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3:4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包括电梯机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机体(10)中设置有固定电路板(14),所述固定电路板(14)中固设有电气安全组件(16),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左侧设置有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右侧设置有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与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均固设在所述固定电路板(14)上,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下侧设置有可编程电子组件,所述固定电路板(14)上设置有监测组件(12),所述电梯机体(10)中设置有电梯电源(21),所述电梯电源(21)与所述固定电路板(14)之间电连,所述电梯机体(10)中设置有电梯电动机(13)与电梯制动器(11),所述电梯电源(21)与所述电梯电动机(13)、所述电梯制动器(11)之间均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可编程电子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电路板(14)上的可编程电板(18),所述可编程电板(18)左端面通信连接有输入接口a/d转换器(19),所述输入接口a/d转换器(19)左端面连接输入装置,所述可编程电板(18)右端面通信连接有输出接口a/d转换器(20),所述输出接口a/d转换器(20)右端面连接输出装置,所述可编程电板(18)下端面与所述电梯机体(10)外端面的通信端口之间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直接控制所述电梯电动机(13)与所述电梯电源(21)之间电流通道且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应用于静态元件供电的电梯上,安全状态下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处于断开所述电梯电源(21)对所述电梯电动机(13)的供电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直接控制所述电梯制动器(11)与所述电梯电源(21)之间电流通道,且安全状态下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为切断所述电梯电源(21)与所述电梯制动器(11)之间供电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组件(12)直接监测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与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工作状态,且所述监测组件(12)中分别设置有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与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对应的残余风险保护机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残余风险保护机制包括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的残余风险保护机制与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残余风险保护机制,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残余风险保护机制在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失效时,直接切断所述电梯电动机(13)与所述电梯制动器(11)的电流,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残余风险保护机制为在所述电气安全组件(16)失效时,使停在任何层站的空载轿厢保持静止,或者至少使轿厢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直至工作人员排除故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12)、所述的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与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发生故障后,只能由工作人员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转矩取消模块(17)与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15)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达到sil3,且硬件故
障裕度应至少为1,所述sil3为电梯应用的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级。

技术总结
一种电梯无接触器控制的安全模块,涉及电梯领域,包括电梯机体,所述电梯机体中设置有固定电路板,所述固定电路板中固设有电气安全组件,所述电气安全组件左侧设置有安全转矩取消模块,所述电气安全组件右侧设置有安全制动控制模块,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与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均固设在所述固定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所述安全制动控制模块与所述安全转矩取消模块从而将传统电梯中的接触器取消,使得电梯的整体体积大大减小,使得电梯在安装时占用空间变小,有效的提高了楼房面积的利用率,同时电梯的故障率大大降低,使得电梯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有效的降低了电梯事故给人员带来的伤害,电梯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军 林正 奚永新 沈寅 李维武 施群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