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7: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底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制动底板(braking plate)是制动底板总成中的关键件,是汽车制动器中固定制动蹄总成与制动鼓装配的支撑零件,是整车制动的核心。
3.制动器底板作为制动器的基础部件,需要依次经过铸造、精加工的工序处理后,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图1所示的制动器底板,其包括一底板主体1,在底板主体1的中部位置具有一与车桥轴配合使用的中心孔2,在中心孔2的圆周外侧还分布有数个呈环形状分布的装配孔3,在底板主体1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一用于凸轮轴安装用的安装孔4,且安装孔4位于装配孔3的外侧,在安装孔4的内壁上还开有倾斜设置的油嘴孔6,在底板主体1的外边沿上还设置有用于防尘罩安装的防尘罩孔5。上述的这种制动器底板在铸造完毕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先车底板主体1的平面,再车出中心孔2,并加工出中心孔2的倒角,然后再铣底板主体1的平面,再分别钻两个安装孔4,并加工出油嘴孔6,然后以两个安装孔4为定位,钻各个装配孔3,并对装配孔3进行镗孔以及加工出倒角,最后,再钻各个防尘罩孔5。
4.目前,在对底板主体1进行车平面、车中心孔2的加工时,需要先对底板主体1进行固定后,再进行车平面、车中心孔2的加工。而传统的对底板主体1的固定方式,需要采用螺栓、定位块等多个定位件的共同配合来实现对底板主体1的固定,整个固定过程非常的麻烦,而且采用这样的方式,每次都需要对底板主体1的位置进行找准后,再固定,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7.一车平面平台;
8.一安装在车平面平台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在车平面平台上端面上的支撑座,分别为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第三支撑座;
9.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的顶端还安装有第一压紧缸,在第一压紧缸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固定座靠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出第一压紧缸外,且第一固定座伸出第一压紧缸外的一段为第一支撑段;
10.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上的第二固定座,在第二固定座的顶端还安装有第二压紧缸,在第二压紧缸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方向延
伸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固定座靠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出第二压紧缸外,且第二固定座伸出第二压紧缸外的一段为第二支撑段;
11.所述第三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上的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由两个对半分布的固定支座组成,在两个固定支座之间留有间隙,在两个固定支座的间隙中安装有一第三压紧缸,所述第三压紧缸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三压紧块,所述第三压紧缸的缸体为第三支撑段。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底端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结构,第一翻边结构通过螺栓与车平面平台螺纹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端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第二翻边结构,第二翻边结构通过螺栓与车平面平台螺纹固定。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底板主体的装夹,无需采用螺栓的配合来实现固定,装夹非常的方便,而且采用三个支撑座采用品字形的分布方式,能够实现对底板主体的精准定位,确保加工精度。
15.对于第一支撑座的底端采用第一翻边结构来与车平面平台螺纹固定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第一支撑座与车平面平台的快速连接,也方便了第一支撑座的拆卸,从而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底板主体来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撑座,通用性更强。
16.对于第二支撑座的底端采用第二翻边结构来与车平面平台螺纹固定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第二支撑座与车平面平台的快速连接,也方便了第二支撑座的拆卸,从而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底板主体来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二支撑座,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制动器底板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1.如图2所示的一种制动器底板车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
22.一车平面平台201,该车平面平台201为一圆形板结构。
23.一安装在车平面平台201上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在车平面平台201上端面上的支撑座,分别为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第三支撑座。
24.第一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201上的第一固定座202,第一固定座202呈长方体状,且第一固定座202的外侧面为与车平面平台201的圆周面一致的弧形面,在第一固定座202的顶端还安装有第一压紧缸203,第一压紧缸203的缸体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座202之间锁紧固定,在第一压紧缸203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压紧块,第一固定座202靠近车平面平台201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出第一压紧缸203外,且第一固定座202伸出第一压紧缸203外的一段为第一支撑段204。
25.第一支撑座的底端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结构205,第一翻边结构205通过螺栓与车平面平台201螺纹固定,同时在第一翻边结构205上具有容螺栓穿过的通孔,而在车平面平台201上具有与螺栓相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盲孔。对于第一支撑座的底端采用第一翻边结构205来与车平面平台201螺纹固定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第一支撑座与车平面平台201的快速连接,也方便了第一支撑座的拆卸,从而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底板主体来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撑座,通用性更强。
26.第二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201上的第二固定座206,第二固定座206呈长方体状,且第二固定座206的外侧面为与车平面平台201的圆周表面相一致的弧形面,在第二固定座206的顶端还安装有第二压紧缸207,第二压紧缸207缸体与第二固定座206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第二压紧缸207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20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二压紧块,第二固定座206靠近车平面平台201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出第二压紧缸外,且第二固定座206伸出第二压紧缸207外的一段为第二支撑段。
27.第二支撑座的底端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一水平向外翻折的第二翻边结构208,第二翻边结构208通过螺栓与车平面平台201螺纹固定,在第二翻边结构208上具有容螺栓穿过的通孔,在车平面平台201上具有与螺栓相配合的内螺纹盲孔。对于第二支撑座的底端采用第二翻边结构208来与车平面平台201螺纹固定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第二支撑座与车平面平台201的快速连接,也方便了第二支撑座的拆卸,从而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底板主体来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二支撑座,通用性更强。
28.第三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在车平面平台201上的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由两个对半分布的固定支座209组成,固定支座209呈扇形状,且两个固定支座209合并后呈半圆形状,采用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固定支架209的加工方便,只需取一半圆形板从中间切割即可形成两个固定支座209,在两个固定支座209之间留有间隙,在两个固定支座209的间隙中安装有一第三压紧缸210,第三压紧缸210的缸体的两侧均通过螺栓与两个固定支座209相固定,第三压紧缸210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向车平面平台20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三压紧块,第三压紧缸210的缸体为第三支撑段。
29.工作原理:在进行加工时,将车平面平台201固定于车床上,将待加工的底板主体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撑段204、第二支撑段、第三支撑段上,并通过第一支撑段204、第二支撑段、第三支撑段共同配合实现对底板主体的快速定位,然后,由第一压紧缸203、第二压紧缸207、第三压紧缸210共同动作,分别带动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第三压紧块下行,来实现对底板主体的三点固定,最后,利用车床上的刀具来对底板主体进行车平面、车中心孔以及倒角的加工。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底板主体的装夹,无需采用螺栓的配合来实现固定,装夹非常的方便,而且采用三个支撑座采用品字形的分布方式,能够实现对底板主体的精准定位,确保加工精度。
3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