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胃肠 装置 固定 医疗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鼻胃肠管是一种适用于通过鼻饲进行的肠内营养液输注的患者,因为有些脑部患者(脑出血、脑梗塞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吞咽功能,所以就需要用到鼻胃肠管,再有就是昏迷的患者、喉癌、食道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手术导致不能经口摄食等等,但凡是影响到吞咽功能,都需要用到鼻胃肠管,以便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食物热量。
3.申请号为cn201620329838.x,名称为一种耳挂式鼻胃肠管固定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系带,系带本体一端设有固定鼻胃肠管的定位部,定位部呈扁平状椭圆形结构,其椭圆形长轴端与系带本体相连;定位部在沿其椭圆形长轴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形状大小与鼻胃肠管形状大小相当;系带本体在与定位部相对一端设有搭接部,搭接部设有搭接扣,系带本体在距搭接部一定距离设有调节部,调节部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且与搭接扣相互卡合的松紧孔,相邻两个松紧孔间的距离相等,搭接部上所设的搭接扣与调节部上所设的任一松紧孔卡合后形成一环状结构,用于套设在人体耳廓上,该实用新型能够使其留置在患者身上时,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不易伤害患者皮肤,利于治疗效果。
4.鼻胃肠管是患者目前作为肠外营养向经口摄食的过渡治疗的主要营养支持方式,鼻胃肠管需要在x光透视或ct引导下放置,放置难度大,放置位置固定,一旦出现鼻胃肠管外脱或移位,再次插管的难度很大,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所以妥善固定鼻胃肠管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很多固定装置直接固定在耳朵上,对患者耳朵带来了负担,长时间佩戴之后十分不适,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鼻胃肠管穿孔,所述鼻胃肠管穿孔内壁上卡放有两个固定瓣片,所述固定瓣片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卡放在固定座内部的卡槽中,所述固定座两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座通过固定环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中间设置有耳挂孔,所述耳挂孔内壁上设置有硅胶垫圈,所述固定带末端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连接有调节条,所述调节条上分别设置有调节穿孔与调节凸起。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瓣片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层。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透气布层。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外侧设置有海绵垫层。
11.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垫圈内部为中空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宽的固定配合固定座实现鼻胃肠管的固定,避免受力的主要位置发生压力集中,提高了鼻胃肠管固定的舒适性,耳挂部位设置了硅胶垫圈缓解对耳朵的摩擦;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末端设置的调节条辅助固定,减少直接佩戴在耳朵上对耳朵的压力,长时间佩戴更加轻松舒适,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
[0019]1‑
固定座,2

鼻胃肠管穿孔,3

固定瓣片,4

弹簧,5

卡槽,6

固定环,7

固定带,8

耳挂孔,9

硅胶垫圈,10

松紧带,11

调节条,12

调节穿孔,13

调节凸起,14

橡胶防滑垫层,15

透气布层,16

海绵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鼻胃肠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内设置有鼻胃肠管穿孔2,所述鼻胃肠管穿孔2内壁上卡放有两个固定瓣片3,所述固定瓣片3连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卡放在固定座1内部的卡槽5中,所述固定座1两端设置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座1通过固定环6连接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中间设置有耳挂孔8,所述耳挂孔8内壁上设置有硅胶垫圈9,所述固定带7末端连接有松紧带10,所述松紧带10连接有调节条11,所述调节条11上分别设置有调节穿孔12与调节凸起13。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座1为主体结构,用于承载与辅助支撑鼻胃肠管用,使用的时候放置在鼻子前面,鼻胃肠管穿过鼻胃肠管穿孔2,其内部设置的两个固定瓣片3在弹簧4的推动下,将鼻胃肠管固定住,限制鼻胃肠管移动,避免鼻胃肠管脱落;两端设置的固定带7采用较宽的带状结构,避免受力的主要位置发生压力集中,将耳朵放入耳挂孔8内部,与耳朵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硅胶垫圈9,缓解对耳朵的摩擦,避免佩戴的时候耳朵受伤,随后将调节条11在后脑部位通过调节穿孔12与调节凸起13连接在一起,调节条11的结构类似于可调节大小的帽子,可以起到辅助牵引的作用,避免固定的时候全部的受力集中在耳朵部位造成耳朵负担较大的情况,可以在长时间佩戴的时候让耳朵更舒适,设置多个调节穿孔12与调节凸起13可以方便调节松紧,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002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瓣片3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层14,提高了防滑能力,避免鼻胃肠管松动脱落。
[002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带7上设置有透气布层15,增加了透气性,采用透
气纱布材料,避免长时间佩戴闷热。
[002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1外侧设置有海绵垫层16,提高了舒适性,佩戴的时候缓解对皮肤的刺激。
[002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垫圈9内部为中空结构,缓解压力。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
[0028]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宽的固定配合固定座实现鼻胃肠管的固定,避免受力的主要位置发生压力集中,提高了鼻胃肠管固定的舒适性,耳挂部位设置了硅胶垫圈缓解对耳朵的摩擦;
[0029]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末端设置的调节条辅助固定,减少直接佩戴在耳朵上对耳朵的压力,长时间佩戴更加轻松舒适,值得推广。
[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