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需要增大向电池组件输入的充电电流。举例而言,电子设备包括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口连接的主板以及与主板连接的电池组件,主板用于将充电接口输入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输出至电池组件,在此过程中,主板升高充电电流,以能够对电池组件快速充电。但是,较高电流容易使主板发热,甚至使电子设备发热,不利于主板正常工作,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4.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5.可充电电芯;
6.电池保护板,与所述可充电电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用于降低所接收的充电电压和升高所接收的充电电流,并输出至所述可充电电芯。
7.可选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可插拔地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接收所述主板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8.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并联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可充电电芯之间。
9.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包括电荷泵电路和降压斩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10.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保护电路和充放电线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及电流采样电阻;
11.所述开关单元及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串联于所述充放电线路,所述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流采样电阻及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根据所述电压和所述电流采样电阻的总电阻值确定所述充放电线路的电流,根据所述电流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或断开所述充放电线路与所述可充电电芯。
12.可选地,所述电流采样电阻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精密电阻,所述精密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5毫欧~1.5毫欧。
13.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结构相同且反向连接的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包括第一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包括第二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寄生二极管的导通方向和所述第二寄生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
14.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线路包括与所述可充电电芯的正极连接的第一线路,和与所述可充电电芯的负极连接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线路连接;
15.所述电池保护板包括第一供电端、第二供电端和第三供电端,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三供电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
16.在充电时,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三供电端接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17.在放电时,所述可充电电芯通过所述第一供电端和所述第二供电端输出电压和电流;和/或所述可充电电芯向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将所述可充电电芯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转换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端和所述第三供电端输出。
18.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连接的通信端,所述通信端用于与所述主板的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给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转换。
19.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包括电量计,用于检测所述可充电电芯的电量;
20.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包括第一信号线,所述电量计包括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通信端连接。
21.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22.充电接口;
23.主板,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及
24.上述提及的任一种所述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池保护板与所述主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板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25.可选地,所述主板设有连接于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电池保护板之间的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所述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用于降低所接收的充电电压和升高充电电流,并输出至所述电池保护板。
26.可选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可充电电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输送至所述可充电电芯。
27.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电池仓。
2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由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设于电池保护板,这相较于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设于主板而言,使升高的充电电流的流通路径由主板至可充电电芯缩短为由电池保护板至可充电电芯,这样利于减少主板发热,提高充电效率,利于实现对电池组件的快速充电,避免电子设备发热,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0.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组件的结构框图;
32.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框图;
33.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示意图;
34.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框图;
35.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示意图;
36.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示意图;
37.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保护板的局部电路图;
38.图9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框图;
39.图10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充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1.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42.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3.在快充技术中,通过增加充电电流可加快充电速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口连接的主板、与主板连接的电池组件。其中,电池组件包括可充电电芯和与可充电电芯连接的电池保护板。主板设有降压升流变换电路,用于降低由充电接口输出的充电电压,且升高由充电接口输出的充电电流,而后输出至电池保护板,并由电池保护板输出至可充电电芯,以对可充电电芯快速充电。
44.但是,由于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设于主板,这使得升高后的充电电流流经主板和电池保护板,最后输送至可充电电芯。根据i2r可知,这会产生较多的热损耗,而主板设置有cpu、电源管理模块、系统模块等多个元器件,这更容易使主板发热,影响主板正常工作,甚至使电子设备发热,不利于用户体验。
45.基于上述缺陷,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
阐述:
4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ipad、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以手机作为示例。
47.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电子设备100包括:充电接口110、主板120及电池组件130。
48.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机身150,充电接口110设于机身150。示例性地,充电接口110包括但不限于:mini usb(mini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micro usb接口、dock接口、lightning接口及type-c接口。机身150形成有容纳腔,主板120和电池组件130组装于机身150的容纳腔。
49.主板120与充电接口110连接,用于接收充电接口110输入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示例性地,主板120设有cpu、电源管理模块、系统模块等元器件,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工作。
50.电池组件130的电池保护板与主板120连接,用于接收主板120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这样实现对电池组件130充电。电池组件130还可向主板120输出电压和电流,以供主板120工作。此外,当电子设备100为其他电子设备反向充电时,电池组件130还可通过主板120向充电接口110输出电压和电流。
51.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组件130的结构框图,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结构框图。结合参考图2和图3,电池组件130包括可充电电芯131和电池保护板132,电池保护板132与可充电电芯131连接。电池保护板132包括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用于降低所接收的充电电压和升高所接收的充电电流,并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也即,电池保护板132的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接收主板120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且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对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变换后,使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以对可充电电芯131充电。其中,可充电电芯131的数目为一个或多个,当可充电电芯131的数目为多个时,多个可充电电芯131可串联或并联。
52.基于上述,由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设于电池保护板132,这相较于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设于主板120而言,使升高的充电电流的流通路径由主板120至可充电电芯131缩短为由电池保护板132至可充电电芯131,这样利于减少主板120发热,提高充电效率,利于实现对电池组件130的快速充电,避免电子设备100发热,提升用户体验。
5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包括高频开关,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工作时容易干扰电子设备100的天线等射频元件。倘若将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设在主板120,需要在主板120设置屏蔽罩,以屏蔽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产生的干扰信号,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不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电子设备100的机身150设有电池仓151,电池组件130设于电池仓151。通过将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设在电池保护板132,电池仓151可对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干扰信号起到阻挡作用。此外,可充电电芯131外包裹有金属壳,比如铝塑膜,能够起到屏蔽干扰信号的作用,通过金属壳与电池仓151配合作用,不会影响电子设备100的天线等射频元件正常工作。这样,不仅不用设置屏蔽罩,降低主板120的制造成本,还
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包括电荷泵电路和降压斩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这两种电路均易获取,容易实现降低充电电压和升高充电电流。
55.示例性地,电荷泵电路(charge pump电路)可以n倍的降压模式降低充电电压并升高充电电流。比如,向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入10v充电电压和3a充电电流,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5v充电电压和6a充电电流。比如,向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入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比如,向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入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和图3,电池组件130还包括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34,第一连接器134可插拔地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120连接,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134接收主板120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器134实现电池组件130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120之间传输电压和电流。基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设于电池保护板132,能够减少主板120的发热量,这使第一连接器134与主板120之间的接触发热量降低,因而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130可包括较少数目的第一连接器134,比如电池组件130包括一个第一连接器134,这利于减少电池保护板132和主板120的尺寸,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
57.当可充电电芯131需要较低的充电功率时,示例性地,参考图4所示的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示意图,第一降压升流电路的数目为一个,由充电接口110向主板120输出10v充电电压和3a充电电流,10v充电电压和3a充电电流经由第一连接器134输出至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对10v充电电压和3a充电电流进行转换,并输出5v充电电压和6a充电电流至可充电电芯131。也即,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功率为30w,这能够实现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快速充电。
58.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结构框图。当可充电电芯131需要较高的充电功率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并联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连接器134与可充电电芯131之间。其中,至少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并联连接。每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的充电电流汇流后,再输入至可充电电芯131,以对可充电电芯131进行快速充电。
59.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示意图。
60.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6,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数目为两个,由充电接口110向主板120输入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经由第一连接器134后,以1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分别进入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经由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转换后,每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5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的充电电流汇流为10a,并以5v充电电压和10a充电电流给可充电电芯131充电,也即,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功率为50w,这能够实现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快速充电。
61.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7,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数目为两个,由充电接口
110向主板120输入2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2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经由第一连接器134后,以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分别输入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经由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转换后,每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两个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的充电电流汇流为10a,并以10v充电电压和10a充电电流给可充电电芯131充电,也即,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功率为100w,这能够实现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快速充电。
62.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保护板132的局部电路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电池保护板132还包括保护电路135和充放电线路136,保护电路135包括:保护控制单元137、开关单元138及电流采样电阻139。开关单元138及电流采样电阻139串联于充放电线路136,保护控制单元137与电流采样电阻139及开关单元138连接,用于检测电流采样电阻139上的电压,根据电压和电流采样电阻139的总电阻值确定充放电线路136的电流,根据电流控制开关单元138导通或断开充放电线路136与可充电电芯131。示例性地,保护控制单元137包括引脚cs和引脚vss,引脚cs和引脚vss分别与电流采样电阻139的两端连接,用于获取电流采样电阻139两端的电压,并确定电流采样电阻139两端的电压差,也即电流采样电阻139上的电压。保护控制单元137将电流采样电阻139上的电压除以电流采样电阻139的总电阻值,得到充放电线路136的电流。一些实施例中,保护控制单元137响应于充放电线路136的电流超过阈值范围,控制开关单元138断开充放电线路136和可充电电芯131,以避免对可充电电芯131过充电或过放电。
63.在图8中,保护电路135的数目可为一级,保护电路135的数目还可为多级,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阻139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精密电阻,精密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5毫欧~1.5毫欧,比如可以为0.5毫欧、0.7毫欧、1毫欧、1.2毫欧或1.5毫欧等。精密电阻的电阻误差小,具有较高的精度,利于保护控制单元137精确地采集精密电阻上的电压,进而利于精确地检测充放电线路136的电流。
65.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开关单元138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q2,第一功率开关管q1包括第一寄生二极管d1,第二功率开关管q2包括第二寄生二极管d2,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第二功率开关管q2连接,且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二寄生二极管d2的导通方向相反。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功率开关管q1导通时,第一寄生二极管d1截止,第二功率开关管q2断开,第二寄生二极管d2导通,也即第一功率开关管q1与第二寄生二极管d2导通。当第二功率开关管q2导通时,第二寄生二极管d2截止,第一功率开关管q1断开,第一寄生二极管d1导通,也即第一寄生二极管d1与第二功率开关管q2导通。由于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二寄生二极管d2的导通方向不同,这样,通过保护控制单元137控制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q2中的一者导通时,使可充电电芯131通过充放电线路136输出电压和电流,或者使可充电电芯131通过充放电线路136接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66.示例性地,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q2均为n型功率开关管,第一功率开关管q1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第一寄生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一漏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q2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第二寄生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源极连接,负极与第二漏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q1的第一漏极与第
二功率开关管q2的第二漏极连接,第一源极和第二源极与充放电线路136连接。保护控制单元137的引脚do与第一栅极连接,引脚co与第二栅极连接。若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第二寄生二极管d2导通,可充电电芯131可接收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若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q2导通,可充电电芯131可向外输出电压和电流。此外,第一功率开关管q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q2还可为p型功率开关管,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阐述。
67.保护控制单元137还包括引脚vdd,与充放电线路136连接,可充电电芯131通过引脚vdd为保护控制单元137供电。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充放电线路136包括与可充电电芯131的正极连接的第一线路140,和与可充电电芯131的负极连接的第二线路141,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输出端vout与第一线路140连接。电池保护板132包括第一供电端p 、第二供电端p-和第三供电端usbin,第一供电端p 与第一线路140连接,第二供电端p-与第二线路141连接,第一供电端p 、第二供电端p-和第三供电端usbin连接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在充电时,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通过第二供电端p-和第三供电端usbin接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经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转换后,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以利于实现快充。在放电时,可充电电芯131通过第一供电端p 和第二供电端p-输出电压和电流,比如给主板120供电。和/或可充电电芯131向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电压和电流,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将可充电电芯131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转换后,通过第二供电端p-和第三供电端usbin输出,比如给负载较大的元器件供电,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反向充电。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电池保护板132还包括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连接的通信端,通信端用于与主板120的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用于接收电源管理电路输出的信号给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用于响应电源管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转换。示例性地,电源管理电路可以控制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调整电压的大小和/或电流的大小,以适用于慢速充电、快速充电及放电等应用场景。示例性地,通信端包括scl端和sda端。
70.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电池保护板132还包括电量计142,用于检测可充电电芯131的电量;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包括第一信号线144,电量计142包括第二信号线145,第二信号线145与第一信号线144连接,第二信号线145与通信端连接。示例性地,通信端包括scl端和sda端,scl端和sda端分别通过第二信号线145与电量计142的scl引脚和sda引脚连接,以及通过第一信号线144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scl引脚和sda引脚连接。如此,利于减少通信端的数目,进而减少电池保护板132的尺寸,利于提升终端设备的集成度。
71.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8,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还包括引脚en、引脚stat和引脚in_sys,这些引脚通过第一连接器134与主板120连接。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还包括ts引脚,与温度检测计ntc连接,用于检测电池保护板132的温度。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电量计142与电流采样电阻139连接,用于检测电流采样电阻139上的电压,根据电压、电流采样电阻139的总电阻值、以及充电时间确定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电量。电量计142通过引脚srp和引脚srn获取电流采样电阻139两端的两个电压,根据两个电压的压差和电流采样电阻139的总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根据充电电流
和充电时间的乘积确定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电量。同理,根据供电电流和供电时间的乘积确定可充电电芯131的供电电量。
73.图9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结构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主板120设有连接于充电接口110和电池保护板132之间的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用于降低所接收的充电电压和升高充电电流,并输出至电池保护板132。具体而言,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将降低的充电电压和升高的充电电流输出至电池保护板132,而后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同时,电池保护板132的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将降低的充电电压和升高的充电电流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通过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和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配合,能够提高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并且,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主板120和电池保护板132分别设置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和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这样平衡了主板120和电池保护板132的发热量,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而且使电子设备100适用于较高功率的快速充电。
7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9,电池组件130还包括第二连接器143,与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连接,第二连接器143的输出端和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的输出端连接后,与可充电电芯131连接,第二连接器143用于将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输出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输送至可充电电芯131。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器143接收经过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变换后的充电电流,而后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的充电电流汇合,再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这样以较大的充电电流为可充电电芯131充电,利于提升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
75.图10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考图10,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和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的数目均为一个。由充电接口110向主板120输入的2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5a充电电流分流为两路,使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输出至第一连接器134,使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输出至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由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转换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20v充电电压和2.5a充电电流由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转换后,向第二连接器143输出10v充电电压和5a充电电流。第二连接器143输出的5a充电电流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输出的5a充电电流汇流为10a充电电流,而后以10v充电电压和10a充电电流输出至可充电电芯131,也即,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充电功率为100w,这能够实现对可充电电芯131的快速充电。
76.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130及电子设备100,由于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设于电池保护板132,这相较于降压升流变换电路设于主板120而言,使升高的充电电流的流通路径由主板120至可充电电芯131缩短为由电池保护板132至可充电电芯131,这样利于减少主板120发热,减少热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利于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发热量。这样,还使第一连接器134的发热量降低,因此可以使用较少数目的第一连接器134,利于减小电池组件130和主板120的尺寸,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并且,将电池组件130设置在电池仓151,通过电池仓151和可充电电芯131的金属壳配合对第一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33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单独设置屏蔽罩,利于减少主板120的尺寸和降低成本,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还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4g、5g、wifi等通信性能。当充电功率较大时,可在电子设备100的主板120设置第二降压升流变换电路121,这样,平衡了主板120和电池保护板132的
热量,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
77.本公开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互为补充。
78.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