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3:3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空间定向障碍的测试组和对照组的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步骤2、对获取的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进行离散度计算;离散度d
i
为躯体质量中心的每一个点与平均值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其中x
i
、y
i
分别为第i个采样点在x方向上、y方向上的坐标,m为30秒内的总采样点数;步骤4、基于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的离散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对照组的n次重复实验的躯体质量中心离散度求平均值,作为无空间定向障碍发生时的躯体质量中心的离散度,计算方法如下:其中n=6;将测试组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的离散度与无空间定向障碍发生的躯体质量中心的离散度做配对t检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为统计量,分别为对照组和测试组的平均值i表示第i个采样点,分别为两样本的方差,n
c
、n
t
分别为对照组和测试组的样本容量;d
ci
为对照组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的离散度,d
ti
为测试组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的离散度;步骤5、基于统计分析结果确定空间定向障碍的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数据时采用的设备包括:足底压力测力台,所述足底压力测力台的面积为400
×
600mm2,采集躯体质量中心的x方向投影数据mx和躯体质量中心的y方向投影数据my;还包括投影仪和投影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通过坐标变换将原点变换到足底压力测力台的左下角位置,使得压力中心所有坐标点为正数,变换公示如下:(x,y)=f(i,j)=(i 300,j 200);其中,(x,y)为坐标变换后的坐标数值,(i,j)为坐标变换前的坐标数值;
将左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截止频率为10hz。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组和对照组的测试过程均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受试者站立于足底压力测力台上;测试组中,受试者观看投影幕上的空间定向障碍诱发视频,测试时间为30秒,测试结束后,询问受试者是否感觉到空间定向障碍,并记录受试者的主观作答结果;对照组中,受试者观看投影幕上静止的图像,测试时间为30秒,重复测试6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取0.0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生空间定向障碍的测试组分为两类,包括:受试者主观有空间定向障碍发生的测试组;以及测试组与对照组躯体质量中心的离散度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的测试组;基于统计分析结果确定空间定向障碍的类型,包括:若受试者主观有空间定向障碍发生,且测试组躯体质量中心中的离散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则受试者的空间定向障碍的类型为不可对抗型空间定向障碍;若受试者主观有sd发生,且测试组躯体质量中心中的离散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则受试者的空间定向障碍的类型为可认知型空间定向障碍;若受试者主观无sd发生,且测试组躯体质量中心中的离散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则受试者的空间定向障碍的类型为不可认知型空间定向障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定向障碍分类方法,利用测力台进行SD测试组和对照组的测试,获取SD测试组和对照组的两组躯体质量中心数据,通过预处理和离散度计算将两组测试的质量中心数据偏离量提取出来,作为行为学数据,可以对未认知到SD的这类行为学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以明确是否有不可认知型SD发生。本发明为鉴定不可认知型SD、筛选认知阈下的飞行员以及不可认知型SD的对抗训练提供客观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本发明将飞行员发生的SD类型细分,为飞行员个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SD对抗训练,使飞行员明确不可认知型SD发生时的自身状态,通过训练降低认知域值限,最终帮助飞行员及时对抗SD,降低飞行事故和人员伤亡。降低飞行事故和人员伤亡。降低飞行事故和人员伤亡。


技术研发人员:郝晨汝 程莉 李晓红 赵瑞斌 吴艳茹 范晓娅 李欣蔚 赵正 王安琪 董春楠 池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