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及冷凝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水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及冷凝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为达到1级能效,通常利用冷凝烟气中的水蒸气以实现能效提高的目的。因此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比普通热水器多一个排放冷凝水的接口。但绝大多数用户在购买热水器之前,并没有预留排冷凝水的管道,导致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购买量减少,从而减慢节能减排的推广。
3.为此,目前产品中主要采用雾化装置将冷凝水雾化后随烟气从烟管排出。然而,这种方式会导致排烟管中排出大量雾气,易造成其他用户的投诉,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在气温较低地方使用时,比如北方的冬天,带大量雾气的烟气刚排到出烟口就会变成水或冰,从而堵塞烟管,影响热水器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冷凝水控制装置,其无需排出冷凝水,有效回收利用冷凝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其无需排出冷凝水,有效回收利用冷凝水,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6.其技术方案如下:
7.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8.一种冷凝水控制装置,所述冷凝水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冷凝水管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工作腔的腔壁密封配合,并将所述工作腔分隔为第一分体腔和第二分体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分体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从所述第二分体腔中单向流入第一分体腔中;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接口中,用于控制冷凝水从所述第二接口中单向流入所述第二分体腔中;控制组件与进出水管,所述控制组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密封部在所述工作腔中往复移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中流出的冷凝水流至进出水管中。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控制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冷凝水控制过程中,当冷凝水管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启动控制组件,驱使第一密封部在工作腔内往复移动。其中,当第一密封部沿着朝第一接口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中的空间增大,形成一定的负压。由于第二控制阀允许冷凝水从第二接口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中,因此,第二接口中的冷凝水在负压作用下会单向吸入第二分体腔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中空间被压缩。又由于第一控制阀为单向流动控制,因此,第一分体腔中的冷凝水(即上次操
作蓄留的冷凝水)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一控制阀的作用下从第一接口压出,并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最终流入进出水管中,这样有效控制冷凝水回收利用,无需向外排出冷凝水和预留排冷凝水的通道,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密封部沿着远离第一接口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的空间被压缩。此时在第一控制阀的单向控制作用下,使得第二分体腔内的冷凝水压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中,以作为下次排出使用。
10.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工作腔间隔分布的操作腔,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一端可移动位于所述操作腔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操作腔连通的第三接口,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进出水管中的水流可选择地流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操作腔的腔壁密封配合,并将所述操作腔沿着所述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分隔为第三分体腔和第四分体腔,所述第四分体腔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分体腔连通的稳压口。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阀芯和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水端、出水端、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五接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阀芯运动,以使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分别在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之间对应切换连通,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均与所述进出水管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内设有滑槽,所述阀芯上设有至少三个分隔部,并与所述滑槽的槽壁之间依次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阀体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进水端两侧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阀芯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五接口依次连通,所述进水端、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接口依次连通;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阀芯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水端、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五接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接口依次连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水管中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水段、收缩段和喉道段,所述进水段的截面积s1大于所述喉道段的截面积s2,所述收缩段的截面积s3从所述收缩段靠近所述进水段一端至所述收缩段靠近所述喉道段一端呈减小趋势,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段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喉道段连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分体腔的一侧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分体腔的部分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控制阀装入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控制冷凝水从所述进水孔中单向流入所述安装槽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腔与所述操作腔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所述滑动件穿过的导向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向孔的孔壁密封配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第一单向阀或者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第二单向阀或者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
20.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21.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所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水控制装置,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管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冷凝水控制装置,在冷凝水控制过程中,当冷凝水管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启动控制组件,驱使第一密封部在工作腔内往复移动。其中,当第一密封部沿着朝第一接口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中的空间增大,形成一定的负压。由于第二控制阀允许冷凝水从第二接口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中,因此,第二接口中的冷凝水在负压作用下会单向吸入第二分体腔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中空间被压缩。又由于第一控制阀为单向流动控制,因此,第一分体腔中的冷凝水(即上次操作蓄留的冷凝水)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一控制阀的作用下从第一接口压出,并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最终流入进出水管中,这样有效控制冷凝水回收利用,无需向外排出冷凝水和预留排冷凝水的通道,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密封部沿着远离第一接口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的空间被压缩。此时在第一控制阀的单向控制作用下,使得第二分体腔内的冷凝水压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中,以作为下次排出使用。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更换式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凝水控制装置之间,用于过滤冷凝水。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中和装置,所述中和装置用于中和冷凝水的酸度。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水位检测器,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凝水管中的水位。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位于第一位置时冷凝水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位于第二位置时冷凝水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件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位于第一位置时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位于第二位置时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进出水管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水控制装置与冷凝水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凝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三。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0、冷凝水控制装置;110、壳体;111、第一接口;112、第二接口;113、第三接口;114、工作腔;1141、第一分体腔;1142、第二分体腔;115、操作腔;1151、第三分体腔;1152、第四分体腔;116、稳压口;117、隔板;1171、第三密封圈;1172、导向孔;120、移动组件;121、第一密封部;1211、第一密封圈;122、滑动件;1221、安装槽;1222、进水孔;123、第二密封部;1231、第二密封圈;124、第一控制阀;1241、第一单向阀;1242、第一阀座;12421、第一阀口;1243、第一弹簧;1244、第一封堵件;130、第二控制阀;131、第二单向阀;132、第二阀座;1321、第二阀口;133、第二弹簧;134、第二封堵件;140、控制组件;141、阀体;1411、滑槽;1412、第四接口;1413、第五接口;1414、第一开口;1415、第二开口;142、进水端;143、出水端;144、阀芯;145、分隔部;1451、第一通道;1452、第二通道;1453、第三通道;150、进出水管;151、进水段;152、收缩段;153、喉道段;200、冷凝器;210、冷凝水管;220、水位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一种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移动组件120、第二控制阀130、控制组件140和进出水管150。壳体110上间隔设有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第二接口112用于与冷凝水管210连通。壳体110内设有工作腔114。移动组件120包括第一密封部121和设置于第一密封部121上的第一控制阀124。第一密封部121与工作腔114的腔壁密封配合,并将工作腔114分隔为第一分体腔1141和第二分体腔1142。第一接口111与第一分体腔1141连通。第一控制阀124用于控制冷凝水从第二分体腔1142中单向流入第一分体腔1141中。第二控制阀130位于第二接口112中,用于控制冷凝水从第二接口112中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控制组件140用于驱使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中往复移动,并用于控制第一接口111中流出的冷凝水流至进出水管150中。
43.上述的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在冷凝水控制过程中,当冷凝水管210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启动控制组件140,驱使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其中,请参考图2,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朝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1142中的空间增大,形成一定的负压。由于第二控制阀130允许冷凝水从第二接口112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因此,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在负压作用下会单向吸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1141中空间被压缩。又由于第一控制阀124为单向流动控制,因此,第一分体腔1141中的冷凝水(即上次操作蓄留的冷凝水)在第一密封部121和第一控制阀124的作用下从第一接口111压出,并在控制组件140的作用下,最终流入进出水管150中,这样有效控制冷凝水回收利用,无需向外排出冷凝水和预留排冷凝水的通道,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请参考图1,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远离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1142的空间被压缩。此时在第一控制阀124的单向控制作用下,使得第二分体腔1142内的冷凝水压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1141中,以作为下次排出使用。另外,本冷凝水控制装置100无需用
户额外预留排冷凝水通道,大大方便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整机安装。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整机产品外观保持美观。
4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124可为第一单向阀1241,也可为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等。当第一控制阀124为第一单向阀1241时,其种类可为多种,例如:弹簧式、重力式、旋启式、塑料隔膜式等单向阀。其中,第一单向阀1241为弹簧式单向阀时,第一单向阀1241包括第一阀座1242、第一弹簧1243和第一封堵件1244。第一阀座1242上设有第一阀口12421,第一封堵件1244在第一弹簧1243的作用下,弹性封堵在第一阀口12421上。在具体安装过程中,第一阀口12421则朝向第二分体腔1142设置。当第一控制阀124为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时,比如:电磁阀、截止阀等。此时,第一控制阀124的开启和关闭均需根据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的移动方向而定,例如,感应到第一密封部121沿着远离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即朝向第二接口112移动)时,第一控制阀124被触发开启,使得第二分体腔1142中的冷凝水流入第一分体腔1141中。
45.同样,第二控制阀130可为第二单向阀131,也可为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等。当第二控制阀130为第二单向阀131时,其种类可为多种,例如:弹簧式、重力式、旋启式、塑料隔膜式等单向阀。其中,第二单向阀131为弹簧式单向阀时,第二单向阀131包括第二阀座132、第二弹簧133和第二封堵件134。第二阀座132上设有第二阀口1321,第二封堵件134在第二弹簧133的作用下,弹性封堵在第二阀口1321上。在具体安装过程中,第二阀口1321则背向第二分体腔1142设置。当第二控制阀130为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时,比如:电磁阀、截止阀等。此时,第二控制阀130的开启和关闭均需根据第二密封部123在工作腔114的移动方向而定,例如,感应到第二密封部123沿着朝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即远离第二接口112移动)时,第二控制阀130被触发开启,使得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
46.还需说明的是,控制组件140控制第一密封部121移动的方式可为丝杆传动控制,比如:第一密封部121上具有丝杆结构,通过电机等设备驱动丝杆转动,以使得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也可为电磁驱动方式,比如:控制组件140为电磁设备,第一密封部121上具有导磁或者永磁体等结构,通过改变磁场方向,以驱使第一密封部121进行往复移动。当然,控制组件140还可通过改变流体在壳体110中的上下进入方式,以实现第一密封部121上下两端具有压力差等,比如:通过控制组件140以使流体交替切换流入第一接口111和第三接口113中(此时,壳体110内还具有操作腔115,且表面还开设第三接口113)。
47.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壳体110内还设有与工作腔114间隔分布的操作腔115。移动组件12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密封部121的滑动件122。滑动件122一端可移动位于操作腔115内。壳体110上设有与操作腔115连通的第三接口113。控制组件140用于控制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可选择地流入第一接口111和第三接口113中。由此可知,控制组件140在驱使第一密封部121移动时,采用了改变流体在壳体110中的流入方式。当控制组件140控制水流从第一接口111中流入时,移动组件120的相对两端会存在一定的压力,推动第一密封部121远离第一接口111移动(即朝向第二接口112移动),此时,冷凝水则由第二分体腔1142中流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1141中。当控制组件140控制水流从第三接口113中流入时,水流通过推动滑动件122,使得第一密封部121朝向第一接口111移动(即远离第二接口112移动),此时,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吸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1141中的冷凝水也在
移动组件120的移动作用下,从第一接口111中排至进出水管150中,即这一阶段既实现吸冷凝水,又实现冷凝水的同步排出作业。此外,控制组件140利用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实现移动组件120移动,这样,冷凝水控制装置100无需额外提供动力,实现水动力的有效、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整机产品的能效。
48.具体地,以产生冷凝水最多的甲烷为例,燃气燃烧而成的水蒸气全部冷凝所产生的热效率为10.9%,一般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只能把45%~65%水蒸气冷却成冷凝水,即冷凝水产生的热效率为4.9%~7.1%。以20kw使用甲烷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来计算,根据化学反应式:
49.ch4 2o2=co2 2h2o
50.20kw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约2m3的甲烷产生4m3的水蒸气,按65%水蒸气冷凝成水,冷凝水的质量为:(36/16)(2
×
0.7174)
×
65%≈2.1(kg/h),每分钟冷凝水量2.1/60=35(g/min);(100%冷凝时每分钟冷凝水量才为54g/min)排水量极小。移动组件120也不需要一直在来回移动,只是间断工作就可以。而且相对于热水器一般8l/min的流量,占比不到1%;即使60kw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全部冷凝,冷凝水的质量为:
51.(36/16)(6
×
0.7174)
×
100%≈9.68(kg/h)≈161.3(g/min)=161.3(ml/min)
52.但是达到最大负荷时水流量不会只有8l/min的流量,按进水温度5度,出水温度65度,热效率108%,热水产率有36(l/min)/温升25度,实际出水量为36
×
25/(65

5)=15(l/min),只占比1.08%,直接排到进出水管150影响很小。
53.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移动组件120还包括连接于滑动件122上的第二密封部123。第二密封部123与操作腔115的腔壁密封配合,并将操作腔115沿着滑动件122的移动方向分隔为第三分体腔1151和第四分体腔1152。第四分体腔1152与第三接口113连通,壳体110上设有与第三分体腔1151连通的稳压口116。如此,当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在控制组件140的作用下从第三接口113中流入第四分体腔1152中时,会推动第二密封部123移动,压缩第三分体腔1151的空间。由于壳体110上设有稳压口116,因此,在压缩第三分体腔1151时,第三分体腔1151内的空气从稳压口116中排出,以保证第二密封部123在操作腔115内稳定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中稳定移动。
5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部123与操作腔115的腔壁密封配合应理解为:第二密封部123的周边与操作腔115的腔壁尺寸相适配,保证两者之间紧密贴合,避免水流从第二密封部123与操作腔115的腔壁之间发生泄漏。同样,第一密封部121与工作腔114的腔壁密封配合应理解为:第一密封部121的周边与工作腔114的腔壁尺寸相适配,保证两者之间紧密贴合,避免冷凝水从第一密封部121与工作腔114的腔壁之间发生泄漏。
55.具体地,请参考图1,第一密封部121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211,第一密封圈1211与工作腔114的腔壁密封配合。当然,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工作腔114的腔壁设计为光滑壁面,以提高第一密封圈1211与工作腔114的腔壁之间的滑动性。同样,第二密封部123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231,第二密封圈1231与操作腔115的腔壁密封配合。当然,在实际安装时,可将操作腔115的腔壁设计为光滑壁面,以提高第二密封圈1231与操作腔115的腔壁之间的滑动性。
5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与图5,控制组件140包括驱动件(未示出)、阀芯144和阀体141。阀体141上设有进水端142、出水端143、第四接口1412和第五接口1413。第四接口
1412与第五接口1413分别对应与第一接口111、第三接口113连通。阀芯144位于阀体141内。驱动件用于驱使阀芯144运动,以使进水端142与出水端143分别在第四接口1412、第五接口1413之间对应切换连通,即阀体141中存在两种连通状态:一、请参考图4,进水端142与第四接口1412连通,出水端143与第五接口1413连通;二、请参考图5,进水端142与第五接口1413连通,出水端143与第四接口1412连通。进水端142与出水端143均与进出水管150连通,这样使得控制组件140能利用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驱动移动组件120,又能将排出的冷凝水通过出水端143排至进出水管150中。请参考图1,当冷凝水管210中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驱动件驱使阀芯144运动,使得进水端142与第五接口1413连通,出水端143与第四接口1412连通。此时,水流依次流经进水端142、第五接口1413和第三接口113中,并最终流入操作腔115(即操作腔115中的第四分体腔1152中);接着,水流通过滑动件122推动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中移动,增大第二分体腔1142的空间和压缩第一分体腔1141的空间;然后,通过第一控制阀124和第二控制阀130的单向控制,将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吸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并将第一分体腔1141中的冷凝水压入第一接口111中;压入第一接口111中的冷凝水最终依次流经第四接口1412、出水端143和进出水管150中。
57.另外,请参考图2,驱动件驱使阀芯144再次运动,使得进水端142与第四接口1412连通,出水端143与第五接口1413连通。此时,进出水管150中部分水流依次流经进水端142、第四接口1412和第一接口111中,并最终流入第一分体腔1141;同时操作腔115内的水流也依次流经第三接口113、第五接口1413和进出水管150中,如此,使得移动组件120两端存在压力差。由于第一控制阀124为单向流动控制,此时第一控制阀124相对第二分体腔1142中的冷凝水而言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第一密封部121很容易在工作腔114内发生朝向第二接口112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分体腔1142中的冷凝水转移至第一分体腔1141中,以便下次排出操作。
58.需要说明的是,阀芯144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进行直线运动,也可进行旋转运行。同时,进水端142与出水端143分别在第四接口1412、第五接口1413之间对应切换连通的实现方式可为:将阀芯144上设置两种不同的连通方式,如:两条平行的通道和两条相互交叉但不相同的通道,切换时,将阀芯144直线或者旋转运行,将两条平行的通道位于工作位置上,使得进水端142和出水端143分别与第四接口1412、第五接口1413一一对应连通;再次切换时,将阀芯144直线或者旋转运行,将两条相互交叉但不相通的通道位于工作位置上,使得进水端142和出水端143分别与第五接口1413、第四接口1412一一对应连通。或者还可利用阀芯144上的通道,使得进水端142和出水端143分别与第四接口1412、第五接口1413发生正对或者错位连通等。其中,驱动件可为电机、气缸、液压缸、电缸等设备。
59.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阀体141内设有滑槽1411。阀芯144上设有至少三个分隔部145,并与滑槽1411的槽壁之间依次形成第一通道1451和第二通道1452。阀体141上设有分别位于进水端142两侧的第一开口1414与第二开口1415。第一开口1414与第二开口1415均与出水端143连通。驱动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开口1414、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进水端142、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驱动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水端142、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第二开口1415、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利用通道使得进水端142和出水端143分别与第四接口1412、第五接口1413交替切换连通,以实现进出水管150中
的水流在壳体110中的流动方向发生。
60.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四接口1412处于第二开口1415与进水端142之间,第五接口1413处于进水端142与第一开口1414之间。另外,阀芯144上设有四个分隔部145,与滑槽1411的槽壁之间依次形成第一通道1451、第二通道1452和第三通道1453。此时,驱动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开口1414、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进水端142、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而第二开口1415与第三通道1453连通,使其保持断开状态,避免水流从第二开口1415中反流至滑槽1411中而发生水泄漏。驱动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水端142、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第二开口1415、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此时,第一开口1414被阀芯144的前端与滑槽1411的内壁封闭。
6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开口1414和第二开口1415均与进水端142连通。此时,第一开口1414与第二开口1415应分别位于出水端143的相对两侧。
6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6,进出水管150中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水段151、收缩段152和喉道段153。进水段151的截面积s1大于喉道段153的截面积s2。收缩段152的截面积s3从收缩段152靠近进水段151一端至收缩段152靠近喉道段153一端呈减小趋势。其中,减小趋势应包括先减少、再不变、后减小,或者,逐渐减小等。进水端142与进水段151连通,出水端143与喉道段153连通。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进出水管150呈文丘里管结构,当进出水管150内通水时,进水端142与出水端143始终存在一定水压差,这样有利于保证移动组件120的相对两侧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移动组件120在壳体110内更容易移动。
6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出水管150也可为普通的直管结构。此时,出水端143上则需要设置单向阀或者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以保证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从进水端142进入,从出水端143中流出。
64.需要说明的是,进出水管150来自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中自来水通路中的任一处。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件122朝向第一分体腔1141的一侧面上设有安装槽1221。滑动件122位于第二分体腔1142的部分上设有进水孔1222。第一控制阀124装入安装槽1221内,并用于控制冷凝水从进水孔1222中单向流入安装槽1221内。如此,当第一密封部121朝向第二接口112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1142中的冷凝水从进水孔1222中进入安装槽1221中,并流入第一分体腔1141中。
6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工作腔114与操作腔115之间形成有隔板117。隔板117上设有供滑动件122穿过的导向孔1172。滑动件122与导向孔1172的孔壁密封配合。如此,使得滑动件122在隔板117上稳定移动。
67.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导向孔1172内套设有第三密封圈1171,滑动件122穿过第三密封圈1171中,并与第三密封圈1171密封配合。
6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8,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200与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冷凝器200的冷凝水管210与第二接口112连通。
69.上述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采用以上的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在冷凝水控制过程中,当冷凝水管210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启动控制组件140,驱使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其中,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朝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
腔1142中的空间增大,形成一定的负压。由于第二控制阀130允许冷凝水从第二接口112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因此,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在负压作用下会单向吸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1141中空间被压缩。又由于第一控制阀124为单向流动控制,因此,第一分体腔1141中的冷凝水(即上次操作蓄留的冷凝水)在第一密封部121和第一控制阀124的作用下从第一接口111压出,并在控制组件140的作用下,最终流入进出水管150中,这样有效控制冷凝水回收利用,无需向外排出冷凝水和预留排冷凝水的通道,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远离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1142的空间被压缩。此时在第一控制阀124的单向控制作用下,使得第二分体腔1142内的冷凝水压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1141中,以作为下次排出使用。
70.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更换式设置于冷凝器200与冷凝水控制装置100之间,用于过滤冷凝水,使得回收的冷凝水保持较为纯净,提高水的质量。同时也避免冷凝水中杂质过多而易堵塞冷凝水控制装置100,以保证整机稳定运行。此外,过滤装置可快速更换,这样有利于提高用户长期使用效果。
71.需要说明的是,过滤装置可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为单一的pp棉、活性碳、压缩碳等材料制备的过滤器,也可为由颗粒炭、压缩炭、ro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等组合材料制备的过滤器等。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只需能满足过滤冷凝水即可。
72.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中和装置。中和装置用于中和冷凝水的酸度。在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运行中,冷凝水中会溶解部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导致冷凝水中呈弱酸性,这对于热水器本身和环境会造成一定危害。为此,通过中和装置中和冷凝水的酸度,提高水的质量,以达到环保标准或者能循环使用标准。
73.需要说明的是,中和装置可内置能中和酸性物质的材料,比如:含碳酸根离子类矿石等。由于中和装置的具体结构并非本实施例所改进的对象,因此,中和装置具体结构可直接参考现有文献,在此不再具体介绍。
74.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还包括水位检测器220。水位检测器220用于检测冷凝水管210中的水位。如此,利用水位检测器220实时检测冷凝水管210中的水位状态,以便适时启动冷凝水控制装置100。
75.可选地,水位检测器220可为但不仅限于水位传感器或浮子开关等。
7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9,一种冷凝水控制方法,采用以上任意一项的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包括如下步骤:
77.s100、获取冷凝水管210中冷凝水的实时水位;
78.s200、若实时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通过控制组件140,控制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
79.s300、根据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的移动方向,通过第一控制阀124和第二控制阀130的单向控制,使得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第二分体腔1142的冷凝水单向流入第一分体腔1141中以及第一分体腔1141中冷凝水从第一接口111中排出至进出水管150中。
80.上述的冷凝水控制方法,采用以上的冷凝水控制装置100,在冷凝水控制过程中,当冷凝水管210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启动控制组件140,驱使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其中,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朝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
1142中的空间增大,形成一定的负压。由于第二控制阀130允许冷凝水从第二接口112单向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因此,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在负压作用下会单向吸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与此同时,第一分体腔1141中空间被压缩。又由于第一控制阀124为单向流动控制,因此,第一分体腔1141中的冷凝水(即上次操作蓄留的冷凝水)在第一密封部121和第一控制阀124的作用下从第一接口111压出,并在控制组件140的作用下,最终流入进出水管150中,这样有效控制冷凝水回收利用,无需向外排出冷凝水和预留排冷凝水的通道,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远离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分体腔1142的空间被压缩。此时在第一控制阀124的单向控制作用下,使得第二分体腔1142内的冷凝水压入、并蓄留在第一分体腔1141中,以作为下次排出使用。
81.具体地,请参考图1与图7,在冷凝水管210上设置水位检测器220,以实时检测冷凝水管210中的水位状态。同时,在获取第一密封部121的移动方向时,可在移动组件120或者壳体110内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密封部121与第一接口111或者第二接口112之间距离变化,从而判断第一密封部121的移动方向。
82.需要说明的是,若实时水位未达到预设水位时,可继续监测冷凝水管210中的实时水位。
83.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10,s300、根据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的移动方向,通过第一控制阀124和第二控制阀130的单向控制的步骤包括:
84.s310、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朝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开启第二控制阀130,使得第二接口112中的冷凝水流入第二分体腔1142中,其中,第二控制阀130为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开关阀;
85.s320、当第一密封部121沿着远离第一接口111的方向移动时,关闭第二控制阀130。
8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130直接为第二单向阀131,自动实现单向控制。
8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11,s200、通过控制组件140,控制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往复移动的步骤包括:
88.s210、启动驱动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开口1414、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进水端142、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
89.s220、待移动组件12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驱使阀芯144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进水端142、第一通道1451和第五接口1413依次连通,第二开口1415、第二通道1452和第四接口1412依次连通。如此,利用进出水管150中的水流驱使第一密封部121在工作腔114内上下往复移动。
9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9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9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9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9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