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透镜 拼接 光学 模具 加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


背景技术:

2.微透镜膜在背光模组中应用广泛,在将其用于背光模组中时需要对微透镜膜进行裁切后再拼接使用。
3.在微透镜膜的微透镜结构规则排列时,容易和液晶玻璃产生干涉现象,因而,在进行微透镜膜的裁切时,大多需要对其进行转角度裁切。由此,经常出现裁切废料增多,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在利用其进行转角度裁切时,可以有效减少裁切废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包括基材层,在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微凹镜结构层,所述微凹镜结构层具有多个用于透镜成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具有多组,所述基材层的一个边缘为第一拼接边缘,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相对的边缘为第二拼接边缘,任意两个微透镜软模具可通过第一拼接边缘和第二拼接边缘相互连接,所述基材层的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和第二拼接边缘相邻的边缘为连接缘,所述连接缘的垂线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的夹角大于0度,每组所述槽体的中心线连线与所述连接缘的垂线的夹角为锐角。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微透镜软模具通过将其第一拼接边缘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因而在进行微透镜膜的转角度裁切时可有效减少裁切时的材料边缘的占用面积,因而,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6.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第一拼接边缘依次设置有若干卡接块,沿着所述第二拼接边缘依次设置有能与所述卡接块相卡合的卡接片。因而,便于各个微透镜膜软模具之间的相互连接。
7.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基材层的位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的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横截面呈矩形,各个所述卡接块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处,在所述基材层的位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的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缺口,各个所述卡接片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处,任意一个所述拼接型微透镜模具的第一缺口能与另一个所述拼接型微透镜模具的第二缺口的形状相匹配。
8.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止挡部和上止挡部,所述上止挡部的横截面为弧形,并向远离所述侧止挡部的方向延伸。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拼接边缘和第二拼接边缘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粘贴软胶的软胶设置部,所述软胶设置部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并向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的方向凹陷。因而,便于利用软胶将微透镜软模具相粘接,且能确保在设置软胶的区域的表面与基材层的上表面处在同一高度,不会影响最终的成膜效果。
10.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拼接边缘与第二拼接边缘的外表面还分别设置有隔离
层,所述隔离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缘的垂线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的夹角为3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微透镜膜软模具相互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16.1、基材层;11、第一拼接边缘;111、第一缺口;12、第二拼接边缘;121、第二缺口;2、微凹镜结构层;21、槽体;3、卡接块;4、卡接片;41、侧止挡部;42、上止挡部;5、软胶设置部;6、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8.参见附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基材层1,在基材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微凹镜结构层2,微凹镜结构层2具有多个用于透镜成形的半球形的槽体21,槽体21具有多组。本实施例的基材层1厚度为250μm,其材质为pet。本实施例的微凹镜结构层2的槽体21的直径为30μm,深度为15μm,微凹镜结构层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19.基材层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任意两个微透镜软模具可通过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相互平行设置。基材层1的与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相邻的边缘为连接缘。本实用新型的同一组槽体21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每组槽体21的中心线连线与连接缘的垂线的夹角为6度。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缘的垂线与第一拼接边缘11的夹角为3度,也即,连接缘与第一拼接边缘11不垂直,通过将第一拼接边缘11倾斜一定的角度拼接,因而,在对成品微透镜膜进行裁剪时,能够减少裁切废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20.以连接缘的长度为584mm,与第一拼接边缘11在连接缘的垂线方向的投影高为997mm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片材的有效使用面积为1.55m2,则需要材料的总面积为1.75m2(参见附图2所示),材料利用率为88.57%。
21.若将微透镜膜软模具的第一拼接边缘11与连结缘相垂直设置时,且每组槽体21的中心线连线与连接缘的垂线的夹角为6度,在将微透镜膜软模具的第一拼接边缘11的长度也设置为997mm时,为了确保能得到有效使用面积为1.55m2的片材,则连结缘的长度需要设置为634mm,则需要材料的总面积为1.90m2,材料利用率为81.5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型微透镜膜软模具能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
22.参见附图3所示,在基材层1的位于第一拼接边缘11的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缺口111,第一缺口111沿着第一拼接边缘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缺口111的横截面呈矩形,在基材层1的位于第二拼接边缘12的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缺口121,任意一个拼接
型微透镜模具的第一缺口111能与另一个拼接型微透镜模具的第二缺口121的形状相匹配。在第一缺口111处依次设置有若干卡接块3,第二缺口121沿着第二拼接边缘1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缺口121处依次设置有多个卡接片4,在两个微透镜模具相互拼合时,一个微透镜模具的各个卡接片4能分别与另一个微透镜模具的各个卡接块3相卡合。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片4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止挡部41和上止挡部42,上止挡部42的横截面为弧形,并向远离侧止挡部41的方向延伸。因而,能够确保在各个微透镜模具相互拼合时的连接稳定性。
23.在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粘贴软胶的软胶设置部5,软胶设置部5位于基材层1的上表面,并向基材层1的下表面的方向凹陷,凹陷的深度与软胶的厚度一致,本实施例中的软胶设置部5的凹陷深度为45μm。因而,在将两个微透镜膜软模具相互拼合时,通过在软胶设置部5贴上软胶,在确保拼接稳定的同时,确保在接缝处的软胶的上表面与基材层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拼接边缘11与第二拼接边缘12的外表面还分别设置有隔离层6,隔离层6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层6可设置于第一拼接边缘11和第二拼接边缘12的外侧面,也可设置在软胶设置部5的表面,因而,在两块微透镜模具相拼合时,在隔离层6的作用下能确保二者相互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粘性。
2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