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8: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丝光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丝光机是棉纱线及棉织物在一定张力条件下用浓烧碱液处理并水洗除碱的设备。
3.现有公开号为cn10853217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纺织物丝光机,包括进口、出口和浸碱装置,浸碱装置包括碱槽、上压辊及下压辊,碱槽位于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下方,下压辊位于碱槽内,碱槽内部盛放有碱液。使用时,将纺织物位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将纺织物浸泡在碱液内,以实现对纺织物的处理。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碱液处理过程中,纺织物表面的毛絮会发生掉落,并与碱液发生混合,使用较长时间后,碱液内的毛絮逐渐累积,且不便于清理,易影响后续的纺织物的处理。
5.申请内容
6.为了改善碱液中的毛絮难以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包括碱槽,所述碱槽内设置有碱液,所述碱槽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位于碱液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筒内部设置有滤水板组,所述滤水板组位于水泵与滤网之间,所述滤水板组包括板体一及板体二,所述板体一与板体二均与滤筒内壁相连,所述板体一与板体二远离其与滤筒相连处的一端均朝向滤网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板体一远离其与滤筒相连处的一端与板体二相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打开水泵,利用水泵将夹杂有毛絮的碱液抽送至滤筒内,并通过滤网对毛絮进行过滤,且最终将过滤毛絮后的碱液再输送至碱槽内,从而实现对毛絮的过滤。
10.可选的,所述滤筒远离水泵的一端螺纹套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中部贯穿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滤网远离水泵的一端与端盖的端壁相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上拦截的毛絮较多后,可转动端盖,使得端盖与滤筒分离,此后即可人工将滤网自滤筒内取出,即可便于后续对滤网进行更换。
12.可选的,所述滤筒远离水泵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滤网适配插设至安装槽内,所述端盖封盖安装槽开口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安装至安装槽内,可实现滤网所处位置的固定,避免滤网在滤筒内四处碰撞,提升滤网位置状态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安装槽内壁及滤网端壁且用于将滤网朝向端盖推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在滤网安装完毕后处于压缩状态,当端盖旋离滤
筒后,弹性件恢复形变,即可将滤网顶出安装槽,提升了滤网拆卸的便捷性。
16.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弹性件位于容置孔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在压缩状态下可收纳至容置孔内,从而可避免弹性件在压缩状态过度形变。
18.可选的,所述容置孔内设置有内撑杆,所述内撑杆穿设弹性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支撑杆实现对弹性件内部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弹性件所处状态的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滤网侧壁固定设置有止转块,所述安装槽内侧壁开设有止转槽,所述止转块插设至止转槽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安装至安装槽内时,同时保持止转块插设至止转槽内,此后即可使得在后续转动端盖时,滤网虽然在弹性件作用下与端盖相抵接,但是在止转块作用下可使得滤网不会跟随端盖发生转动,从而提升了滤网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内壁转动连接有搅动叶片,所述导流罩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驱使搅动叶片转动的搅动电机。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动电机驱使搅动叶片转动,以将碱槽底部积覆的毛絮搅动、上浮,从而便于后续更全面的对碱槽内部的毛絮进行过滤。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5.1、碱槽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位于碱液的液面以下,水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滤筒,滤筒内部设置有滤网,滤筒内部设置有滤水板组,滤水板组位于水泵与滤网之间,滤水板组包括板体一及板体二,板体一与板体二均与滤筒内壁相连,板体一与板体二远离其与滤筒相连处的一端均朝向滤网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板体一远离其与滤筒相连处的一端与板体二相抵。使用时,打开水泵,利用水泵将夹杂有毛絮的碱液抽送至滤筒内,并通过滤网对毛絮进行过滤,且最终将过滤毛絮后的碱液再输送至碱槽内,从而实现对毛絮的过滤。
26.2、安装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安装槽内壁及滤网端壁且用于将滤网朝向端盖推动。弹性件在滤网安装完毕后处于压缩状态,当端盖旋离滤筒后,弹性件恢复形变,即可将滤网顶出安装槽,提升了滤网拆卸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滤网与滤筒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碱槽;11、碱液;12、水泵;13、导流罩;14、搅动叶片;15、搅动电机;16、滤筒;17、滤网;170、安装槽;18、止转块;180、止转槽;19、端盖;190、让位孔;2、滤水板组;21、板体一;22、板体二;3、弹性件;30、容置孔;31、内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参照图1,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包括碱槽1,碱槽1中空且顶部开口,碱槽1内部预先灌注有碱液11。碱槽1内壁通过支杆焊接
固定有水泵12,水泵12的进水端向下设置且位于碱液11的液面以下,水泵12的进水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3,导流罩13两端开口且下大上小,用于对碱槽1底部的碱液11及毛絮进行导流。导流罩13内壁还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搅动叶片14,且导流罩13内壁还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搅动电机15,搅动电机15用于驱使搅动叶片14转动,以对碱槽1底部的碱液11及毛絮进行搅动。
32.参照图1,水泵12的出水端向上设置,且水泵12的出水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筒16,滤筒16中空且两端开口,并与水泵12的出水端相连通。使用时,水泵12将导流罩13处的液体抽送至滤筒16内部进行过滤。
33.参照图1,滤筒16内部设置有若干滤水板组2,滤水板组2包括板体一21及板体二22,板体一21与板体二22均为橡胶材质且均通过胶水粘固于滤筒16内侧壁。板体一21与板体二22远离其与滤筒16相连处的一端均朝向滤网17倾斜设置,且板体一21靠近板体二22的一端与板体二22相抵,当碱液11输入滤筒16内部时可撑开板体一21及板体二22,当碱液11不流动时,板体一21与板体二22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可自动复位。
34.参照图2,滤筒16远离水泵1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70,安装槽170内适配插设有滤网17,以对毛絮进行过滤。滤网17侧壁焊接固定有止转块18,安装槽170内侧壁开设有止转槽180,止转块18插设至止转槽180内,以限制滤网17转动。滤筒16远离水泵12的一端螺纹套设有端盖19,端盖19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让位孔190,端盖19的边缘与滤网17相抵接,以限制滤网17自行脱离安装槽170。
35.参照图2,安装槽170的槽底还开设有容置孔30,容置孔30内放置有弹性件3,弹性件3为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滤网17及安装槽170,并用于将滤网17朝向端盖19处推动。容置孔30底壁还焊接固定有内撑杆31,内撑杆31穿设弹性件3,以实现对弹性件3的内部支撑,避免弹性件3过度弯曲。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丝光机的毛絮过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打开水泵12及搅动电机15,搅动电机15驱使搅动叶片14转动,以将碱槽1底部积覆的毛絮搅动、上浮,此后利用水泵12将夹杂有毛絮的碱液11抽送至滤筒16内,并通过滤网17对毛絮进行过滤,且最终将过滤毛絮后的碱液11再输送至碱槽1内,从而实现对毛絮的过滤。
37.当滤网17上拦截的毛絮较多后,可转动端盖19,使得端盖19与滤筒16分离,此后弹性件3恢复形变,即可将滤网17顶出安装槽170,即可便于后续对滤网17进行更换。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