块,所述主动模块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辊组件,所述转动辊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主动辊、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辊驱动连接;以及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可转动的限位辊,所述限位辊与所述主动辊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组件转向或转离所述转动辊组件,且所述限位辊在所述限位组件转向所述转动辊组件后能够与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配合形成对试管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管贴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7.上述的试管贴标装置分为主动模块以及限位模块,主动模块与限位模块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作用下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试管贴标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在试管贴标装置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试管放置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之间且靠近限位辊的一侧;然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限位组件转向转动辊组件,直至限位辊与试管接触,此时,试管的位置在主动辊、从动辊以及限位辊的作用下被限定;然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辊转动,如此,主动辊可以带动试管转动,以使试管的贴标位置对着打印机,当打印机在试管的贴标位置打上标签后,第一驱动组件继续驱动主动辊转动,从而使得试管上的标签在试管转动过程中被主动辊、从动辊以及限位辊贴紧。并且,上述的限位辊是依靠其自身的转动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的,相较于传统方案中,限位辊利用气缸作直线运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转动辊组件,活动范围小,占空空间更小。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辊组件的其中一侧形成有试管预放区,且在
所述限位辊、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配合形成所述限位结构的情况下,所述试管预放区位于所述限位辊、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第一支架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试管预放区的上方。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同步带,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主动辊并列设置,所述同步带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以及所述主动辊。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辊的外表面为弹性防滑套。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传动架、与所述传动架转动连接的连接架、以及用于为所述连接架提供预紧力的弹性件,所述限位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架转向或转离所述转动辊组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为所述连接架提供跟随所述传动架转动的势能;
12.其中,所述连接架在所述限位辊受所述试管的挤压后能够相对于所述传动架朝远离所述转动辊组件的方向转动。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在驱动所述传动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使得所述传动架转向所述转动辊组件,所述传动架与所述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且所述连接架相对与所述传动架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所述连接架设有装配孔,所述传动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且所述连接组件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传动架的一侧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穿过装配孔的一端相抵。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以及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外的齿轮,所述传动架具有传动齿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齿结构啮合。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架上还固定有退管件,所述退管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架转离所述转动辊组件时将所述试管从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推出。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18.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试管贴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4.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5.附图标记:
26.10、试管贴标装置;11、试管预放区;
27.100、主动模块;110、第一支架;111、限位槽;112、第一安装区;113、第二安装区;120、转动辊组件;121、主动辊;122、从动辊;130、第一驱动组件;131、第一电机;132、同步带;140、第一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
28.200、限位模块;210、第二支架;220、第二驱动组件;221、第二电机;222、齿轮;230、限位组件;231、限位辊;232、传动架;2321、传动齿结构;233、连接架;234、弹性件;235、连接组件;2351、连接柱;2352、螺钉;236、垫片;240、退管件;250、第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试管贴标装置10,包括主动模块100以及限位模块200。
33.如图1、图2所示,主动模块100包括第一支架110、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转动辊组件120、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的第一驱动组件130,转动辊组件12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的主动辊12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的从动辊122,主动辊121与从动辊122并列且间隔设置,第一驱动组件130与主动辊121驱动连接。
34.具体地,第一支架110用于为转动辊组件120以及第一驱动组件130提供支撑,主动辊121的两端均与第一支架1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辊121能够绕主动辊121的轴线自转。从动辊122与主动辊121并列且间隔设置,且从动辊122的两端均与第一支架1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辊122能够绕从动辊122的轴线自转。第一驱动组件130用于驱动主动辊121绕主动辊121的轴线自转。
35.更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130包括第一电机131以及同步带132,第一电机131的驱动轴与主动辊121并列设置,同步带132用于连接第一电机131的驱动轴以及主动辊121,当第一电机131启动时,第一电机131的驱动轴转动,从而通过同步带132带动主动辊121转动。
36.如图1、图4所示,限位模块200包括与第一支架110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210、设置
于第二支架210上的第二驱动组件220、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架210上的限位组件230,限位组件230包括可转动的限位辊231,且限位辊231与所述主动辊121并列设置,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驱动限位组件230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且限位辊231在限位组件230转向转动辊组件120后能够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配合形成对试管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37.具体地,第二支架210用于为第二驱动组件220以及限位组件230提供支撑,第二支架210与第一支架110固定连接。限位组件230的限位辊231可以绕限位辊231的轴线转动,且限位辊231的轴线、主动辊121的轴线以及从动辊122轴线相互平行。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驱动限位组件230转动,从而使得限位辊231能够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在限位辊231朝向转动辊组件120转动的过程中,限位辊231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的距离逐渐接近。如此,在事先将试管放置在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且靠近限位辊231的一侧时,限位辊231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220的作用下朝向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转动直至与试管相抵,以使试管的位置在主动辊121、从动辊122以及限位辊231的作用下被限定。
38.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上述的试管贴标装置10分为主动模块100以及限位模块200,主动模块100与限位模块200在第一支架110以及第二支架210的作用下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个试管贴标装置10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在试管贴标装置10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试管放置在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且靠近限位辊231的一侧;然后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限位组件230转向转动辊组件120,直至限位辊231与试管接触,此时,试管的位置在主动辊121、从动辊122以及限位辊231的作用下被限定;然后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主动辊121转动,如此,主动辊121可以带动试管转动,以使试管的贴标位置对着打印机,当打印机在试管的贴标位置打上标签后,第一驱动组件130继续驱动主动辊121转动,从而使得试管上的标签在试管转动过程中被主动辊121、从动辊122以及限位辊231贴紧。并且,上述的限位辊231是依靠其自身的转动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的,相较于传统方案中,限位辊231利用气缸作直线运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转动辊组件120,活动范围小,占空空间更小。
39.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0上还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40,第一传感器140用于检测试管是否已经被放置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且靠近限位辊231的一侧的位置上。只有在第一传感器140检测到试管已经被放置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且靠近限位辊231的一侧的位置时,第二驱动组件130才会启动,以驱动限位组件230朝向转动辊组件120移动。
40.具体地,第一传感器140为可以识别玻璃的反射型光电开关,第一传感器140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且第一传感器140位于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远离限位辊231的一侧。
41.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10上还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50,第二传感器150用于检测试管上自带标签(并不是利用本试管贴标装置10贴上的标签,该自带的标签是试管上预先贴附的)的位置。如此,可以通过第二传感器150检测试管上自带标签的位置,从而得知试管预要贴标的起点位置。如此,可以便于打印机将新的标签打印至试管上。
42.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辊组件120的其中一侧形成有试管预放区11,且在限位辊231、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配合形成限位结构的情况下,试管预放
区11位于限位辊231、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之间。第一支架110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位于试管预放区11的上方。通过在第一支架110上设有位于试管预放区11的上方的限位槽111,试管可以穿过该限位槽111并悬挂在第一支架110上且伸入试管预放区11内。如此,在限位辊231还没有靠近主动辊121以及从动辊122的时候,试管可以在第一支架110的作用下实现初步定位。
43.进一步地,限位槽111为u型槽,试管可以从竖直方向或者侧方向两个方向进入至试管预放区11,操作更加方便,应用范围更广,
44.更具体地,限位槽111的宽度大于试管的管身的直径,且小于试管的管帽的直径,如此,试管在穿过限位槽时可以被悬挂在第一支架110上。
45.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辊121的外表面为弹性防滑套。如此,可以使得主动辊121与试管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主动辊12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顺利带动试管转动,从而方便试管的贴标。
46.具体地,主动辊121为胶辊,主动辊121的表面为硅胶材质的构件,且硅胶材质的构件的外表面具有防滑纹理。
47.如图4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3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架210上的传动架232、与传动架232转动连接的连接架233、以及用于为连接架233提供预紧力的弹性件234。限位辊231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架233上,结合图1,第二驱动组件220与传动架232驱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驱动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弹性件234用于为连接架233提供跟随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的势能;其中,连接架233在限位辊231受试管的挤压后能够相对于传动架232朝远离转动辊组件120的方向转动。
48.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驱动传动架232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架233在弹性件234的作用下随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继而使得限位辊231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并且,由于连接架233跟随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的力是通过弹性件234提供的,且由于连接架233与传动架232转动连接,当第二驱动组件220出现误差使得传动架232转向转动辊组件120的距离过大时(具体是指在限位辊231与试管接触后,传动架232还在第二驱动组件220的作用下朝向转动辊组件120转动一段距离),试管可以反作用于限位辊231上,然后使得连接架233相对于传动架232朝远离转动辊组件120的方向转动,从而防止限位辊231在传动架232的作用下继续朝向转动辊组件120移动而挤破试管。
4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连接架233相对于传动架232朝远离转动辊组件120的方向转动描述的是连接架233与传动架232的相对运动关系,即此处连接架233的运动方向是以传动架232作为参考系进行描述的。
50.结合图1、图4至图6,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220用于在驱动传动架232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运动时使得传动架232转向转动辊组件120。传动架232与连接架233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且连接架233相对与传动架232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弹性件234用于为连接架233提供跟随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的势能。
51.具体地,传动架232设置于连接架233沿第一方向的前方,连接架233设有装配孔,传动架23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235,且该连接组件235穿设于装配孔,弹性件234的一端
与连接架233远离传动架232的一侧相抵,另一端与连接组件235穿过装配孔的一端相抵。如此,弹性件234可以为连接架233提供跟随传动架232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的势能,且在弹性件234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辊231实现了对试管的柔性压紧动作,可以避免在第二驱动组件220失控时试管被压损。
52.结合图5与图6,更具体地,连接组件235包括连接柱2351以及螺钉2352,连接柱2351的一端与传动架23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装配孔,且连接柱2351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螺钉2352穿设于该螺纹孔内,弹性件234为弹簧,弹簧套设于连接,2351外,且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架233远离传动架232的一侧相抵,另一端与螺钉235的头部。
53.进一步地,连接柱2351外还设有垫片236,且垫片236与连接架233远离传动架232的一侧贴合,弹簧与该垫片236相抵。
54.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220包括第二电机221以及固定地套设于第二电机221的驱动轴外的齿轮222,传动架232具有传动齿结构2321,齿轮222与传动齿结构2321啮合。第二电机221启动时,第二电机221的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222转动,齿轮222可以通过传动架232上的传动齿结构2321带动传动架232转动。
55.具体地,传动齿结构2321为扇形齿结构,传动架23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第二电机221可以通过齿轮222带动传动架232绕该轴承转动,从而使得限位辊231转向或转离转动辊组件120。
56.如图1、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架232上还固定有退管件240,退管件240能够在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传动架232转离转动辊组件120时将试管从主动辊121与从动辊122之间推出。
57.具体地,在限位辊231移动到与试管接触的位置时,退管件240位于试管远离限位辊231的一侧,在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传动架232转离转动辊组件120时,限位辊231先与试管分离,然后退管件240再从试管远离限位辊231的一侧将试管从限位槽推出。
58.如图1、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10上还设置有第三传感器250,第三传感器250用于通过退管件240确定传动架232的位置,具体而言,当限位辊231在传动架232的带动下移动到与试管相抵的位置时,此时退管件240的位置被第三传感器250检测到,如此,当第三传感器250检测到退管件240时,即可说明此时限位辊231已到位。
59.可选地,第三传感器250为槽型光电开关。
6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210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以通过将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210拆开,实现主动模块100或者限位模块200的单独维修,方便维护。
61.具体地,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21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62.结合1与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0设有第一安装区112以及第二安装区113,转动辊组件120设置于第一安装区112内,第一电机131设置于第二安装区113内,且第一电机131与转动辊组件120的下部分相对设置,限位模块200设置于第一电机131的上方,且限位模块200与转动辊组件120的上部分相对设置,如此,可以使得整个试管贴标装置10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体积。
63.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的试管贴标装置10的使用原理具体如下:
64.试管从限位槽111的侧方或者上方放入至试管预放区11,并通过限位槽111的边缘
挂住试管的管帽实现预定位;当第一传感器140识别到试管后,第二驱动组件220驱动限位组件230转向转动辊组件120,直至限位辊231与试管接触,此时,试管的位置在主动辊121、从动辊122以及限位辊231的作用下被限定;然后第一驱动组件130驱动主动辊121转动,使得主动辊121带动试管转动,通过第二传感器150识别试管上原有的标签,可以使得试管在主动辊121的带动下对准打印机;当打印机在试管的贴标位置打上标签后,第一驱动组件130继续驱动主动辊121转动,从而使得试管上的标签在试管转动过程中被主动辊121、从动辊122以及限位辊231贴紧。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