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墨盒升级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墨盒 组件 打印机 用于 升级


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墨盒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参照图1所示,用于包装打印机墨盒的包装组件一般包括固定件1'和盒体2',固定件1'开设有安装腔11'和固定件窗口12',盒体 2'上开设有与固定件窗口12'对应的盒体窗口21'。组装时,将墨盒3'安装于固定件1'的安装腔11',使墨盒3'上的芯片31'暴露于固定件窗口12',再将固定件1'安装于盒体2',使固定件窗口12'暴露于盒体窗口21'。当需要对墨盒3'的芯片31'进行升时,直接通过盒体窗口21'、固定窗口12'对芯片 31'进行升级,其不用拆开盒体2'即可对芯片31'进行升级。但是升级设备在对芯片31'进行升级之前,需将整个带有包装的墨盒3'固定安装在升级设备上后才进行升级。
3.然而,现有技术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中,其固定件的固定件窗口所在面与盒体窗口所在面存在较间隙,升级设备为了固定墨盒的位置,其夹持部件会直接对盒体窗口所在面及其相对面进行夹持,而由于固定件窗口所在面与盒体窗口所在面存在较大间隙,因此,在夹持力的作用下,盒体窗口所在面会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对盒体的外表面造成破损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盒升级包装组件,用于包装墨盒,所述墨盒包括转接芯片,所述墨盒升级包装组件包括:
7.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墨盒,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贯通于所述安装腔,用于使所述转接芯片暴露于所述固定件之外;
8.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固定件,所述盒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贯通于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窗口对应设置;
9.其中,在升级过程中,所述第一窗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还具有顶面,所述顶面开设有第三窗口,所述第三窗口贯通于所述安装腔及所述第一窗口。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窗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墨盒的宽度,所述第一窗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墨盒的高度。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窗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墨盒的宽度,所述第三窗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墨盒的长度。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腔,各所述安装腔并列排布,每一个所述安装腔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窗口和一个所述第三窗口。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件本体和隔离件,所述安装腔开设于所述固定件本体,所述隔离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本体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腔之间。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支撑所述墨盒的凹部。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开设有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二窗口,所述盖体的一侧与所述主体连接。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窗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转接芯片的宽度,所述第二窗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转接芯片的高度。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二窗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窗口设置。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通过升级设备对墨盒的转接芯片进行升级时,升级设备为了固定墨盒的位置,其夹持部件会直接对第二窗口所在的盒体外表面及与其相对外表面施力,但是在升级过程中,所述第一窗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进而减少了第一窗口所在侧面与第二窗口所在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对第二窗口所在盒体外表面施力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20.图1为现有技术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的立体解图。
23.图4为图3中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24.图5为图3中的墨盒安装于固定件时的立体图。
25.图6为图3中的墨盒、固定件安装盒体内时的立体图。
26.图7为图3中的固定件安装于盒体时的剖视图。
27.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
28.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固定件安装盒体内时的立体图。
29.图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件安装于盒体时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识:
31.1、固定件;101、第一侧面;102、第二侧面;103、第三侧面;104、第四侧面;105、顶面;106、底面;107、第一窗口;108、第三窗口;11、固定件本体;111、安装腔;12、隔离件;13、支撑部;2、盒体;201、第一内表面;202、第二内表面;203、第二窗口;21、主体;211、容纳腔;22、盖体;3、墨盒;31、保护罩;311、保护罩本体;311a、保护罩窗口;312、卡接部;32、打印头壳体;321、打印头本体;321a、安装部; 322、原芯片;322a、原芯片触点;323、盖板;33、转接芯片;331、芯片本体;332、第一触点;333、第二触点;334、第三触点;34、墨囊; 341、墨囊本体;341a、出墨口;342、盖件;343、墨囊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35.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该墨盒 3包括保护罩31、打印头壳体32、转接芯片33和墨囊34。墨囊34包括墨囊本体341、盖件342和墨囊芯片343,墨囊本体341开设有容墨腔,该容墨腔用于容纳墨水。墨囊本体341的底部还开设有出墨口341a,出墨口341a用于输出墨水。盖件342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盖合于墨囊本体341,使容墨腔被密封,避免墨水泄漏。墨囊芯片343贴设于墨囊本体341的一侧面,并且墨囊芯片343还具有墨囊芯片触点。墨囊芯片343用于存储墨囊34内的墨水量信息,进而根据打印的情况计算出墨水用量,获得墨囊 34中剩余的墨水量,并将该剩余墨水量信息储存在墨囊芯片343内,待图像形成设备读取到墨囊芯片343显示的墨量为0的信息后,提示墨尽,提配用户更换墨囊34。
36.打印头壳体32包括打印头本体321、原芯片322和打印头(图中未示出),打印头本体321开设有安装部321a,用于安装墨囊34。打印头设置于打印头本体321的底部,用于进行打印操作。原芯片322设置于打印头本体321的侧部靠底面的位置,原芯片322上具有多个原芯片触点322a。在墨囊34装入打印头壳体32内时,墨囊本体341位于安装部321a。墨囊 34可拆卸安装于打印头壳体32内,用于为打印头提供墨水,当墨囊34 内的墨水消耗殆尽时,即可从打印头壳体32中取出进行更换。
37.转接芯片33包括芯片本体331、第一触点332和第二触点333,第一触点332设置于芯片本体331的一端,第三触点334设置于芯片本体331 的另一端,第二触点333位于第一触点332和第三触点334之间。在使用墨盒3时,第一触点332与打印头壳体32的原芯片触点322a一一对应进行电连接,转接芯片3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部321a内壁,使第三触点334 与墨囊芯片343的触点进行电连接。
38.保护罩31包围并扣合于打印头壳体32和墨囊34,用于保护打印头不被损坏。具体地,保护罩31包括保护罩本体311、卡接部312和硅胶垫(图中未示出)。卡接部312与保护罩本体311相连并位于保护罩本体311的上部。在不需要使用墨盒3时,将安装有墨囊34的打印头壳体32安装到保护罩31中,使墨囊34与保护罩31上的卡接部312相互抵接,实现固定,使保护罩31包围并扣合于打印头壳体32及墨囊34。当需要使用墨盒 3时,向外掰动卡接部312,使卡接部312与墨囊34脱离接触即可。
39.进一步地,保护罩本体311的侧部还开设有保护罩窗口311a,当墨囊 34、转接芯片33、打印头壳体32及保护罩31组合在一起时,转接芯片 33的第二触点333通过保护罩窗口311a暴露于保护罩31之外。当对转接芯片33、墨囊芯片343进行升级时,升级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保护罩窗口 311a与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333进行电连接,实现对转接芯片33、墨囊芯片343进行升级,无需从打印头壳体32取出墨囊34后再对墨囊芯片 343进行升级,避免了墨囊芯片343多次取出造成与转接芯片33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40.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升级包装组件的立体分解图。该墨盒升级包装组件包括固定件1和盒体2。固定件1开设有安装腔111和第一窗口107,安装腔111用于容纳及固定墨盒3,第一窗口 107位于固定件1的侧面并贯通于安装腔111,用于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 33的第二触点333完全暴露于固定件1之外。盒体2开设有容纳腔211和第二窗口203,容纳腔211用于容纳固定件1,第二窗口203与第一窗口 107对应设置并贯通于容纳腔211,用于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333完全暴露于盒体2之外。其中,在墨盒升级过程中,第一窗口107 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优先地,第一窗口107所在的侧面与其相对侧面的距离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与其相对内表面的距离相同。
41.当墨盒3安装于固定件1的安装腔111时,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 333的位置与固定件1的第一窗口107对应设置,即,保护罩窗口311a所在面与固定件1的第一窗口107所在面对应且平行设置,这样即使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直接夹持保护罩31,由于墨盒3已安装入固定件1中,固定件1的第一窗口107所在侧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内表面之间间隙较小,可以保证保护罩窗口311a所在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面间隙也小,不会造成第二窗口203所在面的破损。
42.同时参照图3和参照图4所示,图4为图3中的固定件的立体图。固定件1包括固定件本体11,固定件本体11具有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 102、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顶面105和底面106,第一侧面101 与第二侧面102相对设置,第三侧面103和第四侧面104相对设置,底面 106和顶面105相对设置。安装腔111开设于固定件本体11,第一窗口107 开设于第一侧面101。盒体2包括主体21,主体21具有第一内表面201 和第二内表面202,第一内表面201和第二内表面202相对设置,容纳腔 211开设于主体21,第二窗口203开设于第一内表面201。在组装时,将墨盒3安装于固定件1的安装腔111内,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33朝向第一窗口107,参照图5所示;再将安装有墨盒3的固定件1放入盒体2的容纳腔211内,使第一窗口107朝向第二窗口203,参照图6所示,进而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33暴露于盒体2之外,方便对墨盒的墨囊芯片、转接芯片进行升级处理。其中,第一侧面101到第二侧面102的距离与第一内表面201到第二内表面202的距离相同,参照图7所示。
43.由于固定件1在放置于盒体2内前,墨盒3已固定安装于固定件1内,此时,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333暴露于的保护罩窗口311a中。当固定件1放置于盒体2中时,其配合关系如图7所示,固定件1的第一侧面101至第二侧面102的距离d1与盒体2的第二窗口203所在第一内表面201与第二内表面202的距离d2相等,即d1=d2。由于d1=d2,可以减小第一窗口107所在面即第一侧面101与第二窗口203所在内表面的间隙,在对墨盒3的转接芯片33进行升级时,由于升级设备需对墨盒3 的位置进行固定,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会直接对露出芯片的盒体2的第二窗口203所在外表面及其对立外表面直接施力,在升级过程中,第一
窗口 107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使第一窗口 107所在的第一侧面101对第二窗口203所在的表面具有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对盒体2施力而造成第二窗口203所在表面的破损。
44.参照图10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d1<d2,即固定件 1的第一侧面101至第二侧面102的距离d1小于盒体2的第二窗口203 所在第一内表面201与第二内表面202的距离d2,在升级过程中,第一窗口107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第一窗口107所在的第一侧面101对第二窗口203所在面具有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升级设备的夹持部件对盒体2施力而造成第二窗口203所在面的破损。
45.进一步地,固定件1的顶面105开设有第三窗口108,第三窗口108 贯通于安装腔111及第一窗口107,通过第三窗口108的设置,便于将墨盒3放置入安装腔111内。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窗口10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的宽度,第一窗口107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的高度。第三窗口108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宽度,第三窗口108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的长度。本技术通过第一窗口107及第三窗口108的结构设置,方便将墨盒3安装于安装腔 111内,同时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33完全暴露于固定件1之外。
4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的顶面105和第一侧面101均设有窗口,其顶面105开设有窗口是为了便于将墨盒3安装于安装腔111中,其第一侧面101开设有窗口是为了便于对转接芯片33进行升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中,固定件1的具体结构也可以稍作个修改,只要可以实现即能够固定墨盒3又便于对转接芯片33进行升级即可。同时,固定件1可以由珍珠棉材质制成,也可以由其他具有缓冲功能及固定功能的柔性材料制成,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8.继续参照图4所示,固定件本体11开设有多个安装腔111,各安装腔 111并列排布,每个安装腔111对应设有一个第一窗口107和一个第三窗口108。固定件1还包括隔离件12和支撑部13,隔离件12连接于固定件本体11并位于相邻两个安装腔111之间,支撑部13设置于安装腔111内,用于支撑墨盒3的凹部。
49.继续参照图6所示,盒体2还包括盖体22,盖体22的一侧与主体21 连接,并能够绕其连接处转动,用于盖合于主体21的容纳腔211的开口处。
50.具体地,第二窗口20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宽度,第二窗口20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高度,使墨盒3的转接芯片33能够完全暴露于盒体2之外,方便对墨盒3的芯片进行升级。
51.进一步地,主体2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窗口203,每个第二窗口203 对应一个第一窗口107设置。
52.组装时,将墨盒3安装于安装腔111内,使墨盒3的保护罩窗口311a 位置与第一窗口107位置对应,且至少露出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333;再将安装好墨盒3的固定件1放置于盒体2中,使保护罩窗口 311a、第一窗口107与第二窗口203的位置对应设置,通过第二窗口203 至少暴露出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333,完整的组合图如图6所示。这样,在升级时,无需拆下盒体2,并将墨盒3取出后再进行升级,升级设备的升级触针可以直接通过露出转接芯片33第二触点333的第二窗口203、第一窗口107及保护罩窗口311a对转接芯片33进行升级,由于转接芯片33 的第一触点332与墨囊芯片343的墨囊芯片触点相连接,对转接芯片33 进行升级即完成对墨囊芯片343的升级。且在升级过程中,第一窗口107 所在的
平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可有效防止升级设备夹持部件对盒体2施力造成第二窗口203所在面破损。
53.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墨盒3包括保护罩31和打印头壳体32和转接芯片33。打印头壳体32包括打印头本体321、盖板323、原芯片和打印头(图中未示出)。打印头本体321开设有容墨部,该容墨部用于容纳墨水。盖板323通过焊接等方式盖合于打印头本体321,使容墨部被密封,避免墨水泄漏。打印头设置于打印头本体321的底部,用于进行打印操作。原芯片(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打印头本体321的底部。转接芯片33用于存储打印头壳体32内的墨水量信息,进而根据打印的情况计算出墨水用量,获得打印头壳体32中剩余的墨水量,并将该剩余墨水量信息储存在转接芯片33内,待图像形成设备读取到转接芯片33显示的墨量信息为0的信息后,提示墨尽,提示客户更换墨盒,并且转接芯片33上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54.保护罩31包围并扣合于打印头壳体32,用于保护打印头不被损坏。具体地,保护罩31包括保护罩本体311、卡接部312和硅胶垫(图中未示出)。卡接部312与保护罩本体311相连并位于保护罩本体311的上部。在不需要使用墨盒3时,打印头壳体32与保护罩31上的卡接部312相互抵接,实现固定,使保护罩31包围并扣合于打印头壳体32;当需要使用墨盒3时,向外掰动卡接部312,使卡接部312与打印头壳体32脱离。
55.进一步地,保护罩31还开设有保护罩窗口311a,当打印头壳体32、转接芯片33、保护罩31组合连接时,转接芯片33的第一触点与打印头壳体32的原芯片(图中未示出)的原芯片触点连接,且转接芯片33的二触点位置与保护罩窗口311a的位置对应设置。
56.参照图9所示,在墨盒3装入固定件1的安装腔111中时,墨盒3的保护罩窗口311a与固定件1的第二窗口203对应,且至少露出墨盒3的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再将安装好墨盒3的固定件1放置于盒体2中,保护罩窗口311a、固定件的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203对应设置,使第二窗口203至少露出转接芯片33的第二触点,在升级时,无需拆下盒体2并将墨盒3取出后再进行升级,升级设备的升级触针直接通过露出转接芯片 33的第二触点的第二窗口203、固定件的第一窗口及保护罩窗口311a对转接芯片33进行升级。墨盒3的保护罩窗口311a的所在面与固定件1的第一窗口107所在面即第一侧面101平行,且在升级过程中,第一窗口107 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窗口203所在的内表面具有接触状态,进而可有效防止升级设备夹持部件对盒体2施力而造成第二窗口203所在面的破损。
5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