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养殖 大黄鱼 离岸 海水 太阳能


1.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


背景技术:

2.深远海的养殖设施围网、网箱、养殖工船在作业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电,设施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我国沿海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如果能将其利用转化为电能为海上的鱼类养殖供能,长久而言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顺应了当今碳中和碳达峰的环保理念。
3.目前海上的大型养殖设施不少,但是利用海洋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大型海洋养殖设施设计案例很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提供平台所需电能;中控模块,用于对平台各模块进行控制以及储存备用电能;潜降模块,用于控制平台的升降,使平台工作于养殖和晒网两种模式;所述养殖模块,用于鱼类的投喂和起捕;所述潜降模块包括位于上部的平台结构、位于中部的支撑结构和位于下部的浮力结构,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平台结构的上方,所述养殖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下方,所述中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平台结构的中部。
6.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平台结构上表面被设置为发电区、停车区、控制室和休息区,所述发电区围绕布置在所述控制室外周的三个方位,所述休息区和停车区位于控制室外周剩下的一个方位,所述中控模块设置在控制室内部。
7.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包括光伏阵列、蓄电池和逆变器,所述光伏阵列通过支柱固定在所述平台结构的发电区内,所述光伏阵列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和外部电路连接。
8.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浮力机构包括由若干hdpe管组装成的浮力主体和若干排水泵和注水泵,所述排水泵和注水泵均设置在平台结构上,所述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浮力主体内部连通,所述注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浮力主体内部连通。
9.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浮力主体的外部套设有防腐刚性管道框架。
10.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养殖模块包括
自动投饵机、拉网机、渔网、集鱼管道、起捕区和起捕装置,所述自动投饵机、拉网机均布置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渔网设置在支撑结构下方,所述集鱼管道的入口设置在渔网内,所述集鱼管道的出口设置在起捕区内,所述起捕装置设置在起捕区。
11.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起捕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可升降的起捕网笼,所述起捕网笼通过缆绳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起捕网笼外周设有分级网孔。
12.在上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通过高压电缆和海岛设施连接,实现与电网并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具有以下优点:
14.1、养殖方式的创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充分利用海上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此外,远程自动投喂 诱捕系统养殖过程减少了养殖工人的需求,基本实现智能化养殖。
15.2、能源利用模式的创新:产生电能储存并利用。用于周围海岛的开发,解决孤立海岛的能源问题。
16.3、设施构造的创新:框架结构采用hdpe 钢材质制成的圆管,可上升和下降。管道中间注水下沉,排空海水就可上浮。整个光伏发电平台覆盖在养殖网箱上方,减弱网箱的局部光照。既满足了大黄鱼怕光的特性,又很好解决生物附着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的本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实施例的本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系统原理图。
19.图3是实施例中养殖平台处于正常养殖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实施例中养殖平台处于集鱼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实施例中养殖平台处于起捕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太阳能发电模块;2、中控模块;3、潜降模块;4、养殖模块;5、平台结构;6、支撑结构;7、浮力结构;8、发电区;9、停车区;10、控制室;11、休息区;12、光伏阵列;13、蓄电池;14、逆变器;15、高压电缆;16、浮力主体;17、排水泵;18、注水泵;19、自动投饵机;20、拉网机;21、渔网;22、集鱼管道;23、起捕区;24、起捕装置;25、固定架;26、起捕网笼;27、缆绳;28、分级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

2所示,本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离岸智能大黄鱼养殖平台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1,用于提供平台所需电能;中控模块2,用于对平台各模块进行控制以及储存备用电能;潜降模块3,用于控制平台的升降,使平台工作于养殖和晒网两种模式;养殖模块4,用于鱼类的投喂和起捕;潜降模块3包括位于上部的平台结构5、位于中部的支撑结构6和位于下部的浮力结构7,太阳能发电模块1设置在平台结构5的上方,养殖模块4设置在支撑结构6的下方,中控模块2设置在平台结构5的中部。
25.具体的说,平台结构5上表面被设置为发电区8、停车区9、控制室10和休息区11,发电区8围绕布置在控制室10外周的三个方位,休息区11和停车区9位于控制室10外周剩下的一个方位,中控模块2设置在控制室10内部。停车区9不仅仅只作为停车使用,还可以供小型直升机等作为停机场使用。这样当养殖平台近陆地使用时可以作为停车实用,远洋使用时,可以通过小型直升机停机场。
26.太阳能发电模块1包括光伏阵列12、蓄电池13和逆变器14,光伏阵列12通过支柱固定在平台结构5的发电区8内,光伏阵列12和蓄电池13连接,蓄电池13连接到控制室10内,并通过控制室10与各个模块连接,实现对各个模块的供电,蓄电池13通过逆变器14和外部电路连接,具体是通过高压电缆15和海岛、岸上的电力设施并网。通过太阳能发电模块1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务。当有阳光时,逆变器14将光伏阵列12所发的直流电逆变成正弦交流电,产生的交流电可以直接供给交流负载,然后将剩余的电能输入电网,或者直接将产生的全部电能并入电网。在没有太阳时,负载用电全部由电网供给。
27.浮力机构包括由若干hdpe管组装成的浮力主体16和若干排水泵17和注水泵18。浮力主体16的外部套设有防腐刚性管道框架,起到支撑和防腐双重作用,有利于延长浮力主体16的使用寿命。排水泵17和注水泵18均设置在平台结构5上,排水泵17的进水口与浮力主体16内部连通,注水泵18的出水口和浮力主体16内部连通。通过设置注水泵18和排水泵17,养殖平台可以实现养殖和晒网两个工作状态:当养殖平台由养殖工作状态转换为晒网工作状态时,需要养殖平台上浮,此时通过控制室10控制排水泵17启动,hdpe管中的压舱水被不断排出,养殖平台上浮至晒网工作状态;当养殖平台由晒网工作状态转换养殖工作状态时,需要养殖平台下沉,此时通过控制室10控制注水泵18启动,向hdpe管中注入压舱水,养殖平台下沉至养殖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注水泵18和排水泵17可以为同一水泵,在切换工作状态时使水泵的进出水切换方向即可。
28.结合附图3

5具体地说,养殖模块4包括自动投饵机19、拉网机20、渔网21、集鱼管道22、起捕区23和起捕装置24,自动投饵机19、拉网机20均布置在支撑结构6上,渔网21设置在支撑结构6下方,集鱼管道22的入口设置在渔网21内,集鱼管道22的出口设置在起捕区23内,起捕装置24设置在起捕区23。起捕装置24包括固定架25和可升降的起捕网笼26,起捕网笼26通过缆绳27连接在固定架25上,起捕网笼26外周设有分级网孔28。
29.如图3所示,在正常养殖时,仅自动投饵机19投放饵料即可;如图4、5所示,当需要起捕时,通过控制室10控制自动投饵机19投放饵料将鱼群吸引至水面,在鱼群摄食期间,控制拉网机20将渔网21向上拉起,将鱼群赶至集鱼管道22,鱼群通过集鱼管道22的入口进入起捕区23,进入起捕区23后缓慢将起捕装置24从起捕区23底部升起,将鱼限制在起捕网笼26中,网笼边侧设置分级孔,可以让小规格鱼类游出网笼,留下大规格商品鱼。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