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
- 国知局
- 2024-06-21 13:56:54
本技术属于教学模型的,具体涉及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1、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在乎,近年来pop-q分期系统在临床医学上的发展,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子宫健康问题的重视。
2、在关于子宫问题的科普和教学方面均需要模型演示,而现有的模型如中国专利子宫教具模型(申请号:cn201420212951.0)公开的子宫教具模型由子宫体、子宫底部、子宫角部、子宫峡部和子宫颈构成,子宫体为中空结构的圆柱体,子宫底部为向内弯曲的弧形体,子宫体和子宫底部通过子宫角部圆滑连接,子宫颈为中空结构的圆壶形,子宫峡部为中空结构的向内弯曲的弧形体,子宫体和子宫颈通过子宫峡部圆滑连接,子宫颈底部中间有子宫颈口,子宫颈口与子宫颈的中空结构连通,子宫体、子宫底部、子宫角部为透明,子宫颈的中空结构与子宫峡部和子宫体的中空结构连通。
3、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显示了子宫三层结构,非常形象和逼真,适用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直观教育,但不能直观的展示子宫脱垂的过程,并且无法应用在pop-q分期系统的教学,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通过设置软性链接的子宫体和阴道体,使得子宫体相对于阴道体的位置能够发生改变,进而能够演变不同程度的本体部脱垂程度,完成更方便、形象的教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包括子宫体及与所述子宫体软性连接的阴道体,所述阴道体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的阴道,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脱垂状态的分度线。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和所述阴道体均设置为织物材质,能够进行伸缩调节,所述子宫体位于所述阴道体的体积能够从5%-95%之间变化,所述阴道体能够相对所述子宫体全长外翻。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度线包括ⅰ线、ⅱ线和ⅲ线,所述ⅰ线和所述ⅱ线间隔2cm,所述ⅱ线和所述ⅲ线间隔1cm,所述ⅲ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下端边缘处,且所述ⅲ线的位置为处女膜缘所处的位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阴道分为阴道前壁和阴道后壁,所述ⅰ线在所述阴道前壁时为aa点的集合,所述aa点为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所述ⅰ线在所述阴道后壁设置为ap点的集合,所述ap点为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阴道前壁上垂直于所述ⅰ线的纵轴线为ba点的集合,所述ba点为阴道前穹窿的反褶或阴道残端距离aa点最远处;所述阴道后壁上垂直于所述ⅰ线的纵轴线为bp点的集合,所述bp点为阴道后穹窿的反褶或阴道残端距离ap点最远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宫体部和宫颈部,所述宫颈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下方的点设置为c点,所述宫颈部与所述阴道后壁的交界点设置为d点,所述阴道的长度设置为tvl。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不脱垂,所述ⅰ线与所述ⅲ线间隔3cm,且所述c点和所述d点在所述阴道总长度和所述阴道总长度-2cm之间,此时所述教学模型的状态为未脱垂状态且将此时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为正常点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上方的距离大于1cm时为一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上方大于1cm为一度脱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上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cm和所述ⅲ线下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cm之间时为二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上方小于1cm和下方小于1cm之间为二度脱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子宫体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下方的距离大于1cm和所述ⅲ线下方的距离小于tvl-2cm之间时为三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下方大于1cm和下方小于tvl-2cm之间为三度脱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阴道全长外翻或所述子宫体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下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tvl-2cm时为四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下方大于或等于tvl-2cm为四度脱垂。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包括子宫体及与所述子宫体软性连接的阴道体,所述阴道体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的阴道,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脱垂状态的分度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软性连接的子宫体和阴道体,使得子宫体的位置能够相对于阴道体发生变化,进而能够演变不同程度的本体部脱垂程度,完成更方便、形象的教学。
技术特征:1.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宫体(1)及与所述子宫体(1)软性连接的阴道体(2),所述阴道体(2)包括本体(3)及设置于所述本体(3)内部的阴道(4),所述本体(3)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脱垂状态的分度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线包括ⅰ线(5)、ⅱ线(6)和ⅲ线(7),所述ⅰ线(5)和所述ⅱ线(6)间隔2cm,所述ⅱ线(6)和所述ⅲ线(7)间隔1cm,所述ⅲ线(7)设置于所述本体(3)的下端边缘处,且所述ⅲ线(7)的位置为处女膜缘所处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4)分为阴道前壁和阴道后壁,所述ⅰ线(5)在所述阴道前壁时为aa点的集合,所述aa点为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所述ⅰ线(5)在所述阴道后壁设置为ap点的集合,所述ap点为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前壁上垂直于所述ⅰ线(5)的纵轴线为ba点的集合,所述ba点为阴道前穹窿的反褶或阴道残端距离aa点最远处;所述阴道后壁上垂直于所述ⅰ线(5)的纵轴线为bp点的集合,所述bp点为阴道后穹窿的反褶或阴道残端距离ap点最远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宫体部(11)和宫颈部(12),所述宫颈部(12)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下方的点设置为c点,所述宫颈部(12)与所述阴道后壁的交界点设置为d点,所述阴道(4)的长度设置为tv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体(1)不脱垂,所述ⅰ线(5)与所述ⅲ线(7)间隔3cm,且所述c点和所述d点在所述阴道(4)的长度和所述阴道(4)的长度减去2cm之间,此时所述教学模型的状态为未脱垂状态且将此时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为正常点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体(1)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7)上方的距离大于1cm时为一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上方大于1cm为一度脱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体(1)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7)上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cm和所述ⅲ线(7)下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cm之间时为二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上方小于1cm和下方小于1cm之间为二度脱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体(1)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7)下方的距离大于1cm和所述ⅲ线(7)下方的距离小于tvl-2cm之间时为三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下方大于1cm和下方小于tvl-2cm之间为三度脱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4)全长外翻或所述子宫体(1)脱垂的最远端位于所述ⅲ线(7)下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tvl-2cm时为四度脱垂;或所述aa点、所述ap点、所述ba点、所述bp点、所述c点和所述d点的变化量相较于所述正常点位的下方大于或等于tvl-2cm为四度脱垂。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教学模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教学模型,包括子宫体及与所述子宫体软性连接的阴道体,所述阴道体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的阴道,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脱垂状态的分度线。本技术通过设置软性连接的子宫体和阴道体,使得子宫体相对于阴道体的位置能够发生改变,进而能够演变不同程度的本体部脱垂程度,完成更方便、形象的教学。技术研发人员:赵婷婷,李田,李梦熊,李娟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技术研发日:20230928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352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现代教育用展示装置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