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铁路车辆辅助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及漏斗车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及漏斗车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55:58

本申请涉及漏斗车,具体涉及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及漏斗车。

背景技术:

1、铁路漏斗车的车体主要由底架、侧墙和端墙等组成,漏斗车的端墙向内倾斜或者端面呈大圆弧形状,车体底部装有漏斗,散粒货物从车体的上面装载,卸载时开启漏斗底门,货物依靠自身重力向下坠落脱离车体完成卸货。

2、端墙作为车体的一个主要部件,用于将底架与侧墙连接为一体,其强度和刚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已知的端墙结构承载能力不强,很难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及垂直方向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及漏斗车,解决端墙结构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端墙,所述端墙的下方设置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横带、位于所述第一横带与所述端墙下端之间的第二横带,所述第一横带上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撑,所述第二横带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撑,两个所述第一斜撑和两个所述第二斜撑均关于所述端墙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斜撑和所述第二斜撑均从上向下沿远离所述端墙下端的方向倾斜。

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斜撑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两个所述第二斜撑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减小。

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撑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一斜撑之间的距离。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撑与所述第一横带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带包括角钢横带和设置在所述角钢横带内的第一内筋板;所述角钢横带分别与所述端墙和所述第一斜撑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带包括帽形横带和设置在所述帽形横带内的第二内筋板;所述帽形横带分别与端墙和所述第二斜撑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端墙包括端墙板和设置在所述端墙板下表面的结构框架;所述第一横带和所述第二横带均同时与所述端墙板和所述结构框架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端墙板的上端设置有上端梁。

10、进一步的,所述端墙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横带。

11、一种漏斗车,包括底架和漏斗车端墙结构;所述底架上具有两个关于所述底架的中心对称的枕梁,所述枕梁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枕柱;所述端墙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上方,所述第一横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枕柱对齐并连接,所述第一斜撑的下端通过连接梁与所述枕梁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下端与所述底架连接。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端墙结构,通过在端墙的下方设置第一横带和第二横带,在第一横带上设置第一斜撑,在第二横带上设置第二斜撑,且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从上向下沿远离端墙下端的方向倾斜,进而将端墙在横向和纵向方向分为多个区域,使端墙中受力较大区域内承受载荷传递至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并通过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传递至底架,从而改善端墙的受力状况,使端墙能够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及垂直方向载荷,提高端墙承受载荷的能力。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斗车,通过在端墙与底架之间设置由第一横带、第一斜撑、第二横带、第二斜撑、枕柱和连接梁形成的近似空间回型的支撑结构,从而改善了端墙的受力状况,使端墙承受载荷更好的向底架传递,提高了端墙承受载荷的能力,增强了端墙的抗外涨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端墙(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10)的下方设置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横带(11)、位于所述第一横带(11)与所述端墙(10)下端之间的第二横带(12),所述第一横带(11)上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撑(13),所述第二横带(12)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撑(14),两个所述第一斜撑(13)和两个所述第二斜撑(14)均关于所述端墙(10)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斜撑(13)和所述第二斜撑(14)均从上向下沿远离所述端墙(10)下端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斜撑(13)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两个所述第二斜撑(14)之间的距离从上向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斜撑(1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一斜撑(13)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13)与所述第一横带(11)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带(11)包括角钢横带(111)和设置在所述角钢横带(111)内的第一内筋板(112);所述角钢横带(111)分别与所述端墙(10)和所述第一斜撑(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带(12)包括帽形横带和设置在所述帽形横带内的第二内筋板;所述帽形横带分别与端墙(10)和所述第二斜撑(1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10)包括端墙板(101)和设置在所述端墙板(101)下表面的结构框架(102);所述第一横带(11)和所述第二横带(12)均同时与所述端墙板(101)和所述结构框架(10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板(101)的上端设置有上端梁(1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横带(17)。

10.一种漏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8)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斗车端墙结构;所述底架(18)上具有两个关于所述底架(18)的中心对称的枕梁(19),所述枕梁(19)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枕柱(20);所述端墙(10)设置在所述底架(18)的上方,所述第一横带(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枕柱(20)对齐并连接,所述第一斜撑(13)的下端通过连接梁(21)与所述枕梁(19)连接,所述第二斜撑(14)的下端与所述底架(18)连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漏斗车端墙结构及漏斗车,涉及漏斗车技术领域。该漏斗车端墙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端墙,端墙的下方设置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横带、位于第一横带与端墙下端之间的第二横带,第一横带上连接有两个第一斜撑,第二横带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斜撑,两个第一斜撑和两个第二斜撑均关于端墙的中心对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均从上向下沿远离端墙下端的方向倾斜。本申请可使端墙中受力较大区域内承受载荷传递至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并通过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传递至底架,从而改善端墙的受力状况,使端墙能够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及垂直方向载荷,提高端墙承受载荷的能力。技术研发人员:余金凤,李军生,谷美娜,陆强,徐誌,魏清岭,周炯,曹志鸿,黄波涛,淑梅,刘灿,杨璨,薛海莲,黄瑞,王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40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