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0:3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岛下部结构(1)、核岛上部结构(2)、层间隔震层(3)和核设备(4),所述核设备(4)安装在核岛下部结构(1)内,所述层间隔震层(3)连接在核岛下部结构(1)和核岛上部结构(2)之间,其包括隔震支座(301)、滚轮轨道(302)、滚轮轴(303)、滚轮(304)、弹簧拉杆(305)、制动装置(306)、冲击传感器(307)、气孔(308)和摩擦片(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301)等间隔分布在核岛下部结构(1)和核岛上部结构(2)之间,其截面呈“工”字型结构,且其上、下表面分别与核岛下部结构(1)和核岛上部结构(2)的相对面固接,在各所述隔震支座(301)两侧设置有弹簧拉杆(305),弹簧拉杆(305)一端与核岛下部结构(1)顶面铰接,另一端与核岛上部结构(2)底面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309)等间隔分布在层间隔震层(3)内外两侧,摩擦片(309)上端与核岛上部结构(2)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核岛下部结构(1)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303)固定连接在各隔震支座(301)上表面,所述滚轮(304)套设在滚轮轴(303)上,且可以绕着滚轮轴(303)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震支座(301)顶部布置有6个滚轮(304),且成2*3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轨道(302)设置有两条,且分布在核岛上部结构(2)底面的内外两侧,滚轮(304)与对应的滚轮轨道(302)相互嵌合,使得核岛上部结构(2)可沿滚轮轨道(302)在滚轮(304)上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04)两侧设置有制动装置(306)和冲击传感器(307),在未受到冲击时,制动装置(306)将滚轮(304)限制,使其无法转动,当核岛上部结构(2)受到冲击,冲击传感器(307)感应并触发制动装置(306)释放,使滚轮(304)可以绕着滚轮轴(303)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308)设置在各摩擦片(309)之间,用以满足排气排压需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核设备。隔震支座的上表面与核岛上部结构下表面采用滚轮连接,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下部结构时,依靠原设计核岛下部自身抵抗飞行器撞击。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上部结构时,通过冲击传感器感应,打开防撞击隔震减振层的制动系统,应用飞机的冲击能使核岛上部结构沿着滚轮轨道圆形旋转,将飞行器的冲击能转化为旋转动能。通过摩擦片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将飞行器撞击能转化为转换为摩擦热能,减小了飞行器撞击对核岛结构破坏,从而保证在飞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褚濛 豆燚 丁振坤 黄小林 杨杰 葛鸿辉 黄江德 侯钢领 李函泽 王滨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