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篷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篷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运送,而在运送过程中,尤其是渣土等粉末状建筑材料,遇到大风或者路面颠簸的情况时,粉尘状建筑材料将会外泄,漂浮在空气中,给路面造成污染,大量的的施工运输车辆往往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在渣土车上往往都带有篷盖装置,以便在运输过程中,起到遮盖尘土的作用,但现有的篷盖装置多为柔性材料制成的伸缩装置,在颠簸的路段,车斗的物料会对篷盖装置造成损坏,且长时间的伸缩和风吹日晒,柔性材料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篷盖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篷盖装置,包括运载车,所述运载车的后侧设置有车斗,所述车斗的上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滑轨,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机滑轨的上端均设置有直线电机动子组件,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组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所述车斗的上方设置有遮盖装置,所述遮盖装置设置在左右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之间,所述遮盖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遮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相邻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轴,相邻的所述转轴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转轴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8.进一步的,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护板。
9.进一步的,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壳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的机械结构,较为耐用,遮盖装置的框架(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连接杆)采用铝合金材质,质量轻,耐冲击,强度高,设置的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材质,可以通过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
护板直观的看到车斗内的物料。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壳体与第二连接壳体连接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遮盖装置俯视图。
16.图例说明:
17.1、运载车;2、车斗;3、固定壳体;4、第一连接件;5、第一连接壳体;6、第二连接壳体;7、连接板;8、第二连接件;9、转轴;10、第三连接件;11、电机滑轨;12、滑槽;13、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4、开槽;15、复位弹簧;16、支撑板;17、连接杆;18、第一防护板;19、第二防护板;20、第三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图1至图4所示,涉及一种篷盖装置,包括运载车1,所述运载车1的后侧设置有车斗2,所述车斗2的上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3,所述固定壳体3的内部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滑轨11,所述固定壳体3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电机滑轨11的上端均设置有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4,所述滑槽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8,所述固定壳体3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0,所述车斗2的上方设置有遮盖装置,所述遮盖装置设置在左右相邻的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8与第三连接件10之间,所述遮盖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10转动连接。
19.在使用篷盖装置时,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在电机滑轨11上向右侧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连接件4移动,设置的复位弹簧15会将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顶起,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4沿着固定壳体3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连接件8会跟随第一连接件4沿着滑槽12向右侧移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通过连接板7和转轴9进行折叠。
20.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遮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7,设置的连接杆17用于固定前后相邻的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
2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相邻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相邻的所述转轴9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转轴9转动连接,在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在电机滑轨11上向右侧移动时,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通过连接板7和转轴9进行折叠。
2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开槽14,所述开槽14的内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设置的复位弹簧15和支撑板16用于将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顶起,便于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通过连接板7和转轴9进行折叠。
23.进一步的方案中,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4之间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
件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18,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护板20。
24.进一步的方案中,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壳体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9,设置的第一防护板18、第二防护板19和第三防护板20均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可以对车斗2的上端进行密封,且可以通过第一防护板18、第二防护板19和第三防护板20直观的看到车斗2内的物料。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篷盖装置,包括运载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车(1)的后侧设置有车斗(2),所述车斗(2)的上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3),所述固定壳体(3)的内部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滑轨(11),所述固定壳体(3)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电机滑轨(11)的上端均设置有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组件(1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4),所述滑槽(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8),所述固定壳体(3)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0),所述车斗(2)的上方设置有遮盖装置,所述遮盖装置设置在左右相邻的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8)与第三连接件(10)之间,所述遮盖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10)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篷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前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篷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相邻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相邻的所述转轴(9)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转轴(9)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篷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第二连接壳体(6)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开槽(14),所述开槽(14)的内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篷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4)之间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件(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18),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件(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护板(2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篷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5)和前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壳体(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篷盖装置,包括运载车,所述运载车的后侧设置有车斗,所述车斗的上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滑轨,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机滑轨的上端均设置有直线电机动子组件,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组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折叠式的机械结构,较为耐用,遮盖装置的框架(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连接杆)采用铝合金材质,质量轻,耐冲击,强度高,设置的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材质,可以通过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直观的看到车斗内的物料。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直观的看到车斗内的物料。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直观的看到车斗内的物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弟 刘文广 王德文 杨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海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