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这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条件,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063892.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挡板、斜撑杆和支撑墩,所述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插杆一和插槽一,所述插杆一与插槽一对称设置,其中之一的所述挡板上的插杆一与另一块挡板上的插槽一连接,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插槽二和插杆二,所述插槽二与插杆二对称设置,且其中之一的挡板上的插杆二与另一块挡板上的插槽二连接;
3.上述装置在假设时,当挡板底部的插杆嵌入地面时,不便于在侧壁连接其他挡板,如需在侧面连接其他挡板需要在插杆嵌入地面之前将侧壁的挡板连接在一起,但此时不便于将多个挡板同时嵌入地面,在施工上造成的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包括挡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挡板的端面与所述支撑组件铰接,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正上方;
7.所述第一挡板其中一侧形成有三个第一凸起,三个所述第一凸起呈条带状纵向设置,三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与两个第一凹槽的一侧形成有两个第二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适配,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其向背的第一凸起适配;
8.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形成有三个第三凸起,三个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凸起对应设置,三个所述第三凸起之间形成有两个第三凹槽,两个第三凹槽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9.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第四凸起,两个第四凸起之间形成有第四凹槽所述两个第四凸起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凹槽适配,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三凸起适配;
10.所述第二挡板其中的一个侧壁形成有插杆,与所述插杆向背的侧壁形成有插槽,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槽对应设置,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槽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柱,所述接地柱的底部呈椎体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墩,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板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墩铰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墩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桩,所述接地桩的底部呈椎体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墩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在挡板的两边设置相互适配的凸起与凹槽,在连接时,可将挡板纵向的嵌入地面,相对应的凸起与凹槽相互限位,通过凹槽与凸起之间的适配,便于将两个设置于底部的相邻的挡板快速连接,大幅度的缩短了架设挡板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其中一个侧面示意图;
20.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另一个侧面示意图;
21.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板其中一个侧面示意图;
22.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挡板另一个侧面示意图;
23.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与支撑组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
28.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包括挡板100和支撑组件200,挡板100的端面与支撑组件200铰接,挡板100包括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第二挡板102设置于第一挡板101的正上方;
29.如图1和图6所示,具体实施时,通过挡板100与支撑组件200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基坑侧壁的支撑,第一挡板101与第二挡板102重叠放置,且设置第一挡板101正上方的第二挡板102的顶部可以根据基坑高度叠加多个第二挡板102。
30.第一挡板101其中一侧形成有三个第一凸起104,三个第一凸起104呈条带状纵向设置,三个第一凸起104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105,与两个第一凹槽105的一侧形成有两个第二凸起106,两个第二凸起106分别与两个第一凹槽105适配,两个第二凸起106之间形成有
第二凹槽107,第二凹槽107与其向背的第一凸起104适配;
31.如图2

3所示,具体实施时,先将一个第一挡板101嵌入地面,再将另一个第一挡板101的第二凸起106嵌入至于其相邻的第一凹槽的内部,第一凸起104嵌入第二凹槽107的内部,此时再次连接其他挡板时,再将一个第一挡板101的第一凸起104嵌入前一个第二凹槽107的内部,此时设置于底部的第一挡板101可以依次纵向嵌入至地面,可以使挡板快速假设。
32.第一挡板101的顶部形成有三个第三凸起108,三个第三凸起108分别与三个第一凸起104对应设置,三个第三凸起108之间形成有两个第三凹槽109,两个第三凹槽109与两个第一凹槽105连通;
33.第二挡板102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第四凸起110,两个第四凸起110之间形成有第四凹槽111两个第四凸起110分别与两个第三凹槽109适配,第四凹槽111与第三凸起108适配;
34.如图1

5所示,具体实施时,当第一挡板101的顶部连接第二挡板102时,第四凸起110嵌入至第三凹槽109内,第三凸起108嵌入至第四凹槽111的内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01与第二挡板102纵向连接。
35.第二挡板102其中的一个侧壁形成有插杆112,与插杆112向背的侧壁形成有插槽113,插杆112与插槽113对应设置,插杆112与插槽113适配;
36.当两个相邻的第二挡板水平排布时,通过将其中一个挡板的插杆112嵌入相邻的另一个挡板的插槽113的内部,从而使得两个相邻的第二挡板102连接。
37.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01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柱103,接地柱103的底部呈椎体设置,便于接地柱103嵌入地面,对挡板100形成更好的支撑。
38.进一步的,第一挡板101与第二挡板102可拆卸连接,便于快速安装与拆除。
39.进一步的,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杆201和支撑墩202,支撑杆201的一端与挡板100铰接,支撑杆201的另一端与支撑墩202铰接,支撑组件200余挡板100形成三角形结构,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40.进一步的,支撑墩202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桩203,接地桩203的底部呈椎体设置,通过接地桩203将支撑墩202固定。
41.进一步的,支撑墩202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04,在对挡板进行拆除时,通过把手204将接地桩203拔出,便于挡板100的拆除。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