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分体锅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厨房用具 节能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分体锅。


背景技术:

2.炉灶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般是直接将锅放置在灶头上使用。使用传统的燃气灶或煤气灶时,热量不仅会直接传递给锅头,还会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从灶头周围散失,无法得到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如需要煮多种食物,耗费的时间也较多;同时灶头燃烧的火焰会使锅底大面积焦黑,影响美观,使用或者移动锅头时也容易碰脏其他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节能分体锅,该装置能够聚拢热量,达到节能及节约时间目的,还可避免锅底大面积焦黑。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节能分体锅,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锅体及锅盖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锅体包括可拆分的主锅及副锅;所述主锅与副锅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ⅰ;所述锅盖包括分别与主锅及副锅对应匹配的可拆分式主盖及副盖;所述主盖及副盖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ⅱ;在所述成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上均分布设有内燃烧槽。
6.所述锅体可环绕灶头放置,火从所述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向上穿出;在所述主锅及副锅内放置食物,可充分利用灶头侧面的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所述主盖及副盖用以分别盖住主锅及副锅;所述内燃烧槽为若干个槽体,加大所述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的受热面积及内部体容积,能够储存更多空气,帮助燃烧。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主锅内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向内连通过火圈ⅰ,向外通出所述主锅。所述通气道可向过火圈ⅰ内通入空气,帮助燃烧。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主锅的侧边设有锅耳ⅰ;所述主盖的侧边设有与锅耳ⅰ对应的锅耳ⅱ。所述锅盖盖到锅体上后,所述锅耳ⅰ与锅耳ⅱ紧贴。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副锅的侧边设有锅柄ⅰ;所述副盖的侧边设有与锅柄ⅰ对应的锅柄ⅱ。所述锅盖盖到锅体上后,所述锅柄ⅰ与锅柄ⅱ紧贴。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锅耳ⅰ、锅耳ⅱ、锅柄ⅰ及锅柄ⅱ上均设有防滑纹。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副锅的体积占整个锅体体积的1/4

1/3。使用过程中,可将所述副锅单独拿出。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匹配一般燃气或煤气火灶及菜锅的锅底。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主盖及副盖上均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可排出食物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汽。
14.以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分体锅的使用方法:
15.使用时将需要加热的剩饭菜或者其他需要煮的食物放到主锅及副锅内,并分别盖
上主盖及覆盖,随后将主锅及副锅组合,并放置在炉灶的灶头上,使得整个锅体环绕灶头;将一般的菜锅放到本分体锅上,使得菜锅的锅底匹配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打开火灶,火从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穿过,直接加热菜锅,同时也将本分体锅加热,内燃烧槽增加受热面积;加热时不会有火苗溢出;由此充分利用了火灶的热量,节约了烹饪时间,也避免菜锅出现大面积焦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锅及副锅组合的形式,可将锅体环绕放置在灶头上,利用火灶侧面的热量加热食物,节约了能源。
18.2.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在正常使用一般菜锅的同时对食物进行加热或蒸煮,节约了烹饪时间。
19.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锅体配合一般菜锅后不会有火苗从侧面,避免菜锅出现大面积焦黑。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

锅体,2

锅盖,3

主锅,4

副锅,5

过火圈ⅰ,6

内燃烧槽,7

主盖,8

副盖,9

过火圈ⅱ,10

通气道,11

锅耳ⅰ,12

锅柄ⅰ,13

锅耳ⅱ,14

锅柄ⅱ,15

菜锅,16

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1:
27.如图1

4所示,一种节能分体锅,包括锅体1及锅盖2;所述锅体1及锅盖2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锅体1包括可拆分的主锅3及副锅4;所述主锅3与副锅4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ⅰ5;所述锅盖2包括分别与主锅3及副锅4对应匹配的可拆分式主盖7及副盖8;所述主盖7及副盖8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ⅱ9;在所述成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上均分布设有内燃烧槽6。
28.所述主锅3内设有通气道10;所述通气道10向内连通过火圈ⅰ5,向外通出所述主锅3。
29.所述主锅3的侧边设有锅耳ⅰ11;所述主盖7的侧边设有与锅耳ⅰ11对应的锅耳ⅱ13。
30.所述副锅4的侧边设有锅柄ⅰ12;所述副盖8的侧边设有与锅柄ⅰ12对应 的锅柄ⅱ14。
31.所述副锅4的体积占整个锅体1体积的1/4

1/3。
32.所述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匹配一般燃气或煤气火灶及菜锅15的锅底。
3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4.使用时将需要加热的剩饭菜或者其他需要煮的食物放到主锅3及副锅4内,并分别
盖上主盖7及覆盖8,随后将主锅3及副锅4组合,并放置在炉灶的灶头上,使得整个锅体1环绕灶头;将一般的菜锅15放到本分体锅上,使得菜锅15的锅底匹配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打开火灶,火从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穿过,直接加热菜锅15,同时也将本分体锅加热,内燃烧槽6增加受热面积;加热时不会有火苗溢出;由此充分利用了火灶的热量,节约了烹饪时间,也避免菜锅15出现大面积焦黑。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锅耳ⅰ11、锅耳ⅱ13、锅柄ⅰ12及锅柄ⅱ14上均设有防滑纹。
37.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38.实施例3: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主盖7及副盖8上均设有排气口16。
40.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41.实施例4: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锅耳ⅰ11、锅耳ⅱ13、锅柄ⅰ12及锅柄ⅱ14上均设有防滑纹。所述主盖7及副盖8上均设有排气口16。
4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分体锅,包括锅体(1)及锅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及锅盖(2)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锅体(1)包括可拆分的主锅(3)及副锅(4);所述主锅(3)与副锅(4)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ⅰ(5);所述锅盖(2)包括分别与主锅(3)及副锅(4)对应匹配的可拆分式主盖(7)及副盖(8);所述主盖(7)及副盖(8)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ⅱ(9);在所述成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上均分布设有内燃烧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锅(3)内设有通气道(10);所述通气道(10)向内连通过火圈ⅰ(5),向外通出所述主锅(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锅(3)的侧边设有锅耳ⅰ(11);所述主盖(7)的侧边设有与锅耳ⅰ(11)对应的锅耳ⅱ(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锅(4)的侧边设有锅柄ⅰ(12);所述副盖(8)的侧边设有与锅柄ⅰ(12)对应的锅柄ⅱ(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耳ⅰ(11)、锅耳ⅱ(13)、锅柄ⅰ(12)及锅柄ⅱ(14)上均设有防滑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锅(4)的体积占整个锅体(1)体积的1/4

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7)及副盖(8)上均设有排气口(1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体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火圈ⅰ(5)及过火圈ⅱ(9)匹配一般燃气或煤气火灶及菜锅(15)的锅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分体锅,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锅体及锅盖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锅体包括可拆分的主锅及副锅;所述主锅与副锅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Ⅰ;所述锅盖包括分别与主锅及副锅对应匹配的可拆分式主盖及副盖;所述主盖及副盖组合后中部形成过火圈Ⅱ;在所述成过火圈Ⅰ及过火圈Ⅱ上均分布设有内燃烧槽。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聚拢热量,达到节能及节约时间目的,还可避免锅底大面积焦黑。还可避免锅底大面积焦黑。还可避免锅底大面积焦黑。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阳 马金金 丁宇谷 龚璐 黄若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