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0:3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温室大棚本体(1)、设于温室大棚本体(1)右侧的储热装置(2)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室大棚本体(1)包括右侧保温墙(1-1)、骨架(1-2)、保温膜(1-3)和中部供热墙(1-4),所述骨架(1-2)设于右侧保温墙(1-1)的左侧且与右侧保温墙(1-1)固定连接,所述右侧保温墙(1-1)和骨架(1-2)之间为种植区(1-5),所述保温膜(1-3)覆盖设于骨架(1-2)上,所述中部供热墙(1-4)沿左右方向设于种植区(1-5)中部,所述右侧保温墙(1-1)的左侧壁上、中部供热墙(1-4)的前后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供热管道(1-6);所述储热装置(2)包括储热箱(2-1)、相变蓄热装置(2-2)、电极锅炉装置(2-3)和太阳能集热器(2-4),所述储热箱(2-1)设于右侧保温墙(1-1)右侧,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和电极锅炉装置(2-3)分别设于储热箱(2-1)内,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于储热箱(2-1)顶面,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4)和相变蓄热装置(2-2)连接形成第一储热循环回路(2-6),所述电极锅炉装置(2-3)和相变蓄热装置(2-2)连接形成第二储热循环回路(2-7),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和供热管道(1-6)连接形成供热循环回路(2-8);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环境采集模块,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3-1)和光照度传感器(3-2),所述温度传感器(3-1)设于骨架(1-2)中部底面,所述光照度传感器(3-2)设于右侧保温墙(1-1)顶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1)、光照度传感器(3-2)和储热装置(2)之间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2-2)包括壳体(2-2-1)、相变蓄热材料(2-2-2)、第一送热管(2-2-3)、第二送热管(2-2-4)和换热管(2-2-5),所述第一送热管(2-2-3)和第二送热管(2-2-4)均为u形结构,所述换热管(2-2-5)为螺旋结构;所述壳体(2-2-1)左侧壁设置有第一进口(2-2-6)和第一出口(2-2-7),所述壳体(2-2-1)右侧壁设置有第二进口(2-2-8)和第二出口(2-2-9),所述第一送热管(2-2-3)和第二送热管(2-2-4)平行设于壳体(2-2-1)内腔中,且所述第一送热管(2-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2-2-6)和第一出口(2-2-7)连接,所述第二送热管(2-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口(2-2-8)和第二出口(2-2-9)连接;所述壳体(2-2-1)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进口(2-2-10)和第三出口(2-2-11),所述换热管(2-2-5)设于壳体(2-2-1)内,且所述换热管(2-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进口(2-2-10)和第三出口(2-2-11)连接,所述相变蓄热材料(2-2-2)设于壳体(2-2-1)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5)侧壁设置有换热翅片(2-2-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8~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4-1)与相变蓄热装置(2-2)的第一进口(2-2-6)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2-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4-2)与相变蓄热装置(2-2)的第一出口(2-2-7)连接;所述电极锅炉装置(2-3)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4-3)与相变蓄热装置(2-2)的第二进口(2-2-8)连接,所述电极锅炉装置(2-3)的进水口通过第四连接管道(4-4)与相变蓄
热装置(2-2)的第二出口(2-2-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道(1-6)的进水口通过第五连接管道(4-5)与相变蓄热装置(2-2)的第三出口(2-2-11)连接,所述供热管道(1-6)的出水口通过第六连接管道(4-6)与相变蓄热装置(2-2)的第三进口(2-2-1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1)、第二连接管道(4-2)、第三连接管道(4-3)、第四连接管道(4-4)、第五连接管道(4-5)和第六连接管道(4-6)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1)、第三连接管道(4-3)和第五连接管道(4-5)上均设置有循环泵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保温墙(1-1)和中部供热墙(1-4)上的供热管道(1-6)为螺旋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属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解决了新型温室大棚夜间供暖时耗能大,而传统供暖污染空气严重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温室大棚本体、设于温室大棚本体右侧的储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室大棚本体包括右侧保温墙、骨架、保温膜和中部供热墙,所述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箱、相变蓄热装置、电极锅炉装置和太阳能集热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环境采集模块。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供热均匀,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环境质量,不受场地和日照时间的限制,使用过程中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武瑞朋 王转花 张学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市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30
技术公布日:2022/8/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