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7-27 20:57: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总通信时间最短为目标,以备选用户是否参与聚合作为决策变量,对已建立的通信网络的多叉树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叉树优化模型;由所述多叉树优化模型,确定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通信网络的多叉树模型的过程,包括:确定在传输过程中,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两个传输节点上的处理时延及排队时延;以及令任意两个传输节点的信道长度等于这两个传输节点地理位置上的距离;令任意两个传输节点间数据帧长度相同;获得虚拟电厂的控制中心位置;将目前电网已有的通信结构,抽象成网状结构图,得到通信结构图;基于所述通信结构图,并根据现有的信息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表示所述通信结构图的多叉树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总通信时间最短为目标,以备选用户是否参与聚合作为决策变量,对所述多叉树模型进行优化的过程,包括:对于所述多叉树模型每层每个节点进行标记,得到每个节点在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位置;将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分支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根据虚拟电厂的额定容量配额,将多叉树模型中部分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将剩下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空;基于所述多叉树模型及每个节点在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位置,依次遍历所有拥有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被置空的叶子节点,并在遍历每个叶子节点的过程中,依据当前最大通信时延,修改当前遍历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遍历每个叶子节点的过程中,依据当前最大通信时延,修改当前遍历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的过程,包括:计算当前所遍历的叶子节点的通信时延;将当前所遍历的叶子节点的通信时延与当前最大通信时延比较;当当前所遍历的叶子节点的通信时延比当前最大通信时延小时,则将当前所遍历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将具有当前最大通信时延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空;在已经遍历的叶子节点的通信时延、拥有初始被置位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的叶子节点的通信时延中,选取最大通信时延作为遍历下一叶子节点的当前最大通信时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多叉树优化模型,确定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多叉树优化模型中拥有被置位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的叶子节点,作为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节点的所述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以表示该节点参与虚拟电厂;
将节点的所述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空,以表示该节点不参与虚拟电厂。7.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优化模块,用于以总通信时间最短为目标,以备选用户是否参与聚合作为决策变量,对已建立的通信网络的多叉树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叉树优化模型;确定模块,用于由所述多叉树优化模型,确定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优化模块包括:标记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叉树模型每层每个节点进行标记,得到每个节点在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位置;初始化单元,用于将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分支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根据虚拟电厂的额定容量配额,将多叉树模型中部分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位,将剩下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置空;遍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叉树模型及每个节点在所述多叉树模型中的位置,依次遍历所有拥有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被置空的叶子节点,并在遍历每个叶子节点的过程中,依据当前最大通信时延,修改当前遍历的叶子节点的是否参与虚拟电厂标记。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电源优化聚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总通信时间最短为目标,以备选用户是否参与聚合作为决策变量,对已建立的通信网络的多叉树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叉树优化模型;由多叉树优化模型,确定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本发明在分层分区电网调控架构下,以通信时间最短为核心目标,建立一种以变形多叉树为结构的数学模型去描述电网的通信结构,并基于此求得聚合结果,从而从备选用户出发,更全面、直观的对分布式电源进行优化聚合。行优化聚合。行优化聚合。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 刘世栋 侯战胜 刘莹 姚贤炯 赵建立 向佳霓 喻洁 孙鉴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7/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