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半钢捞渣钒合金化的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13: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合金 炼钢 冶炼 特别 工艺

1.本发明属于提钒炼钢冶炼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钢捞渣钒合金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含钒铁水提钒后的半钢,每100~500kg的钢渣中含钒量占8~12%。含钒钢渣随半钢在脱硫、炼钢工序分别流失到脱硫渣、钢渣中,造成钒资源流失,无法正常回收利用,同时攀钢目前钢筋钢钒合金化成本受钒合金价格的影响也一直较高,二者一直未得到有效根治、解决。
3.因此,急需针对含钒钢渣钒资源流失,钢筋钢钒合金化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含钒钢渣钒资源流失,钢筋钢钒合金化成本高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手段是:结合攀钢钒生产工艺特点,提供一种半钢捞渣钒合金化的方法,该方法以含钒半钢捞渣为原料,合金化冶炼步骤依次包括:半钢捞渣制作,捞渣钒合金化和lf钒氮合金化三个过程。
6.进一步地,所述半钢捞渣原料的准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7.a.将含钒半钢渣冷却至常温,然后破碎并筛分;
8.b.筛分后所得的筛下物返回提钒炉作为半钢覆盖剂使用;所得的筛上物作为钢筋钢钒合金化原料备用。
9.其中,所述含钒半钢渣是指提钒转炉后的半钢渣和/或半钢脱硫前的渣;
10.所述破碎的要求是,获得粒度≤50*50mm的块料;
11.所述筛分的要求是,筛下物粒度≤2mm,筛上物粒度>2mm。
12.进一步地,所述捞渣钒合金化过程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3.a.转炉出钢前2~5min,向钢包加入150~800kg捞渣,捞渣加完后转炉出钢;
14.b.出钢过程进行硅锰合金化;
15.c.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
16.d.出钢结束后,向钢包加白灰200~300kg;
17.进一步地,所述lf钒氮合金化过程满足以下条件:
18.a.lf进站吹氩加热化渣3~5min,待渣化透后取样分析钒含量,当分析结果钢水中的钒成分低于钢种判钢规格下限时,采用80#钒铁对钒进行微调至钢种规格内,其他成分同步调整到判钢成分要求范围;
19.b.lf合金钒含量在钢种判钢规格范围内时,喂入钒氮线120~280m。
20.其中,所述喂入钒氮线的过程中,若出现喂线量不足的情况,按每炉钢每差15米钒氮线补加5kg 80#钒铁方式补加钒铁。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降低了半钢钒资源流失,实现了含钒半钢捞渣资源化高效利用,显著降低了钢筋钢生产成本,对提钒炼钢企业降低半钢钒资源流失,实现含钒半钢捞渣资源化高效利用,降低钒合金化成本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钒半钢捞渣用于钢筋钢钒合金化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半钢捞渣制作,捞渣钒合金化和lf钒氮合金化三个过程。
23.进一步地,所述半钢捞渣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4.a.将含钒半钢渣冷却至常温,然后破碎并筛分;
25.b.筛分后所得的筛下物返回提钒炉作为半钢覆盖剂使用;所得的筛上物作为钢筋钢钒合金化原料备用。
26.其中,所述含钒半钢渣是指提钒转炉后的半钢渣和/或半钢脱硫前的渣;
27.所述破碎的要求是,获得粒度≤50*50mm的块料;
28.所述筛分的要求是,筛下物粒度≤2mm,筛上物粒度>2mm。
29.进一步地,所述捞渣钒合金化过程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30.a.转炉出钢前2~5min,向钢包加入150~800kg捞渣,捞渣加完后转炉出钢;
31.b.出钢过程依次进行硅锰合金化;
32.c.转炉出钢过程全程吹氩,改善出钢过程捞渣钒还原的动力学条件;
33.d.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控制转炉下渣,降低钢包渣氧化性,提高捞渣钒的还原率;
34.e.出钢结束后,向钢包加白灰200~300kg,提高钢包渣碱度,进一步降低钢包渣氧化性,改善捞渣在钢包内的钒还原条件;
35.f.钢包渣厚控制在50~80mm以内,以防止渣量大氧化性高,在lf工序加热时影响捞渣钒的进一步还原。
36.进一步地,所述lf钒氮合金化过程满足以下条件:
37.a.lf进站吹氩加热化渣3~5min,待渣化透后取样分析钒含量,当分析结果钢水中的钒成分低于钢种判钢规格下限时,采用80#钒铁对钒进行微调至钢种规格内,其他成分同步调整到判钢成分要求范围。
38.b.lf合金成分调整后,喂入钒氮线120~280m。该过程是进行钒氮合金化,能够强化钢筋钢性能。
39.其中,所述喂入钒氮线的过程中,若出现喂线量不足的情况,按每炉钢每差15米钒氮线补加5kg 80#钒铁方式补加钒铁。如此可以提高成品钒含量,保障钢筋钢力学性能。
4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41.实施例1炼制钢筋钢牌号为hrb400的钢
42.一、半钢捞渣制作
43.1、在提钒转炉炉后用捞渣机将含钒半钢渣捞至渣罐中,自然冷却至常温。
44.2、将冷却后的捞渣运输至破碎间,破碎成粒度40*40mm的块料,并进行筛分,粒度≤2mm的粉料筛下物返回提钒炉作为半钢覆盖剂重复使用,粒度>2mm的筛上物作为成品捞
渣运输至炼钢炉料仓,作为钢筋钢钒合金化原料备用。
45.二、捞渣钒合金化
46.1、转炉出钢前5min,根据hrb400钢筋钢钒含量要求,每炉定量向钢包内加入600kg捞渣,捞渣加完后转炉再出钢。
47.2、出钢过程依次进行硅锰合金化。
48.3、转炉出钢过程全程吹氩,并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同时出完钢后向钢包内加白灰210kg,钢包渣厚控制在80mm以内。
49.三、lf钒氮合金化
50.1、lf进站吹氩加热化渣5min,待渣化透后取样分析钒含量,hrb400钢种钒含量要求0.020%~0.040%,采用80#钒铁对钒进行微调至钢种规格内,其他成分同步调整到判钢成分要求范围内。
51.2、lf合金成分调整完后,根据hrb400钢筋钢钒含量要求,喂入钒氮线220mm,进行氮合金化,强化钢筋钢性能。
52.3、钒氮线喂线时,出现卡线、断线等异常,造成喂线量不足时,按每炉钢每差15米钒氮线补加5kg 80#钒铁方式,计算补加钒铁,提高成品钒含量,保障钢筋钢力学性能。
53.4、实施后成品钒含量0.031%,满足钢种判钢钒含量0.020%~0.040%的要求,铸坯轧材性能屈服强度451.25mpa,抗拉强度625mpa,强屈比1.38,屈屈比1.05,均超过钢种轧材性能要求,并优于原工艺铸坯轧材性能。
54.实施例2炼制钢筋钢牌号为hrb400b

p的钢
55.一、半钢捞渣制作
56.1、在提钒转炉炉后用捞渣机将含钒半钢渣捞至渣罐中,自然冷却至常温。
57.2、将冷却后的捞渣运输至破碎间,破碎成粒度≤50*50mm的块料,并进行筛分,粒度<2mm的粉料筛下物返回提钒炉作为半钢覆盖剂重复使用,粒度>2mm的筛上物作为成品捞渣运输至炼钢炉料仓,作为钢筋钢钒合金化原料备用。
58.二、捞渣钒合金化
59.1、转炉出钢前4min,根据hrb400b

p钢筋钢钒含量要求,每炉定量向钢包内加入700kg捞渣,捞渣加完后转炉再出钢。
60.2、出钢过程依次进行硅锰合金化。
61.3、转炉出钢过程全程吹氩,并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同时出完钢后每炉向钢包内加白灰250kg,钢包渣厚控制在80mm以内。
62.三、lf钒氮合金化
63.1、lf进站吹氩加热化渣4.5min,待渣化透后取样分析钒含量,hrb400b

p钢种钒含量要求0.025%~0.045%,根据分析结果,采用80#钒铁对钒进行微调至钢种规格内,其他成分同步调整到判钢成分要求范围内。
64.2、lf合金成分调整完后,根据hrb400b

p钢筋钢钒含量要求,喂入钒氮线270mm,进行氮合金化,强化钢筋钢性能。
65.3、钒氮线喂线时,出现卡线、断线等异常,造成喂线量不足时,按每炉钢每差15米钒氮线补加5kg 80#钒铁方式,计算补加钒铁,提高成品钒含量,保障钢筋钢力学性能。
66.4、实施后成品钒含量0.033%,满足钢种判钢钒含量0.020%~0.040%的要求,铸
坯轧材性能屈服强度457.36mpa,抗拉强度627mpa,强屈比1.45,屈屈比1.08,均超过钢种轧材性能要求,并优于原工艺铸坯轧材性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