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给水 设备 管网 为三 负压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背景技术:

2.供水设备是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为保证高楼层居民的用水,需要用到二次加压供水,且供水设备需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无负压变频供水技术使用方便,出水稳定,故常用于高层供水,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三罐式无负压增压供水设备没有单独的过滤系统,水质较差,影响用水质量,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对生水进行过滤,提高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用水质量,通过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便于打开过滤装置对过滤芯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衔接槽,增加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性,提高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座,便于安装过滤芯,通过设置固定卡扣与固定块,便于安装与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耐磨垫,增加该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壁底端与下壳体顶端设有相匹配的衔接槽,且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衔接槽卡和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芯,且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套接在过滤芯外部,且所述固定架两侧均通过支架与下壳体内壁固定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均与过滤芯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四周边缘均固定设有护栏。
7.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一端与下壳体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两侧均铰接有固定卡扣,所述下壳体两侧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卡扣均与固定块卡和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耐磨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对生水进行过滤,提高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用水质量,通过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便于打开过滤装置对过滤芯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衔接槽,增加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性,提高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座,便于安装过滤芯,通过设置固定卡
扣与固定块,便于安装与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耐磨垫,增加该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放大图;
16.图中标号:1、设备本体;2、底座;3、支撑板;4、过滤装置;5、进水口;6、连接管;7、上壳体;8、下壳体;9、衔接槽;10、支撑座;11、过滤芯;12、固定架;13、通槽;14、护栏;15、出水口;16、固定卡扣;17、固定块;18、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

图3所示,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固定设有过滤装置4,对生水进行过滤,提高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用水质量,所述过滤装置4顶部设有进水口5,所述设备本体1一侧设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一端与进水口5相连,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上壳体7与下壳体8,便于打开过滤装置4对过滤芯11进行更换,所述上壳体7内壁底端与下壳体8顶端设有相匹配的衔接槽9,增加上壳体7与下壳体8之间的连接性,提高密封效果,且所述上壳体7与下壳体8通过衔接槽9卡和连接,所述下壳体8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支撑座10,便于安装过滤芯11,所述支撑座10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芯11,且所述支撑座10上方设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套接在过滤芯11外部,且所述固定架12两侧均通过支架与下壳体8内壁固定相连。
19.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座10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槽13,所述通槽13均与过滤芯11连通,所述底座2顶部四周边缘均固定设有护栏14,所述下壳体8一侧设有出水口15,所述出水口15一端与下壳体8连通,所述上壳体7两侧均铰接有固定卡扣16,所述下壳体8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卡扣16均与固定块17卡和连接,便于安装与固定上壳体7与下壳体8,所述底座2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耐磨垫18,增加该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20.工作原理:该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通过设置过滤装置4,对生水进行过滤,提高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用水质量,通过设置上壳体7与下壳体8,便于打开过滤装置4对过滤芯11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衔接槽9,增加上壳体7与下壳体8之间的连接性,提高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座10,便于安装过滤芯11,通过设置固定卡扣16与固定块17,便于安
装与固定上壳体7与下壳体8,通过设置耐磨垫18,增加该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底部固定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固定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过滤装置(4)顶部设有进水口(5),所述设备本体(1)一侧设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一端与进水口(5)相连,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上壳体(7)与下壳体(8),所述上壳体(7)内壁底端与下壳体(8)顶端设有相匹配的衔接槽(9),且所述上壳体(7)与下壳体(8)通过衔接槽(9)卡和连接,所述下壳体(8)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芯(11),且所述支撑座(10)上方设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套接在过滤芯(11)外部,且所述固定架(12)两侧均通过支架与下壳体(8)内壁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槽(13),所述通槽(13)均与过滤芯(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部四周边缘均固定设有护栏(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8)一侧设有出水口(15),所述出水口(15)一端与下壳体(8)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7)两侧均铰接有固定卡扣(16),所述下壳体(8)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卡扣(16)均与固定块(17)卡和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耐磨垫(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设有连接管,该种三罐式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对生水进行过滤,提高供水质量,提高居民用水质量,通过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便于打开过滤装置对过滤芯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衔接槽,增加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性,提高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座,便于安装过滤芯,通过设置固定卡扣与固定块,便于安装与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耐磨垫,增加该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三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