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16: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种植 隐性 农作物 不育 油菜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明是在保证制种地父本花粉量足够的前提下,单位面积上拥有足够合理多的母本株数,相对传统父母本行比为1︰6等行距制种模式,该技术父本没有占用1/7的制种地,即相对增加了1/7的土地种植母本,因此,单位面积上的母本植株数得到了增加,从而增加制种产量。母本宽窄行种植父本插栽,既增加了母本植株的群体量,又使父、母本在制种地的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避免油菜中后期个体间相互遮阴,利于通风,透光等田间植株生长环境的改善,便于母本及父本个体农艺性状的生长,同时,父本插栽于母本宽行又能使父本植株的花粉更加均匀地向四周的母本植株扩散,从而提高制种产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种的种植方法中包括育苗、父母本选择宽窄行种植模式移栽、大田管理和收获种子四个过程,所述试点整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在油菜制种基地选择试验地,试验设置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3次重复,共划分为18个小区。s2:对18小区,进行土壤翻犁,并在试验小区土壤中施加基肥,每个试点小区中的基肥施加比例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18个小区位置相互间隔1米,且每个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为21平方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3个重复试验的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育苗过程及步骤如下:z1:苗床整地必须精细,做到表土平整细碎、干湿适度。苗床150cm宽开厢,沟深15

~20cm,厢沟宽20

~30cm。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可以做成平厢。z2:每66.7

苗床用过磷酸钙2.5kg或者复合肥5kg、腐熟圈肥100kg,加适量灰肥作底肥,锄入土中,使其与表层土拌合,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杆沤制的农家肥。z3:父本每20

苗床地播种20g,母本每100

苗床地播种100g。父、母本分厢定量稀撒匀播。将种子拌合草木灰或细泥沙分2次~3次均匀撒播。播种后分别将父、母本包装袋埋于各自苗床地内作标记。z4:播种后用秸杆盖好苗床,待种子发芽后立即揭覆盖物。干旱时经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雨多时注意理沟排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过程中母本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父本插种于母本宽行中,宽窄行种植模式包括如下部分:1):母本采用宽窄行种植,母本株距17

20

,宽行行距60

,窄行行距30

40

,父本以80

100

的株距种植于母本宽行中;2):按照父本的株距设置五组处理方式,分别为:处理a:父本株距50

;处理b:父本株距80

;处理c:父本株距110

;处理d:父本株距140

;处理e:父本株距180

插栽,并设置有对照ck组:父母本按常规等行距1:6行比模式种植,行距均为45

,窝距15


3):在油菜到的蕾薹期采用挤浆法拔出母本行中可育株。m1:栽种过程中,苗龄35d左右即五叶一心期移栽,父本先播先移栽,母本后播后移栽。m2:每667m2施用腐熟圈肥1000~1500k氮磷钾复合肥20~30kg、磷肥25kg、硼肥0.5~1.0kg。氮肥用于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磷肥用于加速谷类作用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钾肥用于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以及提高植株的抗寒和抗病能力;硼肥用于提高植株的结实率和坐果率,调节植株内部的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m3:生长期间,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早施苗肥、施用腊肥,并结合中耕除草,每667kg/667m2追施清粪水1000kg~1500kg加尿素20kg分两次作浇施,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菜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采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n1:在下一年的5月中旬,对18个小区中的油菜籽进行采收。并记录油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参数包括有: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长、有效角果述等,称取18个试点小区中收获的油菜籽重量,进行记录和统计;n2:并从同一年的10月中旬开始,再次依次进行z1~z4、m1~m3和n1 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菜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收获采收过程,在n2步骤中,所采取的z1步骤中为:在油菜制种基地选择试验地,试验设置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3次重复,共划分为18个小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隐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制种产量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是在保证制种地父本花粉量足够的前提下,单位面积上拥有足够合理多的母本株数,相对传统父母本行比为1︰6等行距制种模式,该技术父本没有占用1/7的制种地,即相对增加了1/7的土地种植母本,因此,单位面积上的母本植株数得到了增加,从而增加制种产量。本发明中采用黔油早2号油菜品种制种为试验品种,采用改变父母本种植行比的方式,并与目前油菜制种传统上使用的1:6父母本行比种植方式,可以提高油菜制种的产量。可以提高油菜制种的产量。可以提高油菜制种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曾兵 肖华贵 林卫红 雷绍林 杨斌 唐容 王璐璐 张超 黄莎 粱峰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香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