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定子壳体和轴承法兰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1:24: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其具有定子壳体和轴承法兰,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法兰上形成有轴承接纳部,在该轴承接纳部中接纳轴承、特别是滚动轴承,该轴承用于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电机的转子轴,其中,在轴承法兰上形成有电机的接线盒的下部部件,特别是其中,轴承法兰与接线盒一件式地——特别是一体地——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轴承接纳部沿轴向方向与下部部件间隔开,特别是其中,轴向方向平行于转子轴的转动轴线取向。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下部部件上装配有盖部件。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沿轴向方向被盖部件覆盖的区域邻接于沿轴向方向被下部部件覆盖的区域,或者沿轴向方向被盖部件覆盖的区域借助于布置在中间的密封件——特别是平面密封件——与沿轴向方向被下部部件覆盖的区域间隔开。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密封件、特别是平面密封件布置在下部部件与盖部件之间、特别是沿轴向布置在下部部件与盖部件之间,和/或轴承法兰被设计为铸件,特别是由钢或铝制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法兰上,冷却肋片——特别是第二冷却肋片和第三冷却肋片——从下部部件一直延伸至相距转子轴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其中,定子壳体与轴承法兰借助于螺纹件连接,该螺纹件布置在冷却肋片的径向外部,和/或该螺纹件相对于转子轴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冷却肋片的最大径向距离。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被下部部件沿周向覆盖的圆周角范围为360
°
,和/或下部部件的——特别是以转子轴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轴承法兰的最大径向距离,和/或-第二冷却肋片和/或第三冷却肋片的最大径向距离,和/或-角部区域的最大径向距离,和/或

将轴承法兰与定子壳体相连接的螺纹件的最大径向距离,和/或下部部件的被盖部件遮盖的开口沿轴向方向通入周围环境中和/或沿轴向方向布置在端侧。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轴承法兰具有沿轴向方向贯穿轴承法兰的开口,特别是用于使对由定子壳体包围的定子绕组供电的线路穿过,该开口特别是通入由下部部件和盖部件形成的接线盒中。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接线装置、特别是接线板布置在由下部部件和盖部件形成的接线盒中,该接线装置特别是用于将从定子绕组引出的线路与从外部环境引入接线盒中的供电线路电连接。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供电线路被引导穿过被接纳在下部部件的壁中的电缆套管。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从定子绕组出发穿过开口的线路被引导穿过布置在下部部件的底部上的另一电缆套管。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法兰上,第二冷却肋片和第三冷却肋片从下部部件一直延伸至第一径向距离,特别是延伸至以转子轴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第一径向距离,其中,第二冷却肋片彼此平行地取向和/或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三冷却肋片彼此平行地取向和/或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二冷却肋片不平行于第三冷却肋片延伸,而特别是垂直于第三冷却肋片延伸,特别是其中,沿轴向方向被第二冷却肋片覆盖的区域与沿轴向方向被第三冷却肋片覆盖的区域等同或相同。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法兰上形成有沿周向彼此特别是均匀地间隔开的角部区域,-该角部区域沿径向布置在由第二冷却肋片和第三冷却肋片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的外部,-和/或该角部区域具有沿轴向贯穿角部区域的缺口,用于将轴承法兰与定子壳体相连接的螺纹件穿过所述缺口。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冷却肋片和每个第三冷却肋片的最大径向距离始终相同,即,特别是所有第二冷却肋片和第三冷却肋片沿径向一直延伸至该径向距离。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法兰上形成有沿径向方向从轴承接纳部开始延伸的接片区域,其中,该接片区域一直延伸至所有第二冷却肋片和第三冷却肋片的最大径向距离,和/或在定子壳体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沿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冷却肋片,该第一冷却肋片特别是一件式地和/或一体地形成在定子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子壳体和轴承法兰的电机,其中,在轴承法兰上形成轴承接纳部,在该轴承接纳部中接纳用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电机的转子轴的轴承、特别是滚动轴承,其中,在轴承法兰上形成电机的接线盒的下部部件,特别是其中,轴承法兰与接线盒一件式地、特别是一体地形成。一体地形成。一体地形成。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