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高效助剂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17: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适用于 高效 农药 助剂 表面活性剂
一种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高效助剂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农用药表面活性剂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高效助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吡蚜酮(pymetrozine)属于吡啶杂环类杀虫剂,最先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该杀虫剂作用方式比较独特,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没有击倒活性,但是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会立即停止取食。在水稻上对水喷雾防治稻飞虱,有非常优秀的防治效果,对哺乳动物的低毒性和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在综合防治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3.吡蚜酮的剂型一般为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虽然水分散粒剂是环保剂型但存在加工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的缺点;可湿性粉剂虽然加工简单,但存在生产时粉尘漂移污染的问题。悬浮剂加工简单不存在粉尘污染问题,而且吡蚜酮悬浮剂特效性与速效性均好,对水稻安全,因此受到市场欢迎。由于吡蚜酮分子容易与水形成氢键,当制备吡蚜酮水悬浮剂时,吡蚜酮原药入水中后将水吸附,料浆体系粘度很大,为不易流动的膏状,不能进入砂磨机进行砂磨或者是砂磨后及热贮粘度很大,特别是用95%以上吡蚜酮原药做20%以上含量的悬浮剂时现象更明显。本发明根据吡蚜酮原药的特点,对润湿剂、分散剂进行了筛选复配,解决了吡蚜酮悬浮剂体系粘度和流动性问题,研制出合格的吡蚜酮悬浮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进行大量试验筛选,研发出一款针对含25%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的专用助剂,且助剂成本低、制剂稳定性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7.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

50%,烷基糖苷1

30%,乙二醇1

40%,聚羧酸盐1

20%和水10

50%。
8.优选上述助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

40%,烷基糖苷5

30%,乙二醇5

20%,聚羧酸盐5

10%和水15

50%。
9.进一步优选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0

35%,烷基糖苷10

25%,乙二醇5

15%,聚羧酸盐5

19%和水28

50%。
10.最优选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烷基糖苷10%,乙二醇5%,聚羧酸盐5%和水50%。
11.本发明利用苯乙烯苯酚结构的相似相溶性牢牢的吸附在25%吡蚜酮原药表面(25%吡蚜酮原药为带有苯环的杂环结构),聚氧乙烯醚由于其亲水性,分散在水里面,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层,使颗粒表面电荷增加,空间位阻增加,这样提高了颗粒之间的反作用力,起到原药颗粒表面润湿分散的作用,不易团聚,不易发生奥氏熟化。使得整个制剂体
系不易析水,不易膏化,不易粒径长大。
12.另外,吡蚜酮原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制剂粘度低,在助剂中引入聚氧乙烯醚磷酸化结构,磷酸酯不中和,保持助剂的ph在2

3左右。
13.上述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常温下,按照比例将乙二醇溶解到水中,得到溶液a;
15.2)依次将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糖苷和聚羧酸盐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外观均相粘稠的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成品,即可。
16.上述助剂在25%吡蚜酮悬浮剂中的用量为5

10%,优选助剂在25%吡蚜酮悬浮剂产品中的用量为9%。上述助剂在25%吡蚜酮悬浮剂产品中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25%吡蚜酮、助剂、水按照比例混匀,加入消泡剂,将物料分散均匀,做成悬浮预混料;温度控制在40℃以下,将得到的悬浮预混料研磨形成25%吡蚜酮悬浮剂产品,悬浮粒径≤5微米,悬浮率≥90%。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制备的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具有优异高效的润湿和分散等表面活性,用量少,分散悬浮性能更稳定;助剂能够显著抑制农药悬浮微粒的聚集和晶体长大,可有效避免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发生分层、沉淀和结膏等问题;同时本发明助剂适用于多种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包括杀菌剂和杀虫剂,包括单剂和二元或三元复配25%吡蚜酮悬浮剂;本发明助剂在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中应用时,25%吡蚜酮悬浮剂进一步分散均匀,减缓粒子沉降速率、增强附着能力、提高25%吡蚜酮悬浮剂的悬浮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烷基糖苷10%,乙二醇5%,聚羧酸盐5%,水50%。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23.1)常温下,将乙二醇溶解到水中,得到溶液a;
24.2)依次将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糖苷和聚羧酸盐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外观均相粘稠的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成品,即可。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在25%吡蚜酮悬浮剂产品中应用步骤如下:
26.1)将25%吡蚜酮、9%实施例1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5%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加入助剂重量0.1%的消泡剂,将物料分散均匀,做成悬浮预混料,备用;
27.2)使温度控制在40℃以下,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预混料经砂磨机连续砂磨2次,形成悬浮粒径(d90)≤5微米,悬浮率>90%,得到25%吡蚜酮悬浮剂产品。
28.本实施例制备的25%吡蚜酮悬浮剂外观为粘稠状白色均相悬浮液体,有效成分悬浮率≥95%,微粒粒径(d90)≤5μm,冷贮(0
±
1℃)和热贮(54
±
2℃)14天无分层、沉淀和结膏,稳定性合格。
29.实施例2
30.一种适用于农药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烷基糖苷30%,乙二醇10%,聚羧酸盐10%,水40%。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农药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2.1)常温下,将乙二醇溶解到水中,得到溶液a;
33.2)依次将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糖苷和聚羧酸盐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外观均相粘稠的适用于含农药25%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成品,即可。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在25%吡蚜酮 10%噻虫嗪悬浮剂产品中应用步骤如下:
35.1)将25%吡蚜酮,10%噻虫嗪,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加入助剂重量0.1%的消泡剂,将物料分散均匀,做成悬浮预混料,备用;
36.2)使温度控制在40℃以下,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预混料经砂磨机连续砂磨3次,形成悬浮粒径(d90)≤5微米,悬浮率>90%的25%吡蚜酮 10%噻虫嗪sc。
37.本实施例制备的25%吡蚜酮 10%噻虫嗪sc悬浮剂外观为粘稠状白色均相悬浮液体,有效成分悬浮率≥95%,微粒粒径(d90)≤5μm,冷贮(0
±
1℃)和热贮(54
±
2℃)14天均无分层、沉淀和结膏,稳定性合格。
38.实施例3
39.一种适用于农药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0%,烷基糖苷15%,乙二醇15%,聚羧酸盐7%,水43%。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农药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41.1)常温下,将乙二醇溶解到水中,得到溶液a;
42.2)依次将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糖苷和聚羧酸盐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外观均相粘稠的适用于农药吡蚜酮悬浮剂的助剂成品,即可。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在25%吡蚜酮 12%螺虫乙酯悬浮剂产品中的应用方法,步骤如下:
44.1)将25%吡蚜酮,12%螺虫乙酯、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2%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加入助剂重量0.1%的消泡剂,将物料分散均匀,做成悬浮预混料,备用;
45.2)使温度控制在40℃以下,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预混料经砂磨机连续砂磨2次,形成悬浮粒径(d90)≤5微米,悬浮率>90%的,得到25%吡蚜酮 12%螺虫乙酯sc。
46.本实施例制备的25%吡蚜酮 12%螺虫乙酯悬浮剂外观为粘稠状白色均相悬浮液体,有效成分悬浮率≥90%,悬浮微粒粒径(d90)≤5μm,冷贮(0
±
1℃)和热贮(54
±
2℃)14天无分层、沉淀和结膏,稳定性合格。
47.对比例1
48.如实施例1中,在含25%吡蚜酮sc的制作过程中,配方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5%,乙二醇8%,聚羧酸盐7%,水50%。
49.将25%吡蚜酮、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5%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后,加入助剂重量0.1%的消泡剂,物料混合后粘度过大,一小时后物料膏化。
50.对比例2
51.如实施例1中,在含25%吡蚜酮sc的制作过程中,配方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2%,乙二醇8%,烷基糖苷10%,水50%。
52.将25%吡蚜酮、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5%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后,加入0.1%的消泡剂,物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40℃以下,进砂磨机研磨,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悬浮粒径≤5微米,悬浮率≥90%,出料,放54℃热贮1天分层,析水50%以上。
53.对比例3
54.如实施例2中,在含25%吡蚜酮 10%噻虫嗪sc的制作过程中,助剂配方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5%,烷基糖苷10%,聚羧酸盐7%,水48%。
55.将25%吡蚜酮,10%噻虫嗪,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后加入助剂重量0.1%的消泡剂,物料混合后粘度很大,一小时内物料膏化。
56.对比例4
57.如实施例1中,在25%吡蚜酮sc的制作过程中,配方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5%,乙二醇5%,烷基糖苷10%,聚羧酸盐5%,水25%。
58.将25%吡蚜酮、9%上述助剂、5%防冻剂乙二醇、0.15%助悬剂黄原胶,其余为水,混合后,加入0.1%的消泡剂,物料混合后,温度控制在40℃以下,进砂磨机研磨,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悬浮粒径≤5微米,悬浮率≥90%,出料,放54℃热贮1天,制剂膏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