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属于电学教学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滑动变阻器是电路元件,其原理是通过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3.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现用的教学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且接法种类多,在滑片移动过程中,学生不能通过观察变阻器直观体验逐渐改变电阻值的过程。在判断哪部分阻值连入电路或阻值变大变小时,机械的用“近小远大,下柱当家”的口诀,缺乏理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现有的教学变阻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包括瓷筒、滑片、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的瓷筒两侧固定在支架上,瓷筒表面环绕有电阻丝,两个支架顶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杆,所述的金属杆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ⅰ和接线柱ⅱ,电阻丝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ⅲ和接线柱ⅳ,所述的滑片滑动连接在金属杆上,所述的滑片下端与电阻丝滑动相连,两个支架下端之间连接有金属板条,接线柱ⅲ和接线柱ⅳ之间通过金属线相连接,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一端均连接在金属板条上,多个发光二极管另一端均接在金属线上,且滑片与金属板条通过金属丝滑动连接。
6.所述的接线柱ⅲ和发光二极管之间、接线柱ⅳ和发光二极管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阻。
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使学生直观的判断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里部分,且能够加深对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的理解,满足教学需求,帮助学生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0.图中:瓷筒1,支架2,电阻丝3,金属杆4,滑片5,接线柱ⅰ6,接线柱ⅱ7,接线柱ⅲ8,接线柱ⅳ9,发光二极管10,金属板条11,金属线12,金属丝13,保护电阻14。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2.参见图1,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包括瓷筒1、滑片5、多个发光二极管10,多个发光二极管10为3个以上。所述瓷筒1两侧固定在支架2上,瓷筒1表面环绕有电阻丝3,电阻丝3外面涂有绝缘层;两个支架2顶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杆4,所述金属杆4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电阻丝3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所述的滑片5滑动连接在金属杆4上,电阻丝3水平方向对应滑片5下端绝缘层已经刮掉,所述的滑片5下端与电阻丝3滑动相连。两个支架2下端之间连接有金属板条11,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之间通过金属线12相连接;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0一端均连接在金属板条11上,多个发光二极管10另一端均接在金属线12上,且滑片5与金属板条11通过金属丝13滑动连接。
13.参见图1,所述的接线柱ⅲ8和发光二极管10之间、接线柱ⅳ9和发光二极管10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阻14。
14.参见图1,进行教学实验时,若连接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均应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上。当接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时,发光二极管10均不发光,证明无电阻进入电路。接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所有发光二极管10均发光,但移动滑片5亮度不变,说明阻值完全连入电路。接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ⅰ6、或接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ⅱ7,滑片5和接线柱ⅲ8之间的发光二极管10发光,说明滑片5和接线柱ⅲ8之间的电阻丝3连入电路;向左移动滑片5,发光二极管10发光个数逐渐减少,说明滑片5和接线柱ⅲ8之间的电阻值逐渐变少,反之相反。接接线柱ⅳ9和接线柱ⅰ6、接线柱ⅳ9和接线柱ⅱ7,滑片5和接线柱ⅳ9之间的发光二极管10发光,说明滑片5和接线柱ⅳ9之间的电阻丝3连入电路;向左移动滑片5,发光二极管10发光个数逐渐增多,说明滑片5和接线柱ⅳ9之间的电阻值逐渐增大,反之相反。
15.参见图1,本滑动变阻器装置将发光二极管10联排与滑动变阻器组合到一起,能使学生直观的判断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里部分,且能够加深对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们在口诀的基础上理解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瓷筒(1)、滑片(5)、多个发光二极管(10),所述的瓷筒(1)两侧固定在支架(2)上,瓷筒(1)表面环绕有电阻丝(3),两个支架(2)顶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杆(4),所述的金属杆(4)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电阻丝(3)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所述的滑片(5)滑动连接在金属杆(4)上,所述的滑片(5)下端与电阻丝(3)滑动相连,两个支架(2)下端之间连接有金属板条(11),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之间通过金属线(12)相连接,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0)一端均连接在金属板条(11)上,多个发光二极管(10)另一端均接在金属线(12)上,且滑片(5)与金属板条(11)通过金属丝(13)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柱ⅲ(8)和发光二极管(10)之间、接线柱ⅳ(9)和发光二极管(10)之间均设置有保护电阻(14)。

技术总结
一种教学用滑动变阻器装置,包括瓷筒(1)、滑片(5)、多个发光二极管(10),瓷筒(1)表面环绕有电阻丝(3),两个支架(2)顶部之间连接有金属杆(4),金属杆(4)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Ⅰ(6)和接线柱Ⅱ(7),电阻丝(3)两端分别固定有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滑片(5)下端与电阻丝(3)滑动相连,两个支架(2)下端之间连接有金属板条(11),接线柱Ⅲ(8)和接线柱Ⅳ(9)之间通过金属线(12)相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10)一端均连接在金属板条(11)上、另一端均接在金属线(12)上,且滑片(5)与金属板条(11)通过金属丝(13)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教学需求。求。求。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坡 吴少娟 张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振坡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