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纸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4-30 09: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墙纸 室内装修 装置
一种墙纸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纸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墙纸也称为壁纸,是一种用于裱糊墙面的室内装修材料,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材质不局限于纸,也包含其他材料。因为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墙纸为了方便运输、节约空间会把墙纸卷在一个套筒上,因为从工厂到买家装修,墙纸长期处于被卷起的状态,等到买家装修时,将墙纸进行伸展时墙纸会出现一定的弯曲,因为墙纸不够平整,将墙纸贴墙时需要对墙纸做调整,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墙纸裁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墙纸裁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纸裁切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l”形,所述本体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本体内部底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本体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前后两侧壁面均开设有圆形孔,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大转轴,所述大转轴的侧壁与本体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壁面相互贴合,所述大转轴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小圆柱,所述大转轴上的两组小圆柱相远离一端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组所述轴承的侧壁分别与本体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前后两端壁面上圆形孔对应位置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大转轴的顶部设置有小转轴,所述小转轴的后侧壁面设置有圆挡板,所述圆挡板前侧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挡板上圆形孔对应位置壁面与一组轴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小转轴侧壁后端与圆挡板上轴承上的圆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挡板的后侧壁面固定安装一组小圆柱,所述本体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本体内部后侧壁面上矩形槽对应位置顶部壁面和圆挡板上小圆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一组矩形通孔,所述本体后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本体内部后侧壁面上的矩形通孔延伸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后侧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槽上对应位置壁面均与t型块上壁面相互贴合,所述支撑杆的后侧壁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推杆贯穿本体后侧壁面上的矩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的上矩形通孔内部,所述t型块底部壁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支撑杆顶部壁面左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通过支撑杆上的圆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隔板上圆形通孔对应位置壁面与压条对应位置侧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顶部壁面与支撑杆内部顶部壁面相互贴合,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小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压条从小弹簧顶部的孔贯穿小弹簧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刀片。

作为优选,所述压条贯穿支撑杆上的圆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的底部,且压条的底部壁面与刀片的顶部壁面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刀片的刀口呈自后侧底部向前端顶部的倾斜状。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顶部壁面与支撑杆底部壁面左侧相互贴合,所述刀片的右侧壁面与固定块的左侧壁面相互贴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纸裁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墙纸裁切装置,因为墙纸被卷在套筒上,所以要将圆挡板向上移动,给出小转轴与本体内部底面之间足够的空间,把套筒套在小转轴的侧壁上,放开圆挡板,因为大弹簧的弹性,所以套筒上的墙纸会与本体内部底面相互贴合,拉动墙纸,使墙纸的底面与大转轴的侧壁贴合,因为墙纸是长期处于被卷起的状态,所以拉伸墙纸时,墙纸有一点弯曲,通过套筒外侧壁上的墙纸与本体内部底面相互挤压,再通过墙纸和大转轴的侧壁贴合使墙纸呈“s”形,有效的将弯曲的墙纸给拉直,方便后续的贴墙工作,无需对墙纸做调整,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该墙纸裁切装置,把墙纸向左侧拉动,当拉动至需要的长度时,将推杆向后拉动,支撑杆会沿着t型槽向下移动,向下按动压条,压条与刀片相互固定连接,所以刀片也会向下移动,压条将墙纸进行裁切,因为橡胶块将墙纸给压住,将墙纸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裁切时刀片拉扯墙纸,影响裁切效果,达到了方便裁切的效果。

(3)、该墙纸裁切装置,因为刀片的刀口是自后侧底部想前端顶部的倾斜状,对墙纸进行裁剪时,刀口的后侧先接触墙纸,先对墙纸的后侧进行裁剪,刀片逐渐向下移动,刀口渐渐对墙纸前侧进行移动裁切,使裁切效果更好更准确,达到了裁切效果更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纸裁切装置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纸裁切装置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转轴和小转轴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条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本体、2t型槽、3大转轴、4小圆柱、5轴承、6小转轴、7圆挡板、8大弹簧、9推杆、10支撑杆、11t型块、12固定块、13橡胶块、14压条、15隔板、16小弹簧、17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一种墙纸裁切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呈“l”形,本体1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t型槽2,本体1内部底面开设有弧形槽,本体1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前后两侧壁面均开设有圆形孔,本体1内部设置有大转轴3,大转轴3的侧壁与本体1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壁面相互贴合,大转轴3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小圆柱4,大转轴3上的两组小圆柱4相远离一端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轴承5,轴承5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两组轴承5的侧壁分别与本体1上弧形槽对应位置前后两端壁面上圆形孔对应位置侧壁相互固定连接,大转轴3的顶部设置有小转轴6,小转轴6的后侧壁面设置有圆挡板7,圆挡板7前侧壁面开设有圆形孔,圆挡板7上圆形孔对应位置壁面与一组轴承5侧壁固定连接,小转轴6侧壁后端与圆挡板7上轴承5上的圆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圆挡板7的后侧壁面固定安装一组小圆柱4,本体1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矩形槽,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大弹簧8,大弹簧8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大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本体1内部后侧壁面上矩形槽对应位置顶部壁面和圆挡板7上小圆柱4的侧壁固定连接,本体1内部后侧壁面开设有一组矩形通孔,本体1后侧设置有推杆9,推杆9通过本体1内部后侧壁面上的矩形通孔延伸本体1的内部,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后侧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t型块11,t型槽2上对应位置壁面均与t型块11上壁面相互贴合,支撑杆10的后侧壁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孔,推杆9贯穿本体1后侧壁面上的矩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10的上矩形通孔内部,t型块11底部壁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块13,橡胶块13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支撑杆10顶部壁面左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支撑杆10的顶部设置有压条14,压条14通过支撑杆10上的圆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10的内部,支撑杆1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隔板15上圆形通孔对应位置壁面与压条14对应位置侧部固定连接,隔板15的顶部壁面与支撑杆10内部顶部壁面相互贴合,隔板15的底部设置有小弹簧16,压条14从小弹簧16顶部的孔贯穿小弹簧16的内部,小弹簧16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支撑杆10的底部设置有刀片17,压条14贯穿支撑杆10上的圆形通孔延伸至支撑杆10的底部,且压条14的底部壁面与刀片17的顶部壁面相互固定连接,刀片17的刀口呈自后侧底部向前端顶部的倾斜状,刀片17的顶部壁面与支撑杆10底部壁面左侧相互贴合,刀片17的右侧壁面与固定块12的左侧壁面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因为墙纸被卷在套筒上,所以要将圆挡板7向上移动,给出小转轴6与本体1内部底面之间足够的空间,把套筒套在小转轴6的侧壁上,放开圆挡板7,因为大弹簧8的弹性,所以套筒侧壁上的墙纸会与本体1内部底面相互贴合,拉动墙纸,使墙纸的底面与大转轴3的侧壁贴合,因为墙纸是长期处于被卷起的状态,所以拉伸墙纸时,墙纸有一点弯曲,通过套筒外侧壁上的墙纸与本体1内部底面相互挤压,再通过墙纸和大转轴3的侧壁贴合使墙纸呈“s”形,有效的将弯曲的墙纸给拉直,把墙纸向左侧拉动,当拉动至需要的长度时,将推杆9向后拉动,支撑杆10会沿着t型槽2向下移动,橡胶块13将墙纸给压住,将墙纸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裁切时刀片17拉扯墙纸,影响裁切效果,向下按动压条14,压条14与刀片17相互固定连接,所以刀片17也会向下移动,压条14将墙纸进行裁切,因为刀片17的刀口是自后侧底部想前端顶部的倾斜状,对墙纸进行裁剪时,刀口的后侧先接触墙纸,先对墙纸的后侧进行裁剪,刀片17逐渐向下移动,刀口渐渐对墙纸前侧进行移动裁切,使裁切效果更好更准确。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