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2:49: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高频隔离变压器tr、全桥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f、母线正极bus 、母线负极bus-、bus中点n;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母线正极bus 连接,其源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第四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与母线负极bus-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和漏极的两端;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与母线正极bus 连接,其源极与第六晶体管t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源极与第七晶体管t7的漏极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源极与第八晶体管t8的漏极连接,第八晶体管t2的源极与母线负极bus-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的漏极和源极的两端;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母线正极bus 连接,另一端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母线负极bus-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谐振电感lr的一端连接,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与所述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tr的原边线圈的一端连接,高频隔离变压器tr的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与第六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tr的副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滤波电容cf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的栅极用于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输出pwm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以及电感lf;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tr副边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副极与电感lf的一端连接,电感lf的另一端与电容cf的一端连接,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感lf的一端连接;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tr副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51、第六二极管d6、第十一电容c11;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二极管d7、
第八二极管d8和第十二电容c12;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与第七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d7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源极连接;所述bus中点n与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依据本申请的隔离型三电平DC/DC变换器,在同一工况下使DC/DC变换器适合宽输入高电压的应用场合;两个桥臂上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均为输入电压的一半;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应力仅为输出电压,可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


技术研发人员:符宇龙 刘刚 潘文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时代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