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4-02 05:53: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好氧池(1)、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厌氧池(5)、防水套管(6)、回流管(7)、回流泵(8)、墙体(9)、过水孔(10);所述好氧池(1)、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厌氧池(5)由墙体(9)分隔组成;回流泵(8)布置在墙体(9)的侧壁上,回流管(7)穿越墙体(9)连接在回流泵(8)上,防水套管(6)布置在墙体(9)中且与回流管(7)紧密固定连接,墙体(9)上开设过水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9)包括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外墙体(9.10);除外墙体(9.10)外,其余均设置在外墙体(9.10)内部;第一墙体(9.1)在靠近外墙体(9.10)侧壁一定距离设置,第一墙体(9.1)将外墙体(9.10)内部空间分为两部分,及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在第二部分(s2)内中部设置由第三墙体(9.3)、第五墙体(9.5)、第七墙体(9.7)、第九墙体(9.9)围成的中央区域(m);中央区域(m)为菱形或矩形;第二墙体(9.2)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墙体(9.3)和第九墙体(9.9)相交的端头连接;第四墙体(9.4)一端与外墙体(9.10)的侧壁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墙体(9.3)和第五墙体(9.5)相交的端头连接;第六墙体(9.6)一端与外墙体(9.10)的侧壁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五墙体(9.5)和第七墙体(9.7)相交的端头连接;第八墙体(9.8)一端与外墙体(9.10)的侧壁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七墙体(9.7)和第九墙体(9.9)相交的端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墙体(9.1)与外墙体(9.10)侧壁围成的第一部分(s1)设置为好氧池(1);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外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缺氧池ⅰ(2);所述的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外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缺氧池ⅱ(3);所述的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第二墙体(9.2)、外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缺氧池ⅲ(4);所述的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外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厌氧池(5);所述的第二部分(s2)包括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厌氧池(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9)上开设过水孔(10)具体为,在缺氧池ⅰ(2)与厌氧池(5)相邻的第四墙体(9.4)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10.1);在第三墙体(9.3)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10.2);在第七墙体(9.7)上设置有第三过水孔(10.3);
在缺氧池ⅱ(3)与缺氧池ⅲ(4)相邻的第八墙体(9.8)上设置有第四过水孔(10.4);在缺氧池ⅲ(4)与好氧池(1)相邻的第一墙体(9.1)上设置有第五过水孔(1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水孔(10.1)、第二过水孔(10.2)、第三过水孔(10.3)、第四过水孔(10.4)、第五过水孔(10.5)的标高相同;第四过水孔(10.4)的宽度大于其余过水孔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7)设置为三根,即第一回流管(7.1)、第二回流管(7.2)、第三回流管(7.3);第一回流管(7.1)设置在缺氧池ⅰ(2)与好氧池(1)相邻的第一墙体(9.1)上,连通缺氧池ⅰ(2)与好氧池(1);第二回流管(7.2)、第三回流管(7.3)设置在中央区域(m),贯穿第五墙体(9.5)和第九墙体(9.9)后连通缺氧池ⅲ(4)和厌氧池(5);缺氧池ⅲ(4)与厌氧池(5)之间的两根回流管(7)位于缺氧池ⅰ(2)与缺氧池ⅱ(3)之间的过水孔(10)之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三根回流管(7)的形状、管径、标高相同,管长不同,三台回流泵(8)的形状、流量、规格、扬程、标高等相同;三根回流管(7)的每根回流管上均设值有两个弯头,缺氧池ⅰ(2)、厌氧池(5)中的回流管(7)由两个弯头、垂直向上的一段管道以及与水面平行的一段管道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池(5)、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里面均安置有潜水推流器,设置在各过水孔附近。9.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水流的流向:厌氧池(5)

缺氧池ⅰ(2)

缺氧池ⅱ(3)

缺氧池ⅲ(4)

好氧池(1);水流先从厌氧池(5)经过厌氧池(5)与缺氧池ⅰ(2)之间的第一过水孔(10.1)流入到缺氧池ⅰ(2);缺氧池ⅰ(2)中的水流再经过缺氧池ⅰ(2)与缺氧池ⅱ(3)之间的第二过水孔(10.2)和第三过水孔(10.3)流入到缺氧池ⅱ(3);缺氧池ⅱ(3)中的水流再经过缺氧池ⅱ(3)与缺氧池ⅲ(4)之间的第四过水孔(10.4)流入到缺氧池ⅲ(4);最后缺氧池ⅲ(4)中的水流经过缺氧池ⅲ(4)与好氧池(1)之间的第五过水孔(10.5)流入到好氧池(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混合液的回流步骤:好氧池(1)

缺氧池ⅰ(2);缺氧池ⅲ(4)

厌氧池(5);好氧池(1)中的混合液经过一台回流泵(8)、第一回流管(7.1)从好氧池(1)回流到缺氧池ⅰ(2);缺氧池ⅰ(2)中的混合液再经过缺氧池ⅰ(2)与缺氧池ⅱ(3)之间的第二过水孔(10.2)和第三过水孔(10.3)流入到缺氧池ⅱ(3);缺氧池ⅱ(3)中的混合液再经过缺氧池ⅱ(3)与缺氧池ⅲ(4)之间的第四过水孔(10.4)流入到缺氧池ⅲ(4);缺氧池ⅲ(4)中的混合液经过两台回流泵(8)、第二回流管(7.2)、第三回流管(7.3)从缺氧池ⅲ(4)回流到厌氧池(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好氧池(1)、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厌氧池(5)、防水套管(6)、回流管(7)、回流泵(8)、墙体(9)、过水孔(10);所述好氧池(1)、缺氧池Ⅰ(2)、缺氧池Ⅱ(3)、缺氧池Ⅲ(4)、厌氧池(5)由墙体(9)分隔组成。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装置和方法可实现生化池的混合液从好氧池到多格缺氧池再到厌氧池之间的回流,从而达到对污水进行更好地脱氮除磷的目的。的。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 陈涛 年正 陈涛 王昊 李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