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1: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精准选择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


背景技术:

2.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血小板活化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在血栓性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我国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每年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接近100万例,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这是因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相较于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具有价格便宜、使用依从性高、出血风险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
3.值得注意的是,氯吡格雷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剂量的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抗血小板作用并不相同。20%以上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后,其血小板聚集能力并没得到有效的抑制,残余的高血小板活性(high residual platelet reactivity,hrpr)使得这部分患者仍处于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等高风险状态中。显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不可预测性给临床工作带来了阻扰和挑战,如果可以事先预估氯吡格雷疗效,就有机会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也就有机会对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抗血小板策略。
4.氯吡格雷药物基因学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可能,但尚有亟待提升之处。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它需要在肝内经过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生物转化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才能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中cyp2c19参与氯吡格雷氧化代谢的两个步骤。因此,假若患者携带有cyp2c19功能缺失位点(loss

of

function allele,lof)则该酶的活性可能会下降,使得氯吡格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减少,从而抗血小板作用减弱。研究发现接近60%的冠心病患者携带有cyp2c19 lof位点,并从细胞内分子水平、血小板功能、围手术期事件以及长期预后四个层面证实cyp2c19*2和*3lof位点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另外,虽然东亚人群携带cyp2c19 lof位点频率远高于欧美人群,但是同样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其事件率并不增加、甚至还低于欧美人群,或许是因为人群内在的血小板活性不同。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但并不直接影响血小板;而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除了与药物有关,还和血小板本身活性有关。对于我国冠心病患者,如果仅依据cyp2c19基因型指导治疗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患者需要更换氯吡格雷,不仅过度而且不精准。2020年acc会议公布的tailor

pci研究也表明单纯依赖cyp2c19基因型不足以指导个体化血小板治疗,该研究是迄今规模最大的评估使用cyp2c19基因检测来指导选择抗血小板策略,研究人群包括东亚患者,结果未达到阳性终点。因此,预测氯吡格雷疗效成为个体化选择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的“卡脖子”技术。
5.专利申请cn202110305967.0公开了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该模型包括对受检对象的年龄、基础血小板活性和cyp2c19
基因型三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数据输入单元、赋值单元、疗效预测单元和报告输出单元,依据上述各单元构建abc评分系统,按照总分为7分计,若abc评分≤3分,氯吡格雷可作为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抗血小板;若abc评分≥4分,可选择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联用或者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利伐沙班联用。该模型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精准选择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预测氯吡格雷疗效结果精准可靠,能够在抗栓获益和出血风险中取得平衡。但是,该模型中基础血小板活性指标需要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酶诱导的血凝块强度,这会限制和影响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因为,不少医院不具备该仪器,另外仪器厂家也会不一样;为此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普遍、统一的指标用于反映患者内在血栓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及其应用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现有的cyp2c19基因型因素结合患者年龄和纤维蛋白原,构建精准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genefa评分模型,预测效果好。
9.所述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包括数据输入单元、赋值单元、疗效预测单元和报告输出单元,依据上述各单元构建genefa评分系统;其中,
10.所述数据输入模块采集录入受检对象的cyp2c19基因型(cyp2c19 genotype,gene)、年龄(age,a)、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三个独立危险因素数据并保存;所述的cyp2c19基因型选自无cyp2c19 lof位点、一个cyp2c19 lof位点和两个cyp2c19 lof位点中的一种。
11.所述赋值模块包含并列的cyp2c19基因型子单元、年龄子单元和纤维蛋白原子单元,所述的赋值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赋值:
12.所述cyp2c19基因型子单元中,若cyp2c19基因型为无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0;若cyp2c19基因型为一个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1;若cyp2c19基因型为两个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2;
13.所述年龄赋值子单元中,若年龄≤60岁,则得分为0;若年龄≥61岁,则得分为1;
14.所述纤维蛋白原单元中,若纤维蛋白原值>310mg/dl,则得分为1,反之则得分为0。
15.所述疗效预测单元接受所述赋值模块的赋值,并根据赋值的总得分进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预测;依据数据输入单元、赋值单元、疗效预测单元和报告输出单元构建的评分系统为genefa评分系统,其中赋值模块给出的赋值总得分为4分计:
16.若genefa评分≤2分,则预估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可接受,氯吡格雷作为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抗血小板;
17.若genefa评分≥3分,则预估氯吡格雷反应差,选择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联用或者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利伐沙班联用抗血小板。
18.所述的报告输出单元将疗效预测单元的预测信息输出。
19.进一步地,所述受检对象为长期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患者。
20.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在选择适用血
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中的应用。
21.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模型精准选择平衡患者缺血和出血风险的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
22.进一步地,若genefa评分≤2分,氯吡格雷作为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抗血小板。
23.进一步地,若genefa评分≥3分,选择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联用或者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利伐沙班联用抗血小板。
24.进一步地,
25.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选择剂量范围为:45~90mg bid;
26.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联用时各组分的用量范围分别为:氯吡格雷75mg qd、西洛他唑50~100mg bid po;
27.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利伐沙班联用时各组分的用量范围分别为:氯吡格雷75mg qd、利伐沙班2.5mg bid。
28.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上述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在评估所选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带来的缺血和出血风险中的应用。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0.(1)本发明前期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是介导氯吡格雷治疗患者残留高血小板活性的内在机制,该指标相较于前期提出的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具为简便、普遍且统一,更有利于临床推广。纤维蛋白原是临床凝血检验中唯一能够实现标准化的指标,即便是使用不同试剂在不同仪器上测定,都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31.(2)本发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除cyp2c19基因型之外,患者的年龄和纤维蛋白原也是预测氯吡格雷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这三个独立危险因素对氯吡格雷疗效具有叠加作用,相较于现有的单纯依赖cyp2c19基因型预测氯吡格雷疗效,其预测结果更加精准可靠。另外,上述三个因素在临床上均可快速检测,简便快捷。
32.(2)本发明的模型属于上游预测而不是事后评价,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精准选择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平衡患者缺血和出血风险,可以有效避免围手术期出现抗栓药物疗效不充分现象。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发明中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的评价体系;
34.图2是我国人群cyp2c19 lof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影响呈量效关系;
35.图3是本发明中预测氯吡格雷疗效的模型与氯吡格雷治疗后残留高血小板活性(hrpr)的关系图;
36.图4为本发明中预测氯吡格雷疗效的模型与一年缺血性事件(mace)的相关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39.现有技术中,cyp2c19基因型只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导致其活性药物浓度出现差异,不足以预测氯吡格雷疗效。本发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药物的抗血小板作用除与药物有关外,还和患者及内在血栓活性有关,整合患者临床因素如龄、纤维蛋白原(内在血栓活性指标)和cyp2c19基因型,构建了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更好预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精准指导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的选择。
40.所构建的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包括对受检对象的cyp2c19基因型(cyp2c19 genotype,gene)、年龄(age,a)、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三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数据输入单元、赋值单元、疗效预测单元和报告输出单元,依据上述各单元构建genefa评分系统;其中,
41.所述数据输入模块采集录入受检对象的cyp2c19基因型、年龄和纤维蛋白原三个独立危险因素数据并保存;所述cyp2c19基因型选自无cyp2c19 lof位点、一个cyp2c19 lof位点和两个cyp2c19 lof位点中的一种;
42.所述赋值模块包含并列的cyp2c19基因型子单元、年龄子单元和纤维蛋白原子单元,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赋值:
43.所述cyp2c19基因型子单元中,若cyp2c19基因型为无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0;若cyp2c19基因型为一个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1;若cyp2c19基因型为两个cyp2c19 lof位点,则得分为2;
44.所述年龄赋值子单元中,若年龄≤60岁,则得分为0;若年龄≥61岁,则得分为1;
45.所述纤维蛋白原单元中,若纤维蛋白原值>310mg/dl,则得分为1,反之则得分为0;
46.所述疗效预测单元接受所述赋值模块的赋值,并根据赋值的总得分进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预测,按照总分为4分计:
47.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
48.若genefa评分≤2分,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可选择氯吡格雷,价格便宜且出血风险低;
49.若genefa评分≥3分,血小板p2y
12
受体抑制剂可选择替格瑞洛,或者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联用,或者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利伐沙班联用。
50.适用对象:需要长期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
51.所需检测:
52.①
检测cyp2c19基因型,需要同时检测*2位点和*3位点;
53.若基因型为cyp2c19*1/*1,则为野生型,无携带cyp2c19 lof;
54.若基因型为cyp2c19*1/*2或者*1/*3,则为携带1个cyp2c19 lof;
55.若基因型为cyp2c19*2/*2或者*2/*3或者*3/*3,则为携带2个cyp2c19 lof。
56.②
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这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也是凝血检验中唯一能够实现标准化的指标,即便是使用不同试剂在不同仪器上测定,都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用clauss法测定参考品或可溯源的质控品时,不同试剂的结果之间一致性非常好,甚至来自
于不同实验室的结果之间差异都不显著,从这一点说,参加室间质评时,如果是基于clauss方法,而且在本机上有较好的定标,那么至少纤维蛋白原这一项是不该失控的。因此有利于推广应用。
57.构建上述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模型的过程如下:
58.①
研究显示决定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最终因素是残留的血小板活性,而不仅是药物对血小板活性抑制的比例,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还需要考虑患者内在的血栓活性。
59.②
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单独使用cyp2c19基因型指导个体化p2y
12
受体抑制剂的选择不够准确。
60.③
不同人群cyp2c19 lof对氯吡格雷疗效影响的效力存在差异,东亚人群cyp2c19 lof影响效力较低且存在量效关系。研究显示,cyp2c19*2和cyp2c19*3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率明显相关,中国冠心病患者携带cyp2c19*2等位基因的频率达53.7%,携带cyp2c19*3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有10.5%,二者都是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影响作用无明显差别;研究还发现2个lof携带者(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1个lof携带者(cyp2c19*1/*2和cyp2c19*1/*3)(57.6%
±
22.9%比48.2%
±
25.2%,p=0.008),而未携带lof者(cyp2c19*1/*1)的血小板聚集率最低(38.6
±
22.7%比48.2%
±
25.2%,p<0.001)(图3

4)。
61.④
将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临床因素、生化因素以及cyp2c19基因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1),结果显示年龄、纤维蛋白原以及cyp2c19基因型是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残留高血小板活性(hrpr)的独立危险因素,故确立genefa评分模型用于预测氯吡格雷疗效,根据or值给予相应赋值。
62.表1
[0063][0064]

比较genefa评分模型与单纯依赖cyp2c19基因型预测氯吡格雷疗效,以hrpr和一年的缺血性事件为终点,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genefa评分模型auc明显优于cyp2c19基因型(表2和图4)。
[0065]
表2
[0066]
[0067][006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中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